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河北多英豪-颜良文丑

河北多英豪-颜良文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书儿游戏日记 访问量:1729 更新时间:2024/2/29 15:25:43

毫无疑问,袁绍麾下武将当之无愧的是鞠义,有统帅之能,又足够悍勇,可以说是对袁绍帮助很大,可惜出身四世三公的人,脾气也很高傲,后来容不下这样的臣子,那自然就只能被赐死了,鞠义之后,河北战将如云,在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被称为河北四庭柱的四位猛将,其中排名前二的两位,一名颜良,一名文丑,端的是悍勇无比,在官渡之战前夕曾斩将立功,威胁曹操白马和延津安危,可惜的是,一介武夫,袁绍不派谋士,也不支援,最终都被曹操设计诛杀,无异于自毁臂膀,袁绍的优柔寡断,也是可见一斑。

当时,北方群雄逐鹿已经完毕,刘备,袁术,公孙瓒,陶谦,吕布等都被击败,北方八州袁绍曹操各得其四,于是原本的盟友变成了对手,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大义名分,但是衮州,徐州等都是战略要地,可以说要分出很多军队去防范刘备,关中的马腾韩遂,荆州的刘表,所以曹操的兵力比较分散,相比之下,盘踞幽州,冀州等地,又有甄家这样的巨富支持的袁绍,打着四世三公,迎奉天子的借口,在战争前期,当然还是占据优势的。当时名满天下的孔融就曾以颜良文丑来代表曹操麾下将领的勇武,可见二人之本领,不过袁绍的安排大有问题,也可能是过于轻敌了吧。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袁绍发兵进攻曹操,以颜良问先锋,带兵“十万”进攻战略要地白马,当时作为屯粮重地,白马由太守刘延死守,战前沮授曾劝谏袁绍,颜良有勇无谋,再派个人随军比较好,不过袁绍麾下大家也清楚,派系林立,可能是对立的郭图等人出言嘲讽,也可能是袁绍过于自信,总之颜良独身出兵,当然,兵锋还是不好抵挡。当时曹操麾下军事荀攸建议,先率军佯攻延津,诱使袁绍分兵支援,然后出其不意派出精锐骑兵突袭白马的颜良,想来颜良作为一介武夫,应该不会有所防范。曹操依计而行,袁绍果然中计,派出兵马前去延津,这边的曹操立马派出张辽,关羽两位大将带领精锐前去突袭颜良,没办法,那是粮草重地,更是战略要地,不容有失。到达距离延津十里的时候,被袁军探子发现,颜良大为震惊,仓促应战,而曹军以张辽,关羽为前锋,徐晃为后续部队跟进,曹军看起来源源不断,袁军自然疲于应对。这时候关羽看见了颜良的位置,因为那时候大将有着自己的车架,战场上比较能吸引人的目光,在张辽军队的掩护下,关羽突袭靠近了颜良附近,之后乘着颜良不注意出其不意将其斩杀,之后用随身宝剑把他首级割下来带回,从始至终,袁军将士曹军颜良近卫或被牵制,又或者不是关羽对手,只能看着关羽扬长而去,随后袁军士气大跌,被曹军击败,白马之围遂解除,作为三国唯一一个被万军丛中取敌首的将领,颜良也算是有名,成为了关羽的踏脚石。这也说明了,一场小规模战役也不能光派悍勇之人,同时主将的安危很重要,一旦被斩首,全军失去指挥就会溃败。

白马之战后,袁军其实有所议论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最终决心继续进攻。文丑和颜良关系不错,决心为他报仇,当时的曹操放弃了白马,带着白马的人口,物资在撤退的路上遇到了文丑的部队,毕竟虽然白马战败,但是曹操决心战略收缩,还是被袁军追击,处于不利的状态,曹操不甘心把官渡以南放弃的土地白白让给袁军,想着设下伏击痛击袁军,给他们一个教训。由于之前曾在延津佯攻,导致袁军在这里进展比较快,曹军无法阻拦袁军渡河,之后曹操在白马附近安营扎寨,准备迎战,他派出少量骑兵迷惑袁绍,之后更是把白马撤出来的淄重队暴露,设下诱饵,等待伏击。于是袁绍派出文丑和刘备出兵突击(刘备说关羽在曹操麾下,袁绍动了招揽心思,更兼刘备久经沙场,和文丑互为照应),面对这个情况,曹操下令士兵不许上马,隐藏在淄重队之后,等待袁军将士越来越多,以为曹军溃散之后,下马劫掠物资,阵型被冲散各自为阵之时,曹操才下令身边士卒上马突袭,此时身边也仅仅剩下了500多人,见战事不利,也是有很多士卒溃逃了。面对反击,文丑根本猝不及防,而曹操以逸待劳,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文丑就这样再次折戟沉沙,刘备见前军战事不利,也不管袁绍的任务了,回去就把锅扣文丑身上,一句轻敌冒进,丝毫不说自己的错,之后更是觉得袁绍优柔寡断(刘备建议袁绍突袭许昌,袁绍以幼子袁尚为重,不曾出兵),于是跑到荆州去了。经过这两场作战,曹操收缩了自己的防御圈,还击败了袁绍先锋,稳住了阵脚,相比之下,袁绍除了得到曹操放弃的土地,可以说是一无所得,不过袁军势大,继续进逼,双方对峙于官渡,大战一触即发。

在历史上,颜良文丑的出现,就好像是称托一样,衬托河北英雄的有勇无谋,人才凋零,连个帅才也没有(张郃后来久经沙场方才成材),袁绍对他们似乎也不是很看重,可能袁绍更看重氏族吧,对于寒门将领,也就是这样吧。在三国演义中,二人成为了关羽的成名之战,斩颜良,诛文丑。相应的对二人之战斗力也有个大概描述,比如颜良可以击败徐晃,文丑也能,对于武力的档次有了一个划分。而三国志中,两人更像是军方的代表。之后的张郃高览,更是被逼迫的突袭曹军营地,被迫投降,后来高览不知下落,张郃确是功成名就,不愧为将。

标签: 文丑

更多文章

  • 文丑能硬刚赵云六十合不败,为何面对关羽,仅仅三回合就被击退?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文丑

    三国演义中,袁绍手下有两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叫做颜良、文丑,尤其是其中的文丑,更是能硬刚赵云六十回合而不落败,令人惊叹!然而在后来的延津之战中,文丑面对关羽,却仅仅坚持了三个回合就落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难不成关羽比赵云厉害这么多?文丑战平赵云文丑和赵云的交手,发生在磐河之战!当时公孙瓒和袁绍大军对垒

  • 徐晃败给颜良,为何还敢出战文丑?不怕被文丑秒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文丑

    白马之围时,颜良先后斩杀投降曹操的吕布旧将宋宪和魏续,接着,二十合打败徐晃,曹操手下诸将都吓坏了,最后,曹操被迫请关羽出战,关羽在万马军中,阵斩颜良。而文丑给颜良报仇时,被颜良打败的徐晃,为何还敢再次出战与颜良齐名的文丑?徐晃在颜良面前,只能坚持二十合,而文丑的武力不在颜良之下,因此,可以推测,徐晃

  • 公孙瓒敢出战吕布和文丑,究竟他的武艺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文丑

    公孙瓒的武艺如何?不好分析,因为公孙瓒的战例比较少,只有两次,一次是单挑吕布,一次单挑文丑,一个是小说设定的第一武将,一个是超一流的高手,所以只能从吕布和文丑的战例入手来参考了。吕布的战绩:虎牢关五回合刺死方悦;一回合杀了穆顺;十回合刺伤武安国的手腕;不数合击败公孙瓒;和张飞大战五十回合;张飞加关羽

  • 三国演义中,如果关羽没有赤兔马,对战颜良和文丑结果会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江辰雨标签:文丑

    《三国演义》中,关羽白马斩颜良,延津诛文丑,可以说是他一生中的巅峰时期。因此就在关羽斩杀他们之前,颜良二十个回合击败了曹操手下的猛将徐晃,杀得曹军众将栗然,没有一个人敢再上去挑战,而文丑也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冷箭射倒张辽,然后短时间内击败徐晃,表现神勇,足以和顶尖级别的超一流猛将一较高下。演义中不要

  • 少年赵云战平过文丑,换做张飞战文丑,结果会出人意料?

    历史人物编辑:大咖美泉标签:文丑

    先来说下少年赵云对战文丑文丑是声明在外的河北上将,以文丑的武力值,当属于超级猛将的行列。磐河一战,“战不到十余合”打跑公孙瓒,公孙瓒部下四将来救,被文丑杀一退三,追击中与初次出场的少年赵子龙“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这样的实力,足以傲立群雄。当时赵云还是少年,武艺还不精熟,战斗经验还比不上久经沙场

  • 曹芳称帝后婚姻被任意摆布,年龄不大有三任皇后,他的真爱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之文艺标签:曹芳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49章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曹魏篇第六章:曹芳称帝后婚姻被任意摆布,年龄不大有三任皇后,他的真爱是谁?曹芳是曹叡的养子,在曹叡去世之前被封为太子。历史上大家都不确定曹芳到底是哪一脉的,只是有传言说他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如此一来,曹芳就是曹彰的孙子。但史书中用“或

  • 司马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掌权4年两次平叛,击败诸葛恪,废曹芳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曹芳

    历来提起司马篡魏,首先当然要提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其次则是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实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在司马家谋权篡位的过程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很有“作为”!年少知名,心狠手辣司马师,是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早年与

  • 曹魏的军政大权,是怎么回到司马懿手中的?曹芳是怎么被废除的?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曹芳

    曹爽高兴地说道:“司马懿只是为了夺我的权,我回到家,还可做个富翁。”曹爽终究不听谋士的劝告,交出兵权,回到了洛阳家中。不久,司马懿以更多的罪状,将曹爽兄弟及何晏、丁温、毕轨、李胜、桓范等,全部处死,并诛灭三族。曹魏的军政大权从此归司马懿控制。公元251年,司马懿在讨灭王凌后不久就因病身亡,他的儿子司

  • 曹芳造鞋!网红纷纷造鞋!国产篮球鞋到底行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滔滔美食标签:曹芳

    网红造鞋去年创立的国产球鞋品牌【SENZU-BENN】相信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但是说到一位来自北京的网红球员曹芳大家就或许熟悉一点。其在去年诸多球赛比赛上上脚的一双神秘鞋款,最近也迎来了曝光,正是这双SZB ONE LOVE,又名“仙豆一代”!球鞋灵感来源于分裂的细胞,整体造型非常怪异,鞋型又有点复

  • 曹氏三代君王皆能制衡司马懿,为何至曹芳时代便被司马懿夺了权?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曹芳

    世人曾将三国时期的四位能人分别称呼为卧龙、凤雏、幼麟和冢虎,对应的是诸葛亮、庞统、姜维和司马懿。除凤雏庞统在刘备西征西川时阵亡外,其余三位皆成为三国时期魏国与蜀国的肱股之臣。诸葛亮死后,姜维秉承诸葛遗志,成为蜀中唯一可担克复中原大任之人。而司马懿在魏国人才凋零之时,独立扛起了保卫魏国疆域的大任,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