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关羽的传奇事迹可谓不能不说多了,但大部分都是来自己民间传闻,当然最多地也都是出自说书人之口。这里面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恐怕要数“出五关、斩六将”,这应当是他个人武力的巅峰之作了,但是,六将之中除夏侯瞎子与老将蔡阳二人外,其他其实也都是无名之辈,算不得有什么稀奇。当时夏侯瞎子并与关羽争斗,只是没有几个回合便被赶来的张辽阻止了。而老将蔡阳却斩的并不容易,二人确实有过一番打斗。
正史中对于三国时期的名将,也都不会有打斗的场面或细节描写的,我们所能很“真实”地看到的,也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说关羽在黄河渡口杀了蔡阳的外甥,蔡阳千里追杀,来到了古城,结果没有杀了关羽,反而被关羽所杀。《三国演义》中,第二十八回对于斩杀蔡阳是这样描写的:
……曹军至。为首一将,乃是蔡阳,挺刀纵马大喝日:“你杀吾外甥秦琪,却原来逃在此!吾奉丞相命,特来拿你!“关公更不打话,举刀便砍。张飞亲自擂鼓。只见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众军士俱走。
其实也只是寥寥数语,还是在极力彰显关羽的实力。你想关羽千里迢迢,长途跋涉,到了古城见到张飞时,已经是人困马乏,怎么还有力气与蔡阳一战?即使要打也是毫无胜算的,何况蔡阳也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但仔细想来却是漏洞百出。
蔡阳在《三国演义》中可能也是仅此露了一面,在其他地方也是很看不见的。但是,在民间对于蔡阳也是传如神人,他能被关羽所杀,可见关羽更神了。据民间传闻,蔡阳有九头,说是每斩掉一头又能长出一头,被称为“九头蔡阳”,有不死之身。既然有不死之身,为何会被关羽所杀呢?
关于这点,在民间也是有个传说,是说关羽杀人是要卸条胳膊的,就是说他一刀下去就是半个身子,那是头上带了条胳膊。只因他的这个习惯,破了老蔡阳的“神功”,所以也就死了。据说,当时蔡阳追杀关羽,也就是仗着这点能耐,但还是被杀了。那么,蔡阳除了这能耐,武功就真的不如关羽?
也不是,事实上蔡阳的武功也是出奇的高,单打独斗是不会输给关羽的,至少不会被杀的。关羽杀蔡阳是用了计谋,至于用了什么计,通常的说法是关羽骗蔡阳回头,冷不丁地就给了他一头,蔡阳糊里糊涂地就被杀了。但是,说书人在评书中对于这段说的是非常精彩,比如著名的评书艺人田连元就曾单独说过这一段,关羽斩蔡阳用的是大刀中的“拖刀计”。
当时关羽已经是人困马乏,肚里没食,与蔡阳打斗实在是没有底气,使劲央求张飞先放他进城,吃饱了肚子再与蔡阳一战。但是,张飞死活都不肯,无奈之下硬着头皮与蔡阳打。没有几个回合便觉力不从心,眼看就要落败。
此时,时辰正值下午,阳光斜照,而关羽也正好位于逆光位置,便想起了用这招。他拨转马头,假装落败而逃。由于他的马快,蔡阳便在后面奋力追赶。那赤兔马训练有素,非常听话,关羽因斜拖着也,就用刀柄轻轻地压了压赤兔马的耳朵,马放慢了脚步,为的是让蔡阳能够追上他。
由于此时的太阳光是从身后照射来的,所以影子要比人先到。关羽密切地注视着马下的影子,当刚看到蔡阳的影子,当蔡阳举刀往下砍时,他立即又用刀柄拍打了一下马的耳朵。赤兔马来了个紧急刹车,“哧溜”一下转过了头。那蔡阳措手不及,来不及收缰,二马一错身,蔡阳正好砍空了,关羽便顺手一刀,结果了蔡阳的性命。
如果说得实际一点,关羽为何从关渡之战开始就非常厉害了?原因是他有赤兔马,马的速度让他占尽了便宜。他的这一招,其后在“战长沙”时,黄忠因为不能取胜,也用过,只是马失前蹄,没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