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广:一个被历史误会的皇帝

杨广:一个被历史误会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孙文良说历史 访问量:3492 更新时间:2024/4/1 20:11:23

大业13年(公元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同年11月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尊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杨广被俘,想喝毒酒自尽都不被允许,于是他被缢死,时年50岁。隋朝随着第二位皇帝杨广的死去而告灭亡。作为一个失败皇帝,死了还不得安宁,被人折腾了好几回,先是埋在宫内,后改葬于扬州吴公台下,公元620年唐高祖李渊又把他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这才算安定下来。

隋世祖杨广(公元569年-公元618年),在位14年。他一生被后人诟病的原因有三点,我们一一来看。

1、弑父篡位,算计、诛杀兄长杨勇。原本皇长子杨勇为太子,杨广因战功在哥哥之上,又加上发现隋文帝对哥哥不满,而有了取代之意。于是他故意将自己伪装起来,投父亲所好:知道父母节俭,他也装作很简朴。听说父母要来,就让自己的姬妾都躲藏起来,还让一些年老、面貌普通的妇人穿着破旧衣服侍奉父母。同时还经常送给父母身边的侍从好处,让他们帮忙说自己的好话。在看到父母越来越喜欢自己后,开始诬陷哥哥杨勇要谋害他。本来父母对李勇就印象不好,因此很快隋文帝杨坚将杨勇废掉,立了杨广为太子。公元604年7月,隋文帝卧病在床,杨广写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隋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事宜。不料此信为文帝所得,杨广干脆发动政变,弑父登基。即位后即假传文帝遗旨,逼迫杨勇自尽。

杨素闻之,以白太子,矫诏执述、岩系大理狱;追东宫兵士贴上台宿卫,门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节度使;令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尽遣后宫出就别室;俄而上崩。......矫称高祖之诏,赐故太子勇死,缢杀之。(《资治通鉴》)

从史料上看,只是怀疑杨广弑父,“故宫中颇有异论”,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杨坚乃儿子杨广杀死,也可能是本就“卧病”,得知儿子想登基,又安排宫中各项事宜,让他怒火攻心而死。其实唐太宗李世民与他有一样的罪状,同样的杀兄弟,迫父亲让位,但历史评价完全不同。兄弟父子争权,王朝历史上屡见不鲜,唯独杨广罪无可赦?如果说他连父亲宠幸的宣华夫人陈氏也敢调戏,那李世民杀死李元吉后纳其妻,又将父亲后宫的嫔妃部分纳入自己的后宫不算罪过吗?为何李世民没有在这些上面被人诟病呢?也许这就是成王败寇的道理所在。

2、劳命伤财,大兴土木。公元605年,杨广开始修建洛阳城,同时开凿大运河。杨广先后开凿疏浚了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永济渠,这就历史上有名的京杭大运河。秦始皇和杨广都担着骂名给后世留下了一件举世闻名的礼物,可万里长城至今只有观赏作用,其在历史上起到的防御作用也极其有限,但京杭大运河一直纵贯南北漕运,不仅加强了隋朝对南方的军事政治统治,也使南方的棉丝和稻米能顺利运到长安,从而使南北文化得到很好的交流。以后的元、明、清都依赖大运河进行物资供应,从历史角度看,杨广具有远见卓识,是历史功臣!

3、贪图享乐,三下江南,把当时只有六七米宽的瘦西湖作为自己的专用水道。首先,探究杨广出行的目的,他曾下诏说:“听取采集百姓的意见,向百姓咨询治国的建议,如此才能治理好国家。我将要巡察淮海一带,考察民情。”说明他是有政治抱负的,他下江南的目的也很明显:要听取民情民意。

戊申,诏曰:“听采舆颂,谋及庶民,故能审刑政之得失;今将巡历淮、海,观省风俗。”(《资治通鉴》)

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也许就像后世一样,领导一来,地方铺张浪费接待,何况他也只是将瘦西湖专用了一段时间而已。其次,他比起后来的乾隆六下江南,可是小巫见大巫了!乾隆下江南,有人将原来的瘦西湖扩展成几十米宽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比杨广浪费多了。可乾隆下江南却成了历史佳话,为何杨广就要下地狱呢?历史上奢靡的皇帝多的是,杨广在其中又能排到第几位呢?

其实,历史上杨广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只可惜有远大抱负,却身先死,反而留下了千古骂名。

首先杨广有与李世民相同的盖世武功。他”美姿仪,少聪慧“,13岁就被封为雁门郡公,公元581年被立为晋王,参与灭陈朝。20岁的杨广作为统帅灭陈朝,进驻建康(今南京),杀了陈后主叔宝的奸佞之臣,封存府库,不贪钱财,被世人称”贤“,他也因此被封太尉。公元590年,他担任扬州总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公元600年,他带兵北上击败突厥进犯。作为皇子,他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也是其他皇子不具备的。

其次,杨广创建了科举制度、兴办学校、颁布《大业律》。科举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进士科的建立为选拔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这一制度一直延用到清朝。他兴办学校,访求遗散的图书并加以保护,他恢复了隋文帝时期被废除的国子监、太学、州县学,还组织人编写了《长洲玉镜》、《区宇图志》,对保存我国古代的典籍做出了贡献。607年,他颁布的《大业律》对隋文帝末年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

再有,开发西域、征战周边。除了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外,杨广还四处用兵,这也显示了他的政治野心。为开发西域,他派兵打败了西突厥、击败吐谷浑,将其领地建成四郡,派官员治理,保证了和西域的畅通。公元610年,派陈棱、张镇州率兵征讨流求,击杀流求主公渴刺兜,俘虏一万人。他担心高句丽与突厥勾结,对中原造成威胁,因此于公元612年、613年多次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打败了高句丽,逼得高句丽王高元遣使投降。虽然远征高句丽让隋朝元气大伤,以致给造反者可趁之机,但这并不能抹杀杨广的雄心壮志。

最后,杨广还是隋唐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年少好学,喜欢诗文,其诗风广阔,有千军万马出征的雄壮”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也有夕阳西下时宁静的江景”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晚年诗风寂寥多感”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可能是预感到帝王命运将尽了吧!

由此可见,隋世祖杨广其实是一个有雄心大略的人,而且相当有才华,只可惜太过急功近利,最终让姨表兄弟李渊捡了个皇帝。如果他能够休养生息,徐徐图之,也许历史会改写也说不定。他有他的毛病,但因此就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说他骄奢淫逸、祸国殃民,赐名为”炀“,却也不是历史的真相!

标签: 杨广

更多文章

  • 杨坚为何改立杨广为太子?除了有能力,还会“演戏”

    历史人物编辑:小鹏说穿衣搭配标签:杨广

    第二章 杨广谋取太子位第二章 杨广谋取太子位杨忠和杨林获胜班师,周主十分高兴,封二人为国公。581年,杨忠之子杨坚继承父亲爵位,灭掉北周皇帝,建立隋朝。杨坚自号隋文帝,并立大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叔父杨林为靠山王。晋王杨广自恃才华横溢,对父皇的安排很不满,欲夺取太子之位。杨广在枯井边活捉了

  • 杨广和李世民相比,差在哪里?杨广离千古一帝也就差了一点点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杨广

    文/成ONE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在位23年,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从他名字可以看出唐高祖李渊对其寄予厚望,世民的意思是“济世安民”,而李世民也不负父亲的厚望,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

  • 隋文帝杨坚临死前,为何叮嘱杨广注意一位相士?

    历史人物编辑:读史奇闻录标签:杨广

    隋文帝杨坚是将南北朝大一统的皇帝,南北朝的乱世局面就是隋文帝杨坚结束的。假如杨坚不能够建立隋朝,恐怕南北朝的乱世局面还会持续。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北周灭亡后,隋朝开启了一个大一统时代,不可否认的是,大一统的出现,让南北朝的乱世局面结束。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励精图治,创作

  • 杨姓家族出上联:“杨广,杨幂,杨玉环”,李家不服气霸气回复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杨广

    我们中国应该算是文化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了,我们先是有了汉字文化,紧接着由汉字文化又衍生出了许多的东西,比如说字谜,诗句,宋词。这些都是十分珍贵的文化,我们今天来说一下对联。说起来对联大家应该是十分熟悉的,就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春联它也是对联的一种,在过去这个算是个广受欢迎的存在了,下到贫民百姓,上到当朝

  • 杀了杨广,睡了杨广女人,只为当一天皇帝,临终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郑在说事儿标签:杨广

    在隋唐英雄排名中,李元霸排第一,紧随其后的就是宇文成都。当然,这两个人物都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但是宇文成都的父亲与文化节确实是历史中的人物,而且还是一位大奸臣。宇文化及可以说是一个富二代,他的父亲辅佐了隋文帝和隋炀帝,是一位高官,所以宇文化及从小就游手好闲,只要是他看中的东西,他就一定要弄到手。而且

  • 揭秘隋朝皇帝杨坚、杨广构建超级粮仓的传奇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杨广

    隋朝,一个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几百年乱世的朝代,却也是个短命的王朝。隋文帝杨坚以及隋炀帝杨广在位时疯狂地搞国家基础建设。原本是想将国家建设的越来越好,但是隋朝迅速亡国便与这些大型基础建设有关。比如说这两位皇帝都曾建设过超级大的粮仓用来储存粮食,可这些大型粮仓非但没有帮助隋朝稳定国运,反而是成了一个笑话,

  •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要废太子杨勇,改立杨广,真实原因出人意料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杨广

    话说隋文帝杨坚晚年,立长子杨勇为太子,然而,他的二儿子杨勇心中很窝火,他恼怒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为此杨广和杨勇展开了激烈的太子争夺战。 因为精心谋划,杨广很快把朝中元老级人物杨素拉到麾下。结果在杨广的全力攻势下,杨勇屡次失利,很快被杨坚认为是“扶不起的阿斗”。 当然,如

  • 此人杀死杨广,还睡了杨广的女人,临终前说了一句话成为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杨广

    看过隋唐演义的人都知道,宇文化及有一个号称天下第一的儿子,也就是宇文成都,他曾和李世民的弟弟李元霸大战过几回,最后却被李元霸一锤打死,其实历史并没有李元霸和宇文成都这两个人,但宇文化及却是存在的,他为了当一天皇帝,杀死杨广,还睡了皇后,临死前一句话成经典。宇文化及的父亲宇文述是隋朝的开国功臣,而且还

  • 隋唐演义之杨广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杨广

    上回说杨柳提到了隋炀帝杨广,那么今天就说说关于杨广的一个小故事。话说隋炀帝杨广的前身乃是终南山一只老鼠,因为偷吃了皇甫真君的丹药,修炼成人形。皇甫真君得知后大怒,就把这只老鼠给关了起来,这一关就是1300年。唐玄宗的前世乃是孔升真人,一日,孔升真人到终南山皇甫真君处做客,看这个老鼠挺可怜的,劝皇甫真

  • 大臣杀了杨广,又睡杨广的皇后,临终前留下一句话成为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杨广

    提起隋唐,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一部又一部经典电视剧,这些电视剧的旋律无一不是正义之师推翻腐朽王朝。作为观众,我们更是在剧中看到了历史舞台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多数电视剧中,宇文化及的形象也一如《隋书》及众多野史所载,是乱臣贼子,弑君称帝,一言传千古。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宇文化及的一生。出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