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次恐怖行动,是政治暗杀事件,此事当时是震惊朝野,但直到公元818年,唐宪宗平卢叛乱,李师道部下叛乱杀死李师道此事才得以暴露。而之所以武元衡被刺杀和唐宪宗削藩有着巨大关系。
在公元805年,唐宪宗李纯登基。李纯大唐后期皇帝里评价是颇高的,在位15年,有元和中兴之说。在后世素有小太宗之称,在他在位的时候,十分敬仰唐太宗李世民,以李世民为楷模。对于地方“军阀”十分痛狠,一直想恢复太宗时期的辉煌。意图削藩。而且多次平定藩镇之乱,而李纯之所以能够藩镇割据。就是依靠两位宰相,一个是裴度,另外一个就是武元衡。
武元衡,生于公元758年。武则天侄孙。这位爷能够躲过武周晚期之乱。而且一路高升做到当朝宰相,确实不一般。能力和本事都不低。武元衡并非靠荫官出身。是真正的进士及第,初为县令。又为监察御史。唐德宗李适提拔其为司郎中,唐宪宗即位以后担任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平章。唐宪宗在武元衡和裴度的辅助下大力平定地方藩镇。引起各个地方藩镇军阀的恐慌和不满。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了以后,其子吴元济继任。宪宗拒绝承认,而且立即派兵讨伐吴元济的时候。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对此惶恐不安,于是暗中派人见武元衡许以重金。希望他能够劝说皇帝收手。被武元衡大骂而回。王承宗除了愤懑之外也没有办法。但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对此却怀恨在心。意图用暗杀和恐怖手段方式来震慑唐宪宗和群臣。并且让唐宪宗改弦更张。
经过李师道的仔细规划,于是在公元815年6月3日,武元衡上朝路过皇宫东门的时候,暗处有人突然有人射箭将武元衡前导卫兵手里灯笼射灭。就在慌乱之中,弓箭乱飞。此时有人突然从树上跳下,用木棒猛击武元衡大腿。疼痛之下武元衡栽下马来,这时候又有一人一刀将武元衡刺死。又砍下头颅逃之夭夭。在武元衡遇刺后,赠司徒,谥忠愍。于此同时,另一位宰相裴度也同时遇刺,只是裴度命大,没有让刺客成功。武元衡遇刺去世不过57岁。
大唐当朝宰相在上朝途中被刺,自大唐开国以来头一次,举国震动。百官惊恐万状。不知道下一个被刺杀的是谁。唐宪宗得知此事以后。立即下诏:由执金吾保护宰相上朝。而刺客为了制造恐怖气氛,到处散步谣言,说更大暗杀将继续实施,逐一暗杀,造成京城恐慌。百官无不惊慌,有人甚至弃官而逃、但唐宪宗表现出了极大的定力不为所动,削藩政策进行到底,有朝臣提议停止削藩,罢免裴度,宪宗严斥,削藩是朕一人所定,与宰相和干,唐宪宗一方面到处搜捕刺客。安慰裴度安心静养、裴度受伤在家养伤一个多月才好。当时朝野上下一致认为刺杀武元衡的是成德节度使王成宗所为,宪宗立即派人拘捕成德节度使在京城的刺客张晏等八人,经刑部审讯张晏等人供人了杀害武元衡的事实,被依法处斩。但意料不道是,洛阳官员在山东剿灭一批盗匪时候,无意中得知刺杀武元衡真相。原来,刺杀武元衡和裴度的幕后凶手不是成德军节度使的王承宗,而且盘踞平卢的节度使李师道。
宪宗得知真相以后,立即调兵,以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诸镇前往讨伐李师道。而此时李师道内部矛盾激化,其部将刘悟杀李师道投降,淄、青、齐、莱等地归附大唐。杀害武元衡的十六个凶手也全部缉拿归案,凶手们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这时候。武元衡已经去世三年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