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之孤臣”张承业最后的坚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之孤臣”张承业最后的坚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公子讲史 访问量:4082 更新时间:2024/1/11 11:12:19

汉唐之亡,源于他的强大,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时代里面,汉唐之衰亡最为人所可惜,他们具有相似的一点就是,都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虽然末代帝王都励精图治,希望恢复江山,无奈空有安国定帮之志,却仍然无法挽回衰亡之颓势。

在我们普遍的影响中,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作为藩镇的一支,始终代表了正统的地位,实际不然,虽然黄巢之乱时期,李克用曾率军匡扶唐室,但也改变不了其唯利是图的本性。

李克用本身是沙陀人,早年曾跟随父亲李国昌在平定庞勋起义立下大功,后来被朝廷授予官职,唐懿宗咸通十年,正是赐予“李姓”,也由此在五代十国时期,李克用这一支几乎就代表了李唐王室的传承者。

相对于朝廷,李克用并不受信任,原因也很简单,沙陀族曾数次叛乱,李国昌更是仰仗功勋,肆意妄为,乾符三年(878年)李克用更是擅自杀害朝廷命官云州防御使段文楚,直到黄巢之乱的时候,才再度率军回到中原。

朝廷为了加强对藩镇的控制,实际上一直都有个藩镇派遣监军的习惯,监军大多都由宦官担任,说起来在唐代,宦官的权力一般都很大,因为当时的宦官基本上都掌兵权,甚至拥有随意废立皇帝的权力。

唐末起后,朝廷大臣与宦官之间矛盾重重,地方藩镇割据一方,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也越来越弱,但唐僖宗仍然寄希望于凭借朝廷的影响力,来控制藩镇做大,而这一时期宦官作为监军被派到藩镇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乾宁)三年(896年),昭宗幸太原,以承业与武皇善,乃除为河东监军,密令迎架——《五代史.张承业传》。

事实上这并非是张承业第一次任李克用监军。

张承业其人

毫无疑问,张承业本人是个宦官,根据旧五代史记载,张承业字继元,本姓康,同州人,很早就进入宫中为宦官,不过在唐代,宦官作为政治势力中的一环,也拥有森严的等级,初入宫的张承业很快得到了内常侍张泰的赏识,并被其认为义子。

有了张泰的帮助,张承业作为宦官的道路基本平顺而且他本身也有一定的能力,虽然身为宦官,却粗通军事,光年间还曾主持郃阳军事,也因此成为监军的不二人员,早在乾宁二年(895年),张承业就被派往李克用军中任监军。

之所以有这样的任命,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大事,乾宁三年(895年),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病死了。

王重盈有两个儿子王拱和王瑶,两个儿子都手握重权,而更为关键的就是,王重盈还有一个养子王珂。

唐末地方藩镇割据,地方节度使几乎都为世袭,本来按照关系,王拱和王瑶是亲儿子,理应拥有继承权,但王珂本身在军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也具有相当的权力不说,关键是王珂的妻子李氏是李克用的女儿。

李克用支持王珂,王拱不甘心失败,于是和李克用的死对头朱温、王行瑜、李茂贞联合,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来就形成了李克用与朱温之间的争执。两大势力都将各自的想法上报朝廷,唐昭宗偏向于李克用,任命王珂为河中节度使,引发藩镇之间大大出手,这场战争,李克用灭掉了王行瑜、王瑶,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也因为需要调整各个军法之间的混战,唐昭宗在各个藩镇都派遣了监军,张承业也就是此时进入李克用的眼中,并在平定王行瑜的过程中立下大功,也因为第一次合作十分愉快,李克用对张承业十分赏识。

唐之孤臣

张承业帮助李克用,并不是因为想要跳槽,相反在张承业的心中,始终忠心的只有大唐王朝。

这就不得不提唐昭宗,作为大唐的君主,事实上他一直想要改变地方藩镇割据这种情况,对内昭宗压制宦官势力,对外削弱藩镇的实力,并且短暂的建立了一支可与藩镇一较长短的中央禁军,纵观唐昭宗前期,他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

张承业作为派遣到地方的监军,他的任务是,替朝廷打探地方叙事,并向上汇报,这一点上,张承业并未辜负,而且帮助李克用攻灭王行瑜,本身也是替朝廷铲除地方藩镇。这不但是张承业乐于所见,即便是昭宗皇帝,也很希望看到这种情况。

事实上在河中节度使纷争之前,因为唐昭宗派兵讨伐的结果(虽然自身也损失惨重),李克用的势力就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而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不把朝廷放在眼中,肆意凌驾皇权,引发皇帝的不快,因而在李克用与李茂贞产生分歧的时候,唐昭宗站在了李克用一边,意图削弱李茂贞的实力。

张承业也是看中了这一点,从而帮助李克用,也因为双方友好的关系,在李茂贞攻打长安前,唐昭宗决心投奔李克用,也就是史书上说所说的(昭宗幸太原),张承业自然是最合适的联络人选。

不过昭宗走到半路上,被华州刺史韩建赶上,并被胁迫前往华州,被幽禁了三年,张承业也因此留在了李克用军中。也因为这个安排,张承业幸免于难。

崔魏公之诛宦官也,武皇伪戮罪人首级以奉诏,匿承业于斛律寺——《五代史——张承业传》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天复三年,……,时宦官尽死,淮河东监军张承业、幽州监军张居翰、清海监军程匡柔、西川监军鱼全禋及致仕严遵美,为李克用、刘仁恭、杨行密、王建所匿得全,斩他囚以应诏。——《资治通鉴.唐纪八十》

托孤重臣

朝廷对张承业这一类人并不算是很公平,崔胤恨宦官专政,不过也是因唐末以来宦官与朝臣之间权利纷争导致,崔胤为了铲除宦官,因此写信给朱温求救,结果也酿成了朱温篡唐的结果。

907年,朱温篡唐自立后,张承业基本上也彻底的斩断了与朝廷的联系。

但张承业仍忠于大唐,这一点毋庸置疑。早在唐昭宗被李茂贞挟持的时候,张承业就请求李克用驾在凤翔,承业屡请出师晋、绛,以为岐人掎角。——《五代史.张承业传》

李克用当时也毫无办法,毕竟此前李克用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压缩,甚至数次败于朱温,唐亡以后,仍然重用张承业,并打出兴复唐室的旗号,成功拉拢了张承业。

李克用于908年病逝,临终之前托孤于张承业,使得张承业成为后唐建立的股肱大臣。

李存勖对张承业同样十分信任,李克宁受人蛊惑意欲叛乱,李存勖先找到张承业,得到了他的鼎力支持,成功拉拢了军中老资格将领,平定了这次叛乱。

然而张承业之所以帮助李存勖,也纯粹是将李克用父子视为唐之重臣,他寄希望于李克用、李存勖,是想要恢复大唐的江山。

张承业在李存勖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履历功勋,更是多次在李存勖征战中,担任留后,然而李存勖数次想要授予张承业官职,张承业却坚持不受。

时庄宗初行墨制,凡除拜之命……乃请与承业改官及开国邑,承业拒而不受。其后,但称本朝旧官而已。

十四年,承制授开府仪同三司、左卫上将军、燕国公,固辞不受。——《五代史.张承业传》

在张承业心中,始终认定,只有大唐授予的官职,才是他的本职,拒绝一切任命,哪怕是李存勖亲自劝,也无济于事。

无论是李克用,或者说李存勖,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争夺天下,随着李存勖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后梁政权逐渐土崩瓦解,有人提出李存勖干脆自立称帝。张承业听说了这件事,赶忙去劝阻李存勖。

承业以为晋王三代有功于国,先人怒朱氏弑逆,将复旧邦,雠既未平,不宜轻受推戴。——《五代史.张承业传》

张承业的想法,是希望李存勖能够寻访故唐后人,拥戴为帝,但可以想象,张承业的想法根本就不能实现,况且此时他已经年老体衰,在劝阻不成的情况下,身体日渐摧残,923年李存勖称帝并改元同光,张承业病逝于晋阳,时年77岁。

或许在他心中,无论加诸多少官职,也还不如“此本朝敕使,先王时监军也”(新五代史)这一句话

标签: 张承业

更多文章

  • 在《神探狄仁杰》中,出镜率极高的王孝杰,历史上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王孝杰

    我们现在能知道王孝杰大将军可能还要感谢《神探狄仁杰》这部电视剧,因为如果没有这部电视剧,可能很多人还不会知道有这么一位叫王孝杰的名将。但是呢,电视剧又对王孝杰的形象进行了极大的创作改编,使得电视剧里的他和真实历史上的形象完全不符。(王孝杰影视形象)比如说电视剧里兵败东硖石谷是王孝杰的起点,但是真实历

  • 吐蕃战神论钦陵——大败薛仁贵王孝杰娄师德等唐朝名将,无人能敌

    历史人物编辑:安琪拉不拉标签:王孝杰

    论钦陵,出生年月不详,西藏噶尔家族贵族,原名叫做噶尔·赤正赞卓,汉语翻译为钦陵,吐蕃国称呼宰相为论,所以叫做论钦陵,吐蕃国的战神,连续大败薛仁贵,王孝杰,娄师德等唐朝名将,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常胜将军之一。钦陵的老爸禄东赞,就是跑到唐朝向唐太宗求婚,促成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那个人,650年,松赞干布

  • 严燕生,从《三国演义》李肃到《神探狄仁杰》里的王孝杰

    历史人物编辑:向往乡村生活标签:王孝杰

    李肃在《三国演义》里面主要是劝说吕布的一个说客。2,2004年,在钱雁秋执导,梁冠华、张子健主演的古装探案剧《神探狄仁杰》中饰演刘金(即:假方谦)#神探狄仁杰#后来,他再次参演《神探狄仁杰》并饰演大将军王孝杰。王孝杰起初和狄仁杰关系并不好,到后来他却成了狄公的忠实追随者。《天地粮人》里面饰演贪官李永

  • 他大败薛仁贵、王孝杰,歼灭唐朝数十万大军,唐人闻其名而色变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王孝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繁荣的一个朝代,如今华人的聚居地依旧被称为“唐人街”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唐朝的数百年统治时光中,曾涌现出过无数的名将,比如李靖,秦叔宝,尉迟恭,郭子仪等等,唐军也曾远征高丽,让高丽人闻风丧胆。但是,在唐军的历史上,也曾有过一段非常屈辱的历史,他们曾被一位名叫“论钦陵”的少数民族将领

  • 猪一样的队友?王孝杰死于队友害怕敌人杀气,杨业死于队友贪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王孝杰

    在战场上,最怕的是什么?不是神一样的对手,而是猪一样的队友。比如,都曾在契丹人手里吃过大亏的唐朝名将王孝杰和北宋名将杨业。虽说这二个人属于不同的朝代,而且他们之间也间隔了几百年的历史,但是他们却都在对契丹人的作战中,受到了猪队友的坑害。如果当初没有猪队友坑害,那么王孝杰和杨业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 唐朝趣闻:大将王孝杰被俘后,因貌似吐蕃首领父亲被放虎归山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王孝杰

    王孝杰画像 唐朝有一位将军曾经在与吐蕃交战的过程中战败被俘,可是后来他却从吐蕃人的手中收复了安西四镇。他也因此一战成名,千古流芳,他就是唐朝名将王孝杰。曾经被俘的他究竟是如何从吐蕃人的手中收复了安西四镇呢?免死归唐,使收复安西四镇成为了可能王孝杰出生于京兆新丰,他年少时就入

  • 唐初名将王孝杰,战败后被吐蕃俘虏,吐蕃王看到他后为何哭了

    历史人物编辑:笔墨写今古标签:王孝杰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中原地区的中心地位。但是与此同时,居住在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其中,吐蕃算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政权了。大唐时期,虽然社会相对安定,但是位于边境的少数民族也个个虎视眈眈,只不过碍于自己与大唐的差距不敢动手。不过这

  • 唐初名将王孝杰,战败后被吐蕃俘虏,吐蕃王看到他为何哭了

    历史人物编辑:剥古通今标签:王孝杰

    古时候中原地区的百姓,多是靠种田为生。田在哪里,人就在哪里,这也促成了中原人安土重迁的传统。但游牧民族则不同,他们需要广阔的草场来饲养牲畜。到了冬季,情况日益严峻起来,不仅牛羊马匹的生存危机爆发,人类的口粮也日渐匮乏。为了保证能吃饱饭,一些游牧民族选择打劫富庶的中原人。根本矛盾始终存在,两方也就一直

  • #历史[超话]#骗小朋友呢李湛打算前去骊山温泉,左仆射李绛、监督院高级顾问官

    历史人物编辑:贺诗庆标签:李绛

    #历史[超话]#骗小朋友呢李湛打算前去骊山温泉,左仆射李绛、监督院高级顾问官张仲方等,屡次劝阻,李湛都不接受。左拾遗张权舆跪在紫宸殿下,叩头警告说:“从前,姬宫湦(周王朝十二任王幽王)游玩骊山,被犬戎部落诛杀(参考二八四年正月注);嬴政(秦王朝一任帝始皇帝)埋葬骊山,帝国覆亡;玄宗(九任帝李隆基)在

  • 《神探狄仁杰》中最悲情的五个人,虎敬晖上榜,第一名想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大吃美食标签:敬晖

    《神探狄仁杰》作为非常经典的侦探电视剧,主要讲述狄仁杰的破案经历,身边总是跟着武功高强的李元芳,还上了一个热搜:元芳,你怎么看?让人非常的熟悉,而在这部电视剧中也出现了很多悲情的角色,这里追梦就为大家盘点剧中最悲情的五个人。《血色江州》的剧情当中,本来是李姓子孙,本名薛青麟,曾与黄国公相交甚厚。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