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杀弟弟李元吉,还有他所有儿子,为何却纳李元吉的老婆为妻
说起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玄武门事变”,当时,李家三兄弟,为了争夺皇位,斗得死去活来,最后还是李世民技高一筹,设计灭了哥哥李建成杀了弟弟李元吉。为了斩草除根,免生后患,李世民连他的侄儿们,也就是李元吉的孩子,也一同斩杀了。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却把李元吉的夫人杨氏封为妃子,也就是说他娶了自己的弟媳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面又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唐朝时期
隋朝末的618年,唐国公李渊取代了隋恭帝杨侑,自己称帝,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为京都。后来李世民登基后,从“贞观之治”开始,唐朝越来越昌盛,当时在世界上也算是强国之一。
争权夺位 兄弟相残
李世民是李渊次子,能文善战,在建立唐朝之前,跟着父亲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渊确立了李建成为太子,但是李建成也是作死,没有当皇上的命。
他当了太子本可以到最后顺利成章的继承皇位,可是他看到父亲非常青睐重视李世民,他害怕最后太子之位被李世民取代,所以,他开始和李元吉联起手来对付李世民。想找个合适的机会把他除掉。
李世民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事情发生后,李渊也是伤心至极,没多久就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秦王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
李世民创建“贞观之治”
秦王李世民登基后,注重清明吏治,处处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大臣们要勇于提出自己的建议,合理的建议采纳,不合理的建议也不责怪。在朝廷用人方面,只要有才能,就重用,对以往发生的事情不予追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李世民做的非常到位。
在经济方面,提倡节俭,减轻老百姓的赋收。因为治国有方 ,所以经济文化发展的繁荣昌盛,社会安定,边疆稳固,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因为李世民在位时的年号是“贞观”,所以历史上就把这段昌盛稳定的时期称之为“贞观之治”时期。
说实际话,李世民登基以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泰民安。但是有时候想起来,毕竟是靠在不光彩的手段登上了皇位,弑兄杀弟怎么说都是有些残忍。
身为明君 世人赞叹
李世民应该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在治国大业上虽然做出了惊人的成绩,但是这个不光彩的污点也得想想办法去弥补一下。
他在政治上是非常有手腕的,很会处理人际关系。人们都知道魏征曾经是他哥哥李建成的心腹参谋,但是最后硬是心甘情愿的对他俯首称臣,为他出谋划策做了不少大事。后人对他大度容纳重用魏征大加称赞。不愧为一代明君。
别样想法 娶弟媳为妻
李世民想既然能容魏征,那么如果娶了李元吉的老婆为妃,那岂不是更体现出了一种大人不记小人之过的帝王胸怀吗?
杨氏是前隋朝名门望族出身,唐朝建立之后,她的不少亲戚在为大唐朝廷效力。她本人长得也是非常美丽,皮肤雪白细腻似凝脂,气质高贵典雅,性格也是柔顺大气。举手投足间和长孙皇后还真有些神似。
李世民自从见了杨氏,心里就有一种说不明白的别样情怀。所以在纳为妃子之后不久,又有了想把她扶正立为皇后的想法。
李世民作为一代英明君主,被后人世代称颂。但是圣人偶然也会做那么一两件,摆不上台面的事情。
李世民也不例外,他心里也时时为自己当初夺位皇位,做出手足相残的事情感到有些不安。所以他在成功之后总要想个办法洗洗白吧。
不计前嫌的娶了弟媳妇可以显示自己的包容之心;另外,在政治的层面上,娶了杨氏,她那些为朝廷做事的亲戚会更尽心地为朝廷做事。
还有,在封建社会,男人骨子里的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征服欲,李世民和李元吉明争暗斗,互相恨得牙根都痒痒,不斗个你死我活绝不罢休。所以李世民在李元吉死后,用娶了他的妻子这种方式,想来证明自己是最强的。
还有一层原因是杨氏长得像有长孙皇后,因为对长孙皇后的思念,所以对杨氏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好感,把她纳做皇妃。
参考文献:《旧唐书》《贞观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