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和李元吉:逆天的老二与捡漏的老四之间的较量

李世民和李元吉:逆天的老二与捡漏的老四之间的较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雷 访问量:1494 更新时间:2024/2/15 10:59:41

在历史上有个有趣的现象,历朝历代破坏性最大的不是权臣猛将,而是屈居太子之下的老二。如果这些老二有本事的话,麻烦就来了,中国历来约定俗成的嫡长子继承制就会受到严重挑战。最出名的老二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他凭实力痛下杀手除掉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因为老三李元霸早死,皇位的争夺就集中在老大和老二之间。那么最没优势的的老四李元吉来趟浑水,当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当逆天的老二与捡漏的老四展开了较量,李元吉的渔翁身份才曝光了。

李元吉年少时任性妄为,当然没有争夺天下的雄心。李元吉其实也算一员不错的大将,个人技艺上善使马槊,精于剑术;指挥技能上也是中上水平,当一个方面军司令使绰绰有余的。可惜他的这些优势根本和二哥李世民不在一个档次,光是李世民手下的大将就有多人在能力上胜过他。李元吉并非看不清楚状况,他要想图谋皇位,说励志点是积极进取,说难听点是自不量力。能力配不上野心的李元吉选边站队支持大哥李建成,更是想合二人之力先灭最强对手李世民,然后再收拾大哥李建成。李元吉本想当个清闲渔翁的,等到鹬蚌相争两败俱伤时,再跑过来捡漏。

可是李元吉看清了大哥优柔寡断的重大缺点,才萌生了取而代之的野心;而且他清楚,李建成和李世民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李世民不论再哪一个方面都处于上风,李建成却有一个重大优势,是李元吉和二哥李世民没有的,那就是父皇李渊对李建成多方的扶持。

平心而论,李建成虽不算很优秀,但当个守成之君还是能胜任的,除了武功不如老二老四,其他方面并不太差。只是在李世民的耀眼光芒下,李建成就显得黯然失色了。李建成因为有嫡长子的优越感,又有父皇李渊的全力支持,所以有些有恃无恐,常常表现得随心所欲。李渊当时并没有老迈昏庸,他坚决扶助太子李建成,正是看出了老二和老四野心勃勃,包藏着取而代之的祸心。除了维护嫡长子继承制以外,李渊要维持现状,就是不想引起兄弟相残,如果李建成当不成太子,不管谁接位都会引发动乱。李渊大力支持李建成,就是想打消老二老四的不臣之心。

可是欲望就像疯长的野草,只要拔了节,谁都阻止不了他的蔓延。老二李世民实力雄厚,已经成了太子李建成的头号敌人。李元吉的整个表现就是务虚,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废话,干的是扶持大哥正统的正事。李元吉动了夺位之心后,表现得沉稳得体,谨言慎行,把自己的意图隐藏得很深。作为最弱势力,李元吉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小到二人相争,大到国际关系,概莫能外。在没有能力掀翻对手的时候,主动靠上去示好,既能麻痹对手,还能趁机寻找对手的弱点。李元吉支持大哥李建成,自己在一旁敲边鼓,等的就是大哥二哥斗到两败俱伤时,李元吉才有能力捡到现成的皇位。

李元吉用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招数,包括李建成都看出来了。李建成除了要对付李世民,还得防着李元吉。李建成和李元吉经常在盟友关系和敌对关系上转换角色,所以李建成经常表现得优柔寡断。李建成想把李元吉当枪使,而李元吉又想利用李建成。他们这种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关系根本就做不到同心同德地同舟共济。双雄会其实是隐蔽的三国志。实力较弱的两方结盟对抗最强的一方,是经过无数验证的有效办法。

极富心计的李元吉给自己找了个既能挣功劳又能左右局势的位置,那就是先锋,而且还是急先锋。李元吉数次设计要暗杀李世民,可惜决定权不在他手上,拍板还得是李建成。李元吉信奉的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可是李建成为什么就下不了决心呢?因为他清楚李元吉的底牌,害怕功败垂成逼得李世民全力反扑;更害怕计划成功后,自己还来不及欢呼就被背后的乱箭射死。李建成想的还是保存实力,反而想让李元吉先和李世民火拼,如果李元吉能耗掉李世民一半的实力,李建成就自信可以把李世民扑翻在地,让他再也翻不过身来。在任何时候,实力才是真理。正如法国人信奉的是,真理永远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虽然有父皇李渊在上头镇着,三兄弟的斗争已经在暗地里迅速升级了。

或许是李元吉在消灭李世民的行动中太过主动或锋芒太盛,这让李建成产生了很深的戒惧之心。除了防备李元吉,李建成放过了几次机会还有一个原因,他害怕杀不了李世民又事情败露了,父皇李渊一旦震怒,很可能一气之下把李世民立为太子,那他所有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说到底,李建成对李元吉还是不敢抱太大希望,因为全面处于下风的李元吉主动招惹李世民,胜算实在太小。以行事果敢,心思缜密著称的李世民不可能弱智到了孤身犯险的地步,极有可能是他故意示弱,根本目的还是引蛇出洞。如果贸然发动,不仅大败亏输,在道义上也输了个精光。

自认为伪装得很好的李元吉处境非常尴尬,他表的忠心无人赏识,他想要实际行动又没有指挥权。怀着捡漏的目的来助阵,总不能先把自己的家底先拼光吧。不管李元吉和李建成怎样猜忌或合作,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先消灭李世民。但有一个问题最要命,双方不能开诚布公地同时亮出底牌,尽管谁都知道对方的底牌,但是不能亮出来。真亮出来,就只能马上成敌人了。李元吉口口声声地要维护正统,李建成也赌咒发誓地要保四弟的荣华富贵。明面上团结的口号喊得山响,背地里各人睡觉也得睁着一只防范的眼睛。

李元吉的务虚本想把自己择干净,却让自己陷入了束手束脚的境地。这也是投机者经常碰到的难题,要想捡现成,除了耐性,大半要靠运气,主观能动性极小。投机者就是靠运气吃饭的,等和捱是他们必修的功课。但是留给李元吉的时间不多了。‘

在李元吉等待机会的时候,二哥李世民却突然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李世民掌握的时机很妙。在抵御突厥进攻时,李建成和李元吉趁机让父皇下令,调走了李世民的大部分大将和谋士。用行政手段削弱李世民,最终除掉他,这是李建成一直坚持的路线。因为事半功倍,和李元吉的暗杀相比,既正当又省力。就在二人放松警惕的时候,李世民一声令下,原本出征的将领飞速赶回来,在玄武门击杀了志得意满的李元吉和李建成。

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故事再次说明,当能力配不上野心的时候,剑走偏锋赌运气,多半是劳神费力空欢喜,能满足野心的永远是实力。

标签: 李元吉

更多文章

  • 有李元吉帮助,有李渊撑腰,有后妃拥护,李建成为啥还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李元吉

    导语:在唐朝建立初期,当时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个人你争我抢。李世民能够胜出,也是因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当时李建成并不是一个人,有后妃、李元吉、李渊的支持,这样的李建成为什么会失败呢?那么我们分别来分析一下,首先李元吉拥护李建成,也就相当于让李建成得到了宗室的支持,所以李建成能够坐稳太子之位。那么李

  •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他们的漂亮妻子下场如何?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多肉写历史标签:李元吉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次政变,一些权臣或者是皇子,希望通过政变夺得更多的权利。不过这众多的政变之中,如果提起哪个最残酷哪个最轰动,玄武门之变应当在榜上。经过这一次政变,原本是次子的李世民成为了皇帝,这才有了唐太宗、贞观之治。而玄武门的败者李建成和李元吉则永远的沉寂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不过当时死的不光他

  • 李世民处置李元吉,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何杨氏愿意入宫?

    历史人物编辑:乔鸿浡标签:李元吉

    为了能够当上皇帝,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同时,还把他们两个人的儿子,全部给杀了。不过还好,李世民放过了他们的女儿,还有妃嫔们,这一点做得还算不错,毕竟还是给他们留后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得到了李渊的认可,成为了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很多人不解,为何李

  • 李世民已经杀了弟弟李元吉,为什么还要将弟媳纳入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李元吉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面对早已僵化的兄弟关系,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在六月初四日那天,他率兵发动玄武门之变,将长兄,即太子李建成以及四弟李元吉杀害。随后,李渊将李世民立为皇太子,并匆匆禅位。李世民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帝王之一,那么他既然都已经当了皇帝,为何还要将自己的弟媳——李元吉的妻子

  • 李世民建立了丰功伟业,却为何要染指弟弟李元吉的王妃?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动静标签:李元吉

    霸占弟媳既能报复弟弟李元吉,又能霸占美人,还能拉拢势力巩固皇位,可谓一举三得,李世民何乐不为呢?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纵观历史长河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皇帝并不多,唐太宗李世民算其中一个。他为唐朝的创建立下赫赫战功,被李渊封为古往今来独一份的“天策上将”;登基后,李世民又将唐朝治理得井井有条,开创了“贞观之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真正目标不是太子李建成,更不是李元吉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李元吉

    为了求得政局平稳以及皇权的顺利交替,自汉代以来,以嫡长子制预立太子来继承皇位的办法就一直得到了延续。可以说,嫡长子成为了确立君主继承人的法定标准,得到了历代君主们的“护航”。但历代君主的“护航”,不一定能使嫡长子们最终抵达“太子的终点”。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断绝了自己的哥哥,即太子

  • 不良人:巴戈被斩首,李星云前往达摩寺,龙脉确定是李元吉头颅

    历史人物编辑:吴明华标签:李元吉

    不良人:巴戈被斩首,李星云前往达摩寺,龙脉确定是李元吉头颅《不良人》第五季第十一集播出,这一集的信息量非常多。巴戈因为失误,导致了李星云逃走,李存礼将其斩首,并将他的头颅送到李嗣源面前。另外李克用不过只是李嗣源的心魔而已,并不威胁到李嗣源的性命。龙脉线索已有,温韬将情报告知李星云。李星云前往达摩寺,

  • 玄武门事变后,李元吉老婆为何还心甘情愿嫁给李世民,充满着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李元吉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了一次政变。这次政变被称为玄武门事变。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还有跟随他们的那些侍卫和将领。除此之外,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女也大多数都被李世民处死了。玄武门事变后三天后,李渊就封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禅让给李世民

  • 李世民杀了弟弟李元吉,为什么还霸占他的妻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金娃趣谈史标签:李元吉

    李世民和李元吉本是兄弟,但是在继承皇位的争夺上,两人分别占据不同的队伍,李元吉是跟随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在说李承乾也是长子,理应继承大統,但是发生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将兄弟都给杀了,但是却没有杀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还将李元吉的妃子纳入了自己的后宫之中。这是为什么呢!自古皇位之争都是刬草除根,李世民也不例

  • 李元吉丢太原,宋金刚南下,唐廷形势岌岌可危,李世民终于出马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李元吉

    李元吉丢太原出逃裴寂在介休吃了败仗,被宋金刚揍的全军覆灭只身逃入了晋州城,由李渊安抚一番后调到了蒲州驻防。刘武周这边则借着宋金刚大胜的余威再次进兵太原城!而在太原的齐王李元吉收到裴寂战败的消息后,又看到刘武周气势汹汹的再度来犯,直接吓破了胆!小公子毕竟才十四岁,哪能和他的哥哥们相比?他在太原就是个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