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释疑第71期/奉天玉)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到魏晋时期的潘安,是一个有名的美男子,每次出门都会被一群女粉丝围追堵截,但是他一生忠于自己的妻子,妻子生前没有纳妾,妻子早逝之后也没有续娶,还为妻子写了三首《悼亡诗》,开创了我国文坛以诗歌悼念亡妻的先河。这样看来,潘安绝对算得上十足的好男人,在男权社会中可谓凤毛麟角。然而,如今却有很多人怀疑他与著名的淫后贾南风有染,那么,他与贾南风到底有没有见不得人的关系呢?
提出这一观点的人认为,贾南风虽然自己长相丑陋,却非常喜好男色,《晋书》记载:“后遂荒淫放恣,与太医令程据等乱彰内外。”还曾派宫人四处寻找美少年,与自己“共寝欢宴”,潘安这样的美男子,不太可能被她放过。还有人认为,潘安姓潘名岳,字安仁,之所以现在被称为潘安,是因为他服侍过贾南风,再也担不起一个“仁”字,后世之人称呼他的时候,才从“潘安仁”变成了“潘安”。这样看来,好像潘安与贾南风不清不白一事有理有据。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小编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贾南风虽然喜好男色,给傻皇帝司马衷载了不少绿帽子,但是她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也懂得权衡利弊,因此淫乱后宫一事就没有正大光明的进行,并且直接狠心避开了盛产青年才俊的世家大族,选择了长期居住在宫中的太医,以及很少被人注意到,甚至不认识她的小人物。
毕竟贾南风不仅喜欢这些“小鲜肉”的服侍,还有特殊癖好,喜欢虐杀他们,唯一一个活着走出来的少年就是被她派出去的宫人骗到她身边的——“先行逢一老妪,说家有疾病,师卜云宜得城南少年厌之,欲暂相烦,必有重报。于是随去,……见一妇人,年可三十五六,短形青黑色,眉后有疵。见留数夕,共寝欢宴。”
潘安出身于西晋的中产阶级,二十岁便担任了司空掾一职,后来虽然因才华横溢遭人嫉妒,地位一直没有太大的提升,到了贾南风当权的时候,却是贾南风外甥贾谧身边“二十四友”之一,并参与了谋害太子一案,算是贾南风一派的核心人物。这样的人,野心勃勃的贾南风用大材小用,委屈他当自己的男宠吗?
第二,潘安不能青春永驻。潘安年轻的时候,的确是著名的美男子,让一众少女少妇思之若狂。可是他进入官场之后不久,仕途便开始不顺利,从他后来不择手段为贾南风势力效力,不难看出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因此他性格越来越忧郁。不久之后与自己相知相伴的妻子又早早去世,于是他的愁绪又添了一层,才三十多岁就早早的白了头发。到贾南风当政的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估计脸早就垮了。这个时候,就算贾南风不顾一切,想要潜规则他,估计也下不去手了吧?
关于潘安名字的演变,小编认为,比起与贾南风有染,他帮助贾南风势力陷害太子更能说明他配不上一个“仁”字,不过,古往今来名字寓意很多的奸佞很多,却都没有被后人改名,姓潘名岳字安仁的他,之所以被称之为潘安,估计是人们在诗词或戏文中提及他的时候,为了押韵被迫省略,或者是某一个人在记载或抄录有关他的事迹,因为笔误漏掉了一个字,于是被“以讹传讹”。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参考资料|《晋书》《世说新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