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唯一留守北方的晋朝将军,花花公子刘琨屡败屡战,守卫最后的据点

唯一留守北方的晋朝将军,花花公子刘琨屡败屡战,守卫最后的据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雷 访问量:1015 更新时间:2024/1/14 16:22:09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原本繁华的中原大地,如今却是烽火狼烟不止,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这是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时代

西晋王朝南迁,建立东晋政权,朝廷无论是文臣武将,都跟着南渡。但是有一位将军却选择留下来作战,坚守领土,他就是刘琨

刘琨是北方世家大族出身,是汉朝皇族的后裔,在魏晋时期都是高官。是以刘琨自小的生活就锦衣玉食,很是奢侈,也就养成了刘琨花花公子的性格

除了早年和朋友祖逖练剑算用功之外,之后的生活可以说是纸醉金迷。他经常出入娱乐场所,尤其是在洛阳生活的那段时间,整日里和一群朋友嬉戏玩乐、宴饮作诗

若是没有颠覆西晋王朝的那场动乱,也许刘琨这一生便如此过了,家世好,前途好,完美地走完他一生

曾今作为司马冏的部下,在其兵败被杀后,刘琨被编入了范阳王司马晓的麾下,也是这次机会,刘琨走上了仕途之路

公元307年,二十八岁的他,被任命为并州刺史。就是这一次任命,改变了他一生,从此少了一位花花公子,多了一位忠诚的将军

当时的并州,是西晋北方的边境,更是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很是混乱。许多部落趁中原战乱打劫,常常举兵来犯

而此时的刘琨,只是空有刺史的头衔,无一兵一卒。到达并州后,才知道战乱骚扰下的并州早已残破不堪,仅剩下一千多残兵败将

曾经纸醉金迷的生活,此时的刘琨却没有半点不满,迎难而上,修缮城墙,加强防备。然而人手不足,仍然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

刘琨发现当地还还活跃着拓跋鲜卑族,这个部落从西晋早期便和中原互通有无。如果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并州眼下的状况便可以解决

刘琨主动出击,邀请拓跋鲜卑族的首领拓跋猗卢交谈,拓跋猗卢也很实在地提出比武论输赢。最终拓跋猗卢被刘琨的武艺折服,两个人成了朋友

在拓跋猗卢的帮助下,刘琨得到了战马和军队,开始壮大自己的力量

公元311年,匈奴人占领了洛阳,听闻此事的刘琨,不顾自己力量弱小,竟是直接发起了对匈奴老巢的攻击

只是力量悬殊,几年辛苦训练积攒的军队,这一场几乎是全军覆没。他的父母也死于这场战争,他自己也差点被俘

好在关键时刻拓跋猗卢前来营救,不然刘琨也会丧命于这场战乱中。拓跋猗卢还很给力的,又为他提供了精良战马和一部分兵力,刘琨一次守住了并州,并永远留守并州

五胡乱华的早期,晋朝政权就已经南渡,偌大的中原,他成了晋朝唯一留守下来的将军,坚守在北方中原大地

然而刘琨的实力实在是弱小,所拥有的的军事力量,能在石勒刘聪等枭雄手里守住并州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然而刘琨一心想消灭敌人,经常主动出击

从公元311年到公元317年,刘琨先后对石勒和刘聪主动发起了五次进攻,当然,五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可谓是屡败屡战

不过也因此,两大政权的军队被牵制在山西地区,给他的好友祖逖赢得了扩张的机会。两人一南一北,持续对敌人进行打击

然而留守敌后的刘琨,处境显然更加艰难。而且在这期间,他还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那就是对王俊和石勒之间的战斗做观望之势

因为王俊是西晋灭亡的罪人,就是他提出让胡人入中原的事情,是以刘琨与他不合。但是王俊其实是一位抗敌态度坚决的人,当时镇守在河北冀州之地

王俊和刘琨之间,可以说是遥相呼应。本来两人是可以成为盟友,共同打击敌人的,但就是因为相互之间的嫌隙,刘琨选择不帮忙

王俊的死,对于刘琨可以算是失去了一个有力的帮助,成为了敌后唯一还在坚持的人。所谓独木难支,其结果自然也就注定了

公元317年,石勒的势力愈发强大,转而主动进攻刘琨,这一次,刘琨再守不住,全军覆没,并州也就此丢失

刘琨只能去投奔老友拓跋猗卢,想获得东山再起的实力。然恰逢此时拓跋鲜卑内乱,刘琨被诬陷参与拓跋猗卢弟弟谋反之事。最后被多疑的拓跋猗卢处死

晋王朝在北方的唯一一位将军,就这般死了,北方最后的一个据点,也就此沦陷了

刘琨的死,不能说是悲壮的,但他的故事,却是值得我们记住的。从花花公子到报国将军,明知不敌却逆流直上,以一颗慷慨忠义之心,为自己的国家战至最后一刻

这种为国家奋斗和牺牲的精神,历经千百年岁月而不朽,读起来仍然涤荡人心

标签: 刘琨

更多文章

  • 祖逖都三十多岁了,为何还要和刘琨同被而眠,闻鸡起舞?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刘琨

    闻鸡起舞的北伐名将——最后的豫州刺史祖逖(2)公元280年,祖逖十四岁,这年四月,吴主孙皓投降,被晋武帝司马炎赐封为归命侯,自东汉黄巾起义以来将近百年的乱世终于结束,天下再次归于一统。率先进入官场的哥哥自265年西晋建立,晋武帝司马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努力恢复战乱带来的创伤,没多久,祖逖的父亲祖武

  • 干的事差不多,为何石敬塘、吴三桂遗臭万年而刘琨却留芳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刘琨

    作者:我方团队覃仕勇刘琨是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朝皇族的后裔,家族中多人在魏晋时期任高官,他本人就因之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有酒盈樽,雕鞍顾盼的岁月里,刘琨在世人的眼里就是一下十足的纨绔子弟。可是,当西晋陆沉,国难当头,刘琨立刻担任起救亡重责,远赴孤悬敌后的并州任刺史。尽管只是空有一个“刺史”的头衔

  • 孤守太原九年,西晋“钉子户”刘琨的乱世英雄梦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刘琨

    公元296年的一天,一个青年在某天夜里听到鸡叫难以入眠,便叫醒了另一个熟睡的同伴到屋外舞剑练武,于是这两个青年在夜半鸡鸣时勾勒出了一个青史留名的历史剪影:闻鸡起舞。而这两个青年也用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他们就是祖逖和刘琨。然而他们的后半生却再也没有一起谈笑风声的机会。公元3

  •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西晋刘琨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的

    历史人物编辑:养只白眼狼标签:刘琨

    文/灞上桑东晋名将祖逖有一个好友叫刘琨,两人早年同为西晋司州的小吏(司州在今天河南、陕西、山西交界一带),交情颇深,曾经共睡一张床“大被同眠”(不要想歪了)。半夜听见鸡叫,两人就起身练剑,做广播体操。“闻鸡起舞”就是他俩共同的知识产权。刘琨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姐姐嫁给了西晋赵王司马伦的儿子,

  • 和祖逖一起闻鸡起舞的刘琨,后来干嘛去了?两千字读懂刘琨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老海君平叔标签:刘琨

    提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其中的主角祖逖。但是对于另一位主角刘琨,很多人可能就完全不知道了。实际上,刘琨后来的成就,丝毫不比祖逖小。西晋灭亡之前,刘琨已经是西晋的大将军了。西晋灭亡之后,刘琨更是晋朝在北方坚守的最后一位名将,和祖逖南北呼应,试图收复中原。但是后来,刘琨却被当地的鲜卑

  • 为什么有些人不铭记祖逖、刘琨这种英雄,反而洗白一个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刘琨

    现在很多人经常在吹冉闵的功绩,说是没有冉闵,北方的汉人被屠杀殆尽。就是这句话将冉闵推向了当时所有英雄的巅峰。这都不算什么,甚至还有人说五胡乱华,是少数民族南下。说出这种话的人究竟有没有看过史书?首先先说石勒的上司刘渊,刘渊这个人的名字虽然看起来是个汉族名字,但是他本身是匈奴人。刘渊是西汉时期的匈奴首

  • 西汉名将刘琨,从百炼钢到绕指柔,一身抱负却冤死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刘琨

    熟悉中国文学的朋友们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其中的百炼刚和绕指柔均是后世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如今更是被广泛运用在对于多种事物尤其是爱情的描述上,颇受大家欢迎。不过这首诗创作的本意并非是为了歌颂儿女情长,而是一位走投无路的爱国将领在狱中感慨自己时运不济,终究不能实现政治抱负

  • 石崇作为历史上“最能炫富”的人,他是怎样和皇帝的舅舅斗富的?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石崇

    石崇发家石崇这个人可不一般,他的父亲是西晋的开国元勋石苞,而且传言他长有巨富痣,长大了必定是富可敌国。但他老爹石苞却跟他开了个玩笑,原来石苞临终前将财产都分给了其他儿子,却偏偏没分给他。(石崇画像)好在石崇这个人还是挺有才能的,所以在官场上一路也是顺风顺水。后来石崇出任荆州刺史,他眼见荆州来往的客商

  • 王刚用铁锤砸赝品,石崇用铁如意敲真宝贝,称得上史上最强炫富男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半仙儿标签:石崇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公元280年晋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全国统一。但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贪赃枉法,贿赂成风。政治的黑暗是晋朝短命的

  • 石崇作为历史上最能炫富的人,他是怎么样和皇帝斗富的?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石崇

    石崇斗富的时候有多爽,他的结局就有多惨。离谱的发迹史石崇生于官宦世家,其父亲是西晋开国功臣石苞。按理说,以他的出身,靠家里就能过一辈子富贵生活。然而他遇到个不靠谱的爹。石苞在临终前,进行了分家。几个儿子都分到了一笔不菲的家产,结果到了石崇这里,却什么也没有。石崇的母亲看不下去了,让石苞多少给自己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