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6年,十一月。
蜀地大定,东汉终于一统天下。
可在汉朝边境仍旧盘踞着大量其余势力,匈奴、西域国、乌孙,乌桓、鲜卑、高句丽,西羌、西南夷、交趾等等,这些势力中,以匈奴、西域国两地局势最为复杂。
西域国在汉哀、平两帝时期,渐渐由三十六国分化为五十五国,内部兵戈征伐不断,暂时无法对东汉王朝造成军事压力。
与此同时,东部的鲜卑也在崛起,匈奴势力转向西行,渐渐影响着西域国和乌孙。
刘秀进行大一统战争时,曾经的匈奴又恢复了往日雄风。
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栾提舆经常下令纵兵南下劫掠,南下进犯东汉边境,而河套一带的匈奴又多次在边境劫掠民众,甚至突袭到了河东边境。
刘秀下令将雁门、代郡、上谷三郡居民,全部南迁至常山关、居庸关东部一带。
游牧民族大多喜欢劫掠,也大多喜欢劫掠就撤,回到大草原。
因此,历代王朝对付游牧民族的最佳方式,不仅仅是捶打,大多数的王朝都会采用“以夷制夷”的方式。
或者以迁民的方式,解决游牧民族对于王朝边境的侵袭。
因为迁民之地,那些没有民众生活的地区,无钱财,无物资,游牧民族不会选择去这种地方。
再次者,和亲送钱。
刘秀将三郡居民内迁之后,匈奴选择溜进内部,在上党、中山、上谷、扶风、天水五郡劫掠。
匈奴这种劫掠即去的方式,让刘秀一点办法没有,只能委屈求全,被动性的进行防御。
公元47年,匈奴单于栾提舆去世。
栾提舆儿子左贤王乌达鞮侯被推为新的单于,他上位后不久,匈奴内部诸王相互夺权,无暇南下劫掠,东汉王朝终于迎来了喘息之机。
乌达鞮侯在位数月,再度去世,他的弟弟蒲奴继任新的单于。
挛鞮比对此愤愤不平,八部大人共议立挛鞮比为南部单于,他自号呼韩邪单于。
匈奴内部再度分裂,北部地区更是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大草原变得荒无人烟,草木皆无,人畜饥疫,两部匈奴三分之二的兵力被天灾削夺。
南北两大单于害怕东汉王朝趁此机会出击,纷纷派遣使者向东汉示好。
蒲奴单于率先派遣使者向渔阳发出和亲,中郎将李茂将此事立马上书给刘秀。
刘秀刚刚收到蒲奴单于的和亲书信,挛鞮比也派遣汉人郭衡进献匈奴地图。
匈奴正式分裂为南北两支匈奴。
公元49年,呼韩邪单于率4万多人南下附汉,屯驻于云中郡。
刘秀听取耿国的建议,利用南匈奴“以夷制夷”,利用这股南匈奴力量抗衡东部鲜卑、北部北匈奴。
呼韩邪单于统领本部北击北匈奴,收获五原、云中、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郡八郡之地,北匈奴北迁千里溃逃。
公元49年,冬季。
蒲奴单于统领北匈奴再度南下,攻打呼韩邪单于。
此番交战,蒲奴单于几乎本着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军心,在自己本部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也让呼韩邪单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蒲奴单于又北上撤离。
而呼韩邪单于则因为兵力严重受损,刘秀趁势将呼韩邪单于本部迁徙至美稷(鄂尔多斯),同时派遣中郎将段郴、副校尉王郁引兵监护。
这一年,乌桓、鲜卑、高句丽相继被招降,东部一带的危急解除。
公元51年,蒲奴单于再度遣使求和。
刘秀害怕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为此叛变,拒绝了他的求和。
朝中大臣上书,既然此番拒绝,应该直接出兵一举荡平北匈奴,永绝后患。
大军利用高句丽、乌桓、鲜卑从东部进攻,河西、天水、陇西地区的兵力从西翼出击,两路夹击,必定能够挫败北匈奴。
刘秀以立国之初,四方百姓饱受战火之苦,放弃劳师远征,拒绝出兵攻打北匈奴。
公元57年,刘秀驾崩,四子刘庄继位,是为汉明帝。
公元72年,夏季。
东汉王朝历经整整三十六年的发展,终于选择出兵北匈奴。
当时的匈奴分布在阿尔泰山北麓、新疆天山北麓两地,以及所控制的西域诸国。
汉明帝下令征讨北匈奴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重新打通西域通道,恢复以往的贸易往来。
西域这块地方太过重要,战乱年代这里也许会选择性的抛弃,但是在国力强盛之际,一定要打通这里,让内外互通贸易,刺激经济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东汉王朝只要控制了这块核心区,也就意味着切断了匈奴和西域诸国的联系,控制西域经济的同时,也就能够扼制匈奴和西域诸国的发展。
没钱,匈奴和西域诸国还玩个锤子。
公元73年,二月。
东汉大军正式出兵,开拔塞外。
太仆祭彤引兵出高阙
奉车都尉窦固引兵出酒泉
驸马都尉耿秉引兵出居延
骑都尉来苗引兵出平城
这四路大军中,唯有有一路收获最多。
想要攻打游牧民族,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速度要快,对于这些游牧民族而言,势力颓弱之际,完全可以选择北撤。
茫茫山脉、广阔草原,东汉军如何能够找到他们的踪迹?
祭彤这路大军中,他听取南匈奴王的建议,以为大军抵达了涿邪山,同样未曾遇到匈奴,引兵撤退。
来苗统领大军进抵匈河水一点,北匈奴在这里的大军全部北撤,未曾与之交战。
耿秉的大军出居延之后,追击北匈奴六百余里,进抵三木楼山,仍旧被北匈奴逃走,无功而返。
窦固的大军进抵天山之后,终于遇到了北匈奴王呼衍王,北匈奴被斩杀千余人,就连伊吾庐驻地(哈密)也被攻克。
这块地方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咽喉,素有有“西域襟喉”之称。
更为重要的是,此处是屯田的绝佳地区。
窦固此战,一战定乾坤,决定了以后东汉王朝对于西域一带的重新控制权。
本文地图绘制于“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