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凿壁偷光:“借光”的动机很纯粹,但匡衡的故事不足以励志

凿壁偷光:“借光”的动机很纯粹,但匡衡的故事不足以励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韩铮铮 访问量:1514 更新时间:2024/1/25 0:03:50

/四季文史

无疑,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正解。西汉大经学家、一度官至丞相的匡衡,用发奋苦读的精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凿壁偷光”的故事也美名天下。但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偷光”看起来是一桩小事,但“偷”的性质是一样的,何况还破坏了公共物品,也许正是小时“偷光”,才酿成了大时“偷地”,最终匡衡迷失了初心。从三个维度来分析。

一、从“凿壁偷光”说起

匡衡是西汉时期大经学家,他自幼喜爱读书,尤其爱钻研《诗经》。当时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选官,但也可以通过考试走入仕途,匡衡虽然喜欢读《诗》,但九次考试仍然不中,也许是与“高考”无缘吧。匡衡虽然没有通过考试走进仕途,但他对《诗》的喜爱却有增无减。

匡衡世代贫农,祖辈、父辈都是贫苦农民,清苦度日,到了匡衡这一代,更是穷困不堪。虽然匡衡喜爱读书,可他白天却不得不跟随大人下地干活。所以他只能利用晚上的一点时间来看书学习。“凿壁偷光”说的就是他晚上“偷”光看书的故事。

因为当时家里穷,买不起蜡烛,而隔壁邻居家境还算可以,至少人家晚上有蜡烛点。于是匡衡便在自家与邻居家共用的墙上凿了一个洞,借着隔壁的蜡烛光照明来读书,“凿壁偷光”由此而来。凿壁偷光的故事传颂千年,这是有志儿郎发奋苦读的真实写照,我们也经常用来教育我们身边的孩子们,学习不光是大人给我们创造条件,而是我们自己要排除万难,想尽办法去发奋苦读,如此才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许少年匡衡在清苦的岁月里,只剩下耕田与读书,并伴随着自己的毅力,时刻想着等待走入仕途、改变命运的那一刻。

二、权力与本心的博弈

前文已述,虽然自己数考不中,但匡衡从来不放弃、不言败,因为他是由衷地热爱知识。随着汉元帝继位,他也听说了匡衡的才气,加上自己也喜欢《诗经》,就拜匡衡为师,并封他为安乐侯,赏地31万亩。所谓“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就这样,匡衡凭借自己的学识,照样走入仕途,走上人生的巅峰。汉元帝时期,匡衡一度官至丞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时间权倾朝野。

匡衡任职期间,经常上疏汉元帝,并引用《诗》大谈治国之道和自己对朝廷的意见。汉元帝对于匡衡的一些经世治国的提议,大加赞赏,可以说是汉元帝成就了匡衡,匡衡也有幸际遇明主。

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汉成帝即位,匡衡失宠,后来又加之被人弹劾,匡衡一下子从丞相的位置上被撸下,随即返回乡里继续做他的安乐侯。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匡衡的权力和私心最终导致自己跌落神坛。

三、读书明智,坚守初心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读书与耕读在匡衡早年时期已经卧尝,如果说读书可以明智的话,于匡衡来说,也许发奋苦读的抱负心志,更是他的早年愿景。随着自己权力的无以复加之后,他的初心已经发生了悄悄的变化。

如果说匡衡在安乐侯之位,能相安无事地做他的官,不搞蝇营狗苟之事,那么得以善终应该是很顺其自然的事情。

然而,匡衡迷失本心,还是在一个“偷”字上,欺上瞒下,占用公地,这跟中饱私囊、贪污腐败没有两样。从位极人臣到跌落神坛,匡衡已经在迷失本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然最后也没能得到善终。

民间评价:“即说诗,匡衡来,匡说诗,解人颐。”唐代杜甫:“匡衡抗疏功名薄,传经心事违。”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很多成语都蕴含着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言行举止的行为规范,更是帮助我们成长、完善的进步阶梯。这些成语是先辈们通过劳动和亲身实践,而高度凝练的锦绣字句。例如“凿壁偷光”就是一个典型的励志苦读的寓言故事。如果您对成语感兴趣,不妨入手下面这套注音彩绘版《中华成语故事》。全套丛书共计6册,囊括了人物、生活、修身、市井、智谋、战争等6个系列,是老师倾力推荐的儿童读物。目前官方活动价只要89元,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品读,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匡衡年幼时期勤学,发奋苦读,但其凿壁来借光的行为,不值得提倡,对此您怎么看呢?)

标签: 匡衡

更多文章

  • 匡衡:凿壁借光苦读十年,遇见伯乐得以平步青云,晚年却身败名裂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匡衡

    匡衡:凿壁借光苦读十年,遇见伯乐得以平步青云,晚年却身败名裂【引言】很多教材中都会收录一些古人苦读诗书的小故事,以此激励学生勤奋好学。很多人都应该记得语文书中有一个小男孩凿壁偷光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匡衡。匡衡从小家中贫困,晚上读书点不起油灯,为了继续学习,他只能将墙壁凿开一个洞,借邻居家的灯

  • 匡衡——一个“三本”学生的逆袭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匡衡

    在中国历史中勤学好学的故事很多,但是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悬梁刺股、偷光映雪”这四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匡衡,两千多年前一个“三本”学生的逆袭。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祖籍东海承(今兰陵县鲁城镇),西汉经学家、大臣,以说《诗》著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怎么样了,语文老师都不敢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匡衡

    凿壁偷光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一直是大人教育孩子努力苦学的典范,但没有多少人知道匡衡最后的人生结局,那么匡衡最后怎么样了?他长大后都做了什么呢?改变命运汉朝时期有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家境十分贫穷,买不起蜡烛,但是他想改变命运,想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变命运,于是他天天努力学习,然而到了夜里,没有蜡烛,他就无法

  • “凿壁借光”刻苦读书的那位匡衡,之后怎样了?老师不会告你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匡衡

    小时候我们听过很多寓言小故事,尤其是关于刻苦读书的,什么“头悬梁锥刺股”,什么“闻鸡起舞”,以及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的主角,为了读书“凿壁借光”的匡衡。匡衡是西汉时期的人物了,小时候家里很贫穷,不仅是家徒四壁那种,还处处漏风,一到雨天,简直就是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因为贫穷,匡衡只能一边替人做工,一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匡衡

    西汉时,汉宣帝刘询因幼时从师学习《诗》《论语》《孝经》,且操行节俭、慈仁而爱人,被大将军霍光推荐为继承大统之人。元平元年,汉宣帝上位后,选择沿用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针,选择任用黄霸、夏侯胜、萧望之等儒学大家,虽然没有贯彻全国,但也可以看出曾经形如虚设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匡衡的学生得罪了当朝太后,王莽掌权之后,为何要重新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匡衡

    公元前1年,汉平帝继位,太皇太后王政君再次掌权,恢复了之前被罢黜的丞相师丹的爵位,王政君为什么要恢复师丹的爵位呢?这件事的起因,是因为王莽把傅太后的坟给扒了。怎么回事呢?汉平帝九岁登基,因为年纪太小,所以由太皇太后王政君来辅佐,王政君再次上位之后,就把王莽给提起来给自己干活,王莽的地位就随着王政君的

  •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成了宰相,但他的结局,老师不会告诉学生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明星标签:匡衡

    在上学阶段,语文教科书中有不少古代励志的求学故事,比如闻鸡起舞的祖狄、悬梁刺股的张敬,他们刻苦好学,成为无数人的榜样。长大后,我们会发现很多教科书中收录的历史故事,其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意想不到,例如“司马光砸缸”里的司马光头脑灵活、敢于打破常规,然而历史上的司马光却是坚定的保守派。“凿壁偷光”中的主人

  • 前八名“杀”了一半!张禹珍3-0特鲁姆普,头号种子

    历史人物编辑:桃之夭标签:张禹

    晋级八强北京时间4月27日,2023年WTT明星挑战赛曼谷站继续进行。男单16强:韩国张禹珍对阵德国鲁文·菲鲁斯。尽管张禹珍在世界上排名更高,但在第17位,双方已经交手两次,菲鲁斯获胜。菲鲁斯虽然在切球,但主要还是在进攻端。在本月的新乡锦标赛上,特鲁姆普背靠背击败了加齐尼和雨果·卡尔德拉诺。菲鲁斯介

  • 最新比分!世界冠军梁靖崑10-1,11-3横扫韩国张禹珍,剑指金牌!

    历史人物编辑:华浮讲文化标签:张禹

    4月10日,2023年中国河南WTT新乡冠军赛的一场男单焦点大战开打,比赛双方咖位十足:1)中国选手、世界冠军梁靖崑;2)韩国选手、世界亚军、曾被刘国梁点名要提防的张禹珍!结果非常精彩,梁靖崑0-1落后连扳3局大逆转,有惊无险3-1横扫张禹珍,获得晋级16强!最近梁靖崑的状态其实不错的,虽然新加坡大

  • 王楚钦逆转张禹珍,将对战张本智和,王曼昱成功会师王艺迪

    历史人物编辑:二郎神侃球标签:张禹

    WTT澳门冠军赛男单比赛第三轮王楚钦3:2险胜韩国一哥张禹珍。从比赛的过程来看,肯定是王楚钦占据比赛的主动性,张禹珍始终是处于下风球状态。只不过王楚钦在比赛的过程当中,总是出现领先之后被对手快速追分的现象。特别是一到局末领先的时候,就容易被对方将比分追上来。在第一局的比赛,王楚钦接发球环节出现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