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汉文帝时期。
因为冯唐对汉文帝说了,即使有廉颇和李牧这样的人物,汉文帝也不会用。所以汉文帝当时很生气,自己过了好久,才缓过来。又来找冯唐,跟他说,以后别让我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了,你就不会在没人的时候说我吗?
冯唐恍然大悟,赶紧跟皇上谢罪说,你看我这个人也挺粗糙的,不懂得这些忌讳,以后知道了。
为什么汉文帝和冯唐打听这么多事儿呢?是因为这时候匈奴大举来侵犯汉朝,当时又杀死了北地的都尉孙卬。这可是件挠头的事儿。
汉文帝正为这个事儿烦恼忧愁,于是又来召见冯唐,很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就说我不能用廉颇,廉颇和李牧呢?
其实,冯唐了解魏尚。觉得汉文帝不会用人,就因为魏尚虚报6个杀敌人数,就把他撤职查办,还下到监狱里。所以冯唐就激了汉文帝一下。
冯唐就把所有的话,一股脑,痛痛快快地和汉文帝说了。他说陛下,要知道古代时候,君王在派将军外出作战的时候,要亲自的跪下来,为他们推车!而且还要告诉他们说,朝中的事情由我来决定!外面的事情,由将军定夺!
也就是说王城之内的事儿,是由皇帝说了算,战场上的事儿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先为魏尚的事儿做铺垫)这就给了将军战场上极大自由决定权,军功和一些官位,也都是由将军来赏赐,和决定。回朝的时候,跟皇帝汇报一下就可以了。
君王的口,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想当年,曾经听我的爷爷说,李牧在赵国的边境和匈奴打仗的时候,把征收过来的税,都用来犒赏军士们。
所有的大大小小的赏赐,都由将军们决定的。朝廷也从来不干涉,因为君王要的是结果,要求他的成功,因此李牧才能够充分自由的发挥他的聪明和才智。
后来他挑选了车兵1300辆,善于骑射的士兵一万三千多人,精锐的部队10万人!正是因为他笼络了人心,将士同心协力,所以才能够在北面痛打匈奴,杀破了东胡,消灭了澹林。向西抑制了强大的秦国,在南面又牵制住了韩魏。
那个时候,赵国几乎就要成霸天下了,可是后来,新赵王迁继位以后,一切都变了。因为他的母亲是一位卖唱的女子,对他的教导没有见地,从而听信了郭开的话直接把李牧给杀掉了!而让颜聚来取代了李牧,结果可想而知,不到几个月,赵国灭亡。
现如今我也听说了魏尚在云中郡做郡守(憋了半天,终于说到了正题!)而军中的税收,也是都用来犒赏云中郡士兵,而且财力不足,他还要拿出自己的工资来贴补,为士兵谋福利,隔几天杀牛宰羊,来款待大家!因为上下一心,百姓和军队也士气很旺盛!
所以匈奴才不敢随意进攻,而是吓得远远的走开了,不敢再靠近边境要塞!曾经有一次 ,匈奴来犯,魏尚马上率领部众出去打退了匈奴,并且杀死了很多的敌人。
有很多的士兵,全都是农家的子弟。他们从庄家地里走出来,也不懂得什么琐碎的法令,只知道每天拼命作战杀敌。到报告功劳的时候,可能因为有一点差池,司法就判定制裁他们,结果导致了虽然大家立了功,但是不一定能得到奖赏。
可是稍微犯法一定会到得到严惩!所以我建议皇上的法令太严,赏赐却很少!如果惩罚太重,就会失散人心。何况魏尚仅仅就是因为多报了六个杀敌人数,陛下就把他治罪了,并且投到了监狱里面,剥了他的爵位。
所以,从这件事儿来看,陛下就是得到了廉颇和李牧也是不会重用的!就是根据这个来说的!我知道自己是个粗人,也不知道说话该忌讳一下,臣罪该万死。但是如果 让臣闭嘴不言,臣又觉得对不起皇上!
汉文帝听了这一番话,沉思很久,缓缓点头,很高兴,称赞了冯唐说的话很对!于是就下了诏令,让冯唐去告知并赦免了魏尚,通知让魏尚重新担任云中太守。并且有命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
于是,冯唐绕了好大一个弯子,把魏尚救了,还官复原职。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於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於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彊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其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