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稹的这首长诗,与白居易的《长恨歌》齐名,还让他当上了宰相

元稹的这首长诗,与白居易的《长恨歌》齐名,还让他当上了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晚星文史斋 访问量:1729 更新时间:2023/12/7 1:47:03

在唐朝文坛,白居易元稹是一对著名的好基友。他们在科举考场上相识,一同当上进士,一同入朝为官。无论在生活情趣、文学主张还是政治态度,都高度一致,这也让他们的友情数十年如一日。白居易在现在的名气很大,其实元稹当时的名气并不比他小,两人合称为“元白”。

白居易的诗歌,成就最高的是《长恨歌》,元稹最著名的诗句莫过于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实际上当时还有一首长诗《连昌宫词》,地位堪比《长恨歌》,是元稹最有牌面的代表作。

元和十年,元稹被召回京师,当时他才三十七岁,正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场。只是那段时间,唐朝政治风云诡谲,政坛变化极快,他和刘禹锡柳宗元一同放逐。元稹所到的是条件艰苦的通州,那可不是今天北京的通州区,而是四川达州市。

那时候的通州,环境恶劣,元稹描述“哭鸟昼飞人少见,怅魂夜啸虎行多”。而且他还染上重病,患上疟疾,差点死去。元稹感怀自安史之乱后,唐朝日薄西山,唯有宪宗的改革,才出现了一点生机。为此,元稹写下了这首长篇乐府诗《连昌宫词》。

与《长恨歌》一样,《连昌宫词》写的也是天宝遗事。安史之乱太过突然,带给国家的伤害又是不可弥补的,让大唐盛极而衰,这让许多文人内心无法接受,纷纷用笔记录这段历史。最出名的,最成功的,无非就是元白的这两首长篇诗歌。

《连昌宫词》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借老人之口诉说连昌宫的往昔。当年的连昌宫,灯火辉煌,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望仙楼寻欢作乐,琵琶专家贺怀智作技惊四座,高力士满城寻找歌女念奴进宫献技,二十五郎的笙歌响彻九霄,李谟傍靠宫墙偷学宫里新制的乐曲。唐玄宗回宫时,无数百姓载歌载舞,夹道欢迎。

然而,当年有多么辉煌,现在就有多么落寞。安史之乱后,接连五位皇帝都不曾来过连昌宫,这让它破败不堪。荆榛灌木丛生,狐狸野兔奔驰,舞榭楼阁倾倒歪斜,就连当年的香案,都已经长出了菌蕈。

第二部分,就是作者采取与老人一问一答方式,探寻衰败的原因,思考“太平谁致乱者谁”。他赞美的辅助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的姚崇、宋璟,鞭挞了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的安禄山李林甫,笔锋犀利,咬牙切齿之恨显露无余。最后,元稹赞颂当时的唐宪宗治国有方,改革有道,中兴局面大有可期。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很高,而且采用了巧妙的构思。其实,根据陈寅恪等学者考证,唐玄宗和杨贵妃从来都没有去过连昌宫,就连诗中所说连昌宫的望仙楼和端正楼,都是骊山上华清宫的楼名。至于说诗中的李谟偷曲、念奴唱歌、二十五郎吹笛、杨氏诸姨车斗风等故事都与寿安连昌无关。

但是,这丝毫不能影响整首诗的价值和地位。元稹生活的年代,就开元盛世相隔不到百年,他很年轻就入朝为官,对于那段历史和宫闱秘闻,比我们要清楚得多。他也知道,自己并非史学家,写的也不是纪实文学,而是诗歌创作。他大量运用唐代传奇小说的写法,既植根历史事实,又不局限于历史。将虚构情节夸张,将真实情节集中反映,这让全诗鲜明生动,充满了张力。

相比《长恨歌》,《连昌宫词》甚至获得更多的赞誉。比如《容斋随笔》就曾提到:“《连昌宫词》、《长恨歌》皆脍炙人口,使读之者情性荡摇,如身生其时,亲见其事,殆未易以优劣论也。然《长恨歌》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不若《连昌宫词》有监戒规讽之意。”

即便是在当时,《连昌宫词》带给元稹的收获,也比《长恨歌》带给白居易的多。唐宪宗驾崩后,唐穆宗登基,宦官崔潭峻得宠。崔潭峻向穆宗进献了《连昌宫词》,而且还动了一点小心思:他将诗中“尔后相传五皇帝”改为了“尔后相传六皇帝”,将唐穆宗包括在内。

唐穆宗当皇帝,本来就经过了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对于法统非常敏感。崔潭峻的这一改,让唐穆宗非常高兴,立即任命元稹为亲信秘书,并在随后不久升任宰相高位。这是白居易一生,都未能企及的。

很多读者私信问小珏,如何能培养孩子养成阅读唐诗习惯,进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小珏也不是教育专家,但我们现在有专家啊。推荐一套书籍,涵盖唐诗宋词元曲,特别有纳兰性德、李清照、李煜和仓央嘉措的经典诗集,一共十本书,一次投资拥有多部经典。讲解唯美,通俗易懂,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很合适。不管什么时代,多读点书总是不会错的。而且,平台与商家搞活动,一套10册才149元,每本不到15元,从我这里进入领券还能减10元,链接奉上。

标签: 元稹

更多文章

  • 元稹面对桐花思念白居易写下一诗,一千多年后读来仍然肉麻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元稹

    曾几何时,杜甫和李白在千万年无涯时光荒野中偶遇了,作为小迷弟的杜甫不断地给李白写诗,《春日忆李白》、《天末怀李白》、《冬日有怀李白》、《梦李白二首》、《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春天来了想李白,秋天来了想李白,冬天来了还在想李白,连做梦都在想李白,送友人也要三心二意地想李白。杜甫对李白可谓是

  • 大臣将此人的300首诗呈给皇帝,元稹评:雕虫小技,多年后被打脸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元稹

    1000多年前,文坛出现过一次“唇枪舌战”,也就是著名的张、徐赛诗事件。这里的张是指唐代诗人张祜,徐指的是同时期的诗人徐凝。当年40多岁的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张徐二人都从老家来到杭州,希望得到他的举荐。当时张祜的呼声很大,而徐凝名气也不小,两人各自拿出了自己经典诗作。张祜提到了自己的作品《甘露寺》 和

  • 元稹《离思》:将深情都给了妻子,让这首诗,千百年来被奉为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娟娟的生活标签:元稹

    在唐代诗坛当中,有两个诗人的情诗是得到公认的,一位是人人皆知的李商隐,另一位就是情诗自成一派,情志曲尽的元稹。有人读他的诗,品到无尽的哀艳缠绵。有人读他的诗,柔肠百转、伤心落泪。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他的名作《离思》《离思》五首 其四 「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

  • 唐朝大渣男元稹:我对每一个女人都是真心的,但就是太多了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元稹

    你眼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还是“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从古至今,爱情一直受世人推崇追随,自古才子多风流,佳人多怀怨。说起唐代诗人元稹,大家都道此人千古情诗一绝,千古风流一绝。在今天,他确然称得上渣男一绝,在那个年代他自是风流又多情。但正因他经历过爱情

  • 历史绝代渣男,陈世美都排不上号,写“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居榜首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唐代诗人元稹为亡妻写的悼亡诗,深情款款,对仗工整。若说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却难忘”是悼亡诗中的绝顶之作,那么元稹写的可称第二。但这位极富才情的诗人,能写出最动人的诗句,也做了最狠心的渣男。崔莺莺原型元稹是北魏鲜卑拓跋族后裔,先祖是皇族,祖上也世代为官。

  • 安史之乱前后的唐朝有何变化?元稹这曲《凉州伎》描绘得淋漓尽致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元稹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沉滞游。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开远门前万里

  • 听到白居易被贬江西,元稹写下这句千古名句,两人不愧是好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元稹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元稹的“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说的便是此事。元稹之语颇似文人惯用的夸张手法,但若将之与被贬江州对白居易的影响联系在一起,则显得毫不夸张。一、江州经历对白居易思想的影响《旧唐书》载: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

  • 李清照开车李煜飙车,谈到肉麻撩人的诗词,元稹告诉你什么叫车神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元稹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念奴娇·春情》宋 李清照自古以来,诗歌的创作都绝非易事,每一个韵脚,每一个字斟句酌的推敲,都是创作之人结合生活本质与个人的情感创作出来的艺术。说起来,诗歌可以表达的情感简直是太多了,人的情感和思想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如果用一种艺术的

  • 元稹不仅好色成性,人品还很坏,曾为一美女挖好友白居易的墙角!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元稹

    唐代诗人元稹对于大伙而言并不陌生,他因倡导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被世人并称“元白”,正是结缘于共同的抱负与吟诗之好,二人成为一对众所周知的好友。却有如此一事,二人争抢一官妓为世间所津津乐道。提起白居易,人人也理应知晓这位才子,传世之作数不胜数,誉称“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纵有满腹才华,一生仕途却无比坎坷

  • 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究竟是不是渣男?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四煮娱标签:元稹

    《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是悼诗,由唐代大诗人元稹为纪念自己的原配夫人韦丛而作,也是文史不假个人最喜欢的一首唐诗。特别是,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加意境深远,用情至真,感动了无数情投意合的男女。不过,此诗却并未入选中小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