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公主和薛绍结婚前夕,为何武则天逼迫薛家休掉薛绍的嫂嫂萧氏

太平公主和薛绍结婚前夕,为何武则天逼迫薛家休掉薛绍的嫂嫂萧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知识天地 访问量:1933 更新时间:2024/1/22 5:50:24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最为宠爱的小女儿,是唐朝历史上少有的政治女强人。她历过两次婚姻,先后嫁给了城阳公主的儿子薛绍,和武则天的堂侄武攸暨,是唐朝宫廷中标准的政治婚姻。在第一段婚姻中,武则天提出了一个很荒唐的要求。她觉得薛绍的嫂嫂萧氏出身低下,不能与太平公主做妯娌,因此要求薛家休妻。后来因为有人为武则天解释分说,她才放弃了这个想法,但这事传出后也成了唐朝百姓茶余饭后的笑谈。本文下面就对这事进行分析,看看武则天提出如此荒唐要求的出发点是什么。

太平公主出嫁的事情是被当作茶余饭后的闲谈在民间流传的,很多故事都存在着一些传奇性。这主要是因为太平公主深受李治和武则天夫妇的宠爱,在婚姻的问题上排场很大,一时间成为长安城百姓谈论和关注的焦点。据说在婚礼的当天,举行婚礼的长安万年县馆场面非常豪华,朝廷上下的达官贵人都汇聚一堂。游行的婚礼队伍异常庞大,周围火把都把沿途的树木都烤焦了。皇室也给太平公主准备了最为豪奢的婚车,据说婚车的宽度超过了万年县馆的大门,迫使婚礼的组织者不得不拆除了大门的围墙才让婚车进入。

而太平公主的夫家也了不得,是大名鼎鼎的河东薛氏。这个家族是关陇极为豪奢的门阀大族,号称关东六姓之一,与“韦裴杨柳杜”五大世家并称。她的丈夫薛绍是李唐皇族的外戚,薛绍的母亲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城阳公主。太平公主和薛绍的婚事是典型的政治婚姻,也是李唐皇族与河东薛氏的强强联姻。李治和武则天对这个婚事非常重视,花了重金给女儿办婚礼。武则天为了显示女儿的尊贵,在婚礼前就还给薛家提出了要求,希望他们把薛绍的嫂嫂萧氏休掉,理由是萧氏出身微寒,不配给太平公主做妯娌。

这个事情让薛家大吃一惊,连忙派人给武则天做解释,说萧氏出身于兰陵萧氏,也是世家大族之一,地位也是尊贵无比的。在薛家的一番解释后,武则天才放弃了逼迫薛家休妻的打算,同意了太平公主与薛绍的婚事。这个事情传到民间后成为笑谈,后来也成为部分长安权贵嘲笑武则天的黑材料。他们觉得武则天出身不好,根本不懂得世家大族的规矩,才闹出了这种笑话。可是将这个事件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却发现事情根本没那么简单。武则天一辈子英明无比,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值得仔细的推敲深思一番。

武则天会在出身上犯如此大的错误么?这实在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武则天的确出身小门小户的地主家庭,他的父亲武士彟是经营木材生意起家,后来用家资资助唐高祖李渊起兵,这才进入了唐朝贵族的一员。站在当时比较流行的门阀大族眼里,武则天的家族是不值一提的,也就比寒门子弟好一些。实际上在唐朝建立后,武士彟多次因功受到李渊和李世民的奖赏,但依旧被门阀大族们看不起。这种风气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门阀政治的传统,而唐朝初年是以五姓七宗为首的门阀集团统治国家的时代,武则天被歧视也是很正常的。

即便如此,并不代表武则天不懂得门阀政治的潜规则,会提出如此荒唐的婚礼要求。武则天在唐太宗李世民时代就已经入宫了,在宫廷斗争中脱颖而出,最终走上了皇后的位置。被她挤下来的门阀家族的女子不知有多少,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李治的前皇后王氏。这位皇后是李治的太子妃出身,家族是五姓七宗之一的太原王氏,出身非常显赫。王皇后的母亲出身于河东柳氏,这个家族也是与河东薛氏并称的世家大族。除此之外,武则天还挤掉了一位萧淑妃,这位虽然不是五姓七宗家族的成员,却正好出身于兰陵萧氏,也是千金贵女。

兰陵萧氏可以说是五姓七宗以外最为显赫的门阀大族之一,甚至超过了河东薛氏所在的关东六姓。这个家族本来在魏晋时期是二流的士族,但是在南北朝时期却突然崛起了。南朝的四大朝代中就有两个是兰陵萧氏建立的,分别为南齐和南梁,其中梁武帝萧衍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两朝皇族之后,在国家覆灭后依旧成为江南数一数二的大门阀之一。就连统一天下的隋朝在选择皇后时,都让出身兰陵萧氏的女子作为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这便是在历史上大名鼎鼎萧皇后

隋朝虽为唐朝所灭,但萧氏的显赫地位并未被动摇。唐太宗李世民很重视萧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宋国公萧瑀就是兰陵萧氏的族长,他也是萧皇后的弟弟。因此以兰陵萧氏萧氏在唐朝的政治地位,武则天不应该忽略薛绍嫂嫂的出身,更不应该说起出身寒微。实际上就河东薛氏的政治地位而言,也不可能找一个不是兰陵萧氏,又姓萧的女人作为家族子弟的老婆。所以武则天提出萧氏出身寒微,不配与太平公主做妯娌,简直就是荒唐可笑之极的。因此以武则天的英明,绝对不可能犯如此低级错误,提出休妻要求必然是有所图谋的。

根据当时唐朝的历史背景来分析,武则天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实际上是为了逼迫河东薛氏与门阀集团划清界限。唐朝初年虽然是国力的快速上升期,但政治上并不稳定,反而是暗潮汹涌的。这里面最大的原因便是魏晋南北朝流传下来的门阀政治,与唐太宗李世民所倡导的民本政治之间的斗争。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古代王朝进入了门阀政治时代,国家的权力和资源被门阀大族所垄断。朝廷官员的选拔,国家资源的分配等等,都成了门阀集团争权夺利的目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唐朝建立以后,并形成三大门阀集团对峙的现象。

李唐皇族本就是五姓七宗之一的陇西李氏,所以唐高祖李渊建国后也延续了隋朝重用门阀,以门阀政治的传统治理国家的习惯。由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成为继承人,这就打破了门阀政治的传统。而太子李建成恰好又是三大门阀集团中关陇门阀最为力挺的继承人,所以李世民与门阀集团的关系变得很微妙。李世民深知门阀政治制度的危害,也知道这些门阀集团就是导致从魏晋以来四百年短命王朝频繁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从登基开始就重用寒门和地主家族子弟,以平衡门阀集团在朝中的势力。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很快因为长孙无忌独霸朝政,引发了和门阀集团的冲突。长孙无忌成为关陇门阀的代言人,在朝廷中一手遮天,威胁到了李治的皇位。李治为了突破门阀政治的纠缠,废掉了出身于太原王氏的王皇后,立地主商人家族出身的武则天为皇后,继续在朝廷中扶持寒门家族,以制衡门阀集团。

太平公主的婚姻发生在李治执政的中后期,正是武则天代言的新寒门地主官僚崛起,与门阀集团激烈发生政治冲突的年代。因为寒门地主官僚有着武则天的支持,所以在政治斗争上一度压过了门阀集团,占据了上风。武则天想要再接再厉,一举瓦解门阀集团在朝廷的势力,这才让太平公主与薛绍结婚。

实际上在李唐皇室内部,对于李治和武则天抬举寒门地主官僚,打压门阀士族的做法也是很不满的,很多李氏宗亲王爷反而与门阀集团走得很近。但为了唐朝的长治久安,不至于像隋朝一样成短命王朝,也为了自己皇位的稳固,李治夫妇不得不扶持寒门地主官僚来制衡门阀集团。他们把太平公主嫁给薛绍,就是希望薛家向着民本政治的方向靠拢,与他们所在的关陇门阀集团划清界限,这也是从内部瓦解关陇门阀的手段之一。但武则天比李治更阴狠,她逼迫薛家休掉萧氏,目的就是让薛家交出投名状,彻底得罪关陇门阀和江南士族两大集团。

武则天深知门阀士族之间互相联姻树百年,各种利益链盘根错节,根本不是单靠一个太平公主就能离间瓦解的。只有让薛家付出足够多的代价,让他们断了与其他门阀家族的利益链,才能确保他们彻底靠向新的寒门地主官僚。武则天的这个判断是极有预见性的,后来薛绍因其兄薛顗卷入了李冲的谋反案,便是最佳的证明。李治和武则天虽然是皇帝皇后,但各大门阀家族也知道自己的立身之本。他们不可能完全放弃昔日的利益链,全部投到李治夫妇身上,所以河东薛氏也不可能放弃与兰陵萧氏的联姻,只为了照顾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和薛绍的婚事,根本不是小说和电视剧的那么单纯,而是一种政治手段。这种手段从李世民开始,再到李治夫妇,是非常常见的。他们一边通过联姻拉拢和离间门阀集团,一边朝廷中提拔寒门地主官僚,使其形成政治上的互相制衡。因为只有这种制衡发生的时候,门阀集团才无法垄断国家的政治权利,更不能左右皇位的走向,国家才能逃脱短命王朝的命运。这是数百年来魏晋南北朝兴衰成败的经验,也是李世民留给儿子最大的财富。可以说李治和武则天执政的数十年中,他们都遵循了这个原则,才打破了门阀政治的历史周期律。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帝王家,从来没有婚姻是单纯的爱情和亲情,很多都是包含着政治操弄的手段。这种政治联姻的存在,是保障家族未来利益的需要。对于李治和武则天的打算,河东薛氏的人也是心知肚明的。但为了保障家族利益,他们会选择与李唐皇族联姻,也打着脚踏两条船的主意。这种政治操作实际上也是非常凶险的,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历史上薛绍就是卷入了门阀集团与武则天的斗争中,才被捕入狱,然后死于狱中。好在武则天看在太平公主的面子上,让他的儿子活了下来,河东薛氏才不至于断绝。

标签: 薛绍

更多文章

  • 大唐驸马薛绍墓出土:事实证明没有所谓爱情,只有残酷的政治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薛绍

    中国历史上的公主众多,光是唐代就有227位,这227位公主中有一些十分出名的公主,比如入吐蕃和亲的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金城公主,这两位公主为唐朝的边疆安定做了贡献,在史书里多有褒扬。除了这两位公主,唐朝另有一位公主也是相当有名,她就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婚姻太平公主在大唐的知名度极高,一方面因为她是

  • 唐朝大内高手杨思勖侦破军饷案与“通天绳”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杨思勖

    一、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大内高手、右监门卫将军杨思勖这天傍晚从皇宫出来在街坊散步,忽见两个身穿麻布衣衫的少年迎面走来,向他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杨思勖是个宦官,他本来姓苏,是岭南罗州少数民族首领苏历的儿子,母亲陈氏是雷州少民首领陈玄之女。可是他家在唐高宗执政时,触犯了皇上,遭到了灭门之祸。杨思勖父母被杀

  • 武则天杀婿,把太平公主转嫁给侄子武攸暨,侄子:我妻子怎么办?

    历史人物编辑:北冥说史标签:武攸暨

    武则天对太平公主非常宠爱,这在朝廷之中也是人尽皆知的事实。武则天在位的时候,甚至梦想接武则天的班,当皇太女,以后也当女皇帝。可见,武则天有多宠爱她了!尽管这样,太平公主的丈夫,大唐的驸马--薛绍,依然被武则天给处死了,甚至不给已经怀孕的女儿任何面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公主求嫁 公主从小就非常聪明

  • 武则天:你娶了太平公主,武攸暨:我有妻子,武则天:赐死就是了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武攸暨

    最是无情帝王家,生在帝王之家,无论男女,很多时候自己的人生都是被安排好的,为了政治利益没得选择。不过也有例外,如果遇到太平盛世可能就有所不同。这些帝王家的子孙从小养尊处优,如果没有外患,国内也太平,她们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驸马,也能得到幸福的婚姻,而太平公主的前半生就是如此,为什么这么说呢? 太平公

  • 武则天为嫁女儿太平公主,杀害了堂侄武攸暨的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武攸暨

    大唐年间,在武则天改朝换代的时候,李氏皇室受到清洗,几乎被灭族,而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被牵连,他被武则天赐死了。这时发生了一起命案,一个王妃突然被暗杀,而官府查来查去,却不敢查了,因为他们发现这起凶杀案的主谋就是女皇武则天。这个王妃是千乘郡王武攸暨的原配妻,武攸暨是女皇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天授年间

  • 大唐太和公主和亲记:嫁五可汗,沦为俘虏,辗转千里回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太和公主

    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七月,唐宪宗李纯第十女太和公主奉旨和亲回鹘。从长安出发时,她的哥哥唐穆宗李恒登通化门饯别,百官在城外章敬寺拜送,为公主举行隆重的送别仪式,长安士女倾城围观,盛况空前,但一去路迢迢,个中酸苦,唯公主知。正如当时诗人王建在诗中所写:“塞黑云黄欲渡河,风沙眯眼雪相和。琵琶泪湿行声

  • 盘点为唐高宗开疆拓土的8大名将,程咬金仅排第7,苏定方排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苏定方

    唐朝自唐高祖李渊完成天下大一统之后,又经历了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大治,内部平稳,外部大患基本解除,国力强大,民间富庶;到唐高宗李治登基以后,唐朝开始不断的对外扩张,唐朝的疆域达到极致;现在盘点唐高宗李治时期,为国家的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的八大名将:TOP、8 梁建方 梁建方活跃于唐高祖武德元年间至唐高

  • 盘点唐初八大名将,李靖排第二,苏定方第六,第八因参与谋反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苏定方

    隋末唐初是一个如炼狱一般的乱世,各路诸侯相互征伐,最终被李渊率领的政权夺得天下,建立了唐王朝,在李渊之后又经过千古一帝李世民治理天下,终成强盛一时的超级帝国;现在来盘点下在唐朝崛起过程中的八大名将。TOP、8 侯君集 侯君集早期不学无术,而以勇武自称。后入秦王府随李世民征战,立下战功,逐渐被李世民赏

  • 历史上的程咬金枪法高超赛赵云夺取苏定方的功劳因收钱被免官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时刻标签:苏定方

    程咬金,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在评书戏曲演义小说中,这是位活跃在隋唐交际时代的一位乱世豪杰,草莽英雄。在褚人获的《隋唐演义》中,将程咬金塑造成是秦琼的发小。青年时代的程咬金因为贩卖私盐而被缉拿,遇到大赦后,这位混世魔王横行乡里,但被尤俊达看上,尤俊达有心劫皇纲,此时正在招募英雄。程咬金为人爽利

  • 灭突厥、踏葱岭、平百济、伐高丽,年逾花甲苏定方究竟有多猛多刚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苏定方

    “捐躯殉国之志,冒流镝而逾坚;轻生重义之心,蹈前锋而难夺。心悬冰镜,鬼神无以蔽其形;质过松筠,风霜不能改其色。”这,就是碑文上记载的大唐名将苏定方。649年7月,唐太宗李世民年仅51岁就去世了。见天可汗一死,唐朝周边原先拱手臣服的势力,都有些蠢蠢欲动。其中西突厥阿史那贺鲁部落便借机反叛,击败了草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