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瑀:一代风流相,三朝皇室缘

萧瑀:一代风流相,三朝皇室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公子讲史 访问量:596 更新时间:2023/12/22 9:07:37

千古兴亡,楼起楼塌。自古被冠以“三朝元老”称号的人物多德高望重,这里的朝,指的是在位的皇帝。而隋唐之时,有位名臣历经三个朝代,一生风流磊落,正直不阿,载沉载浮,结缘了三朝皇家帝王,见证了天下两度动荡复一统,他便是唐朝宋国公萧瑀。

萧瑀祖上是南朝梁皇室萧氏,梁武帝萧衍开创梁朝,至梁明帝萧岿。萧瑀为萧岿第七子,梁靖帝萧琮是他的兄长,他还有一位姐姐,就是《隋唐演义》中风流动天下的隋炀帝皇后萧美娘。

开皇七年,作为晋王杨广妻子萧妃的娘家人,萧瑀也跟着出仕隋朝。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也很看重这个优秀的萧家后裔,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他。这样,在隋炀帝杨广篡权称帝后,萧瑀不但有了国舅身份,同时也是皇帝杨广的表妹夫,是正牌的皇亲国戚。而萧瑀性情骄傲刚直,屡次对杨广兴兵直面批评。就这样,与杨广亲如一家的萧瑀也成为为数不多的,对杨广穷兵黩武,骄奢淫逸敢于犯颜直谏而杨广又舍不得杀的大臣。

而唐公李渊与杨广也是姨表亲的兄弟,最后还是趁着天下大乱之际,造了表亲的反,建立唐朝。作为同样是表妹夫的萧瑀,李渊更看重他前朝帝胄的尊贵身份和优秀的行政能力,故动之以情,请他又出仕唐朝。于是萧瑀摇身一变,又成了唐朝的光禄大夫、户部尚书,真实羡煞多少仰望青云的臣子。

也许在萧瑀心目中,一直存有梁朝帝胄的情结,自己又是一股我行我素的拗脾气,是以从来自认为不管是隋朝杨家还是唐朝李家,自己都不矮于他们,也就不存在贰臣反复者的心理负担。对于李渊,他也是本色不改,依旧诤言谏上,明确指出武德朝李渊颁布敕令前后相乖的弊病,也多次弄得李渊很没面子。但为了显示自己新王朝开国皇帝的气度,李渊总要做得比前朝亡国之君包容一些嘛。

有人说,萧瑀就像是李渊身边的魏征,恰如其分。

然即便如此,上天不会把好运气永远给一个人。萧瑀到了李世民的贞观一朝,已经是老臣。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须知唐太宗李世民上位是靠着玄武门兵变的余威,逼迫自己的父皇李渊“禅位”的,自有从“天策府”时期就一起打拼的老班底,更有太宗自己为自己选的一面“镜子”,即曾为隐太子李建成的近臣魏征,因而萧瑀的存在就显得多余而又格格不入。作为前朝皇帝的亲信,他的荣宠也就如日西山了。

人的一辈子真的不能太顺利。在贞观朝,萧瑀真正体会到了人生大起大落——六次被罢免相位,即便是心理素质好的人,遭遇这样巨大的落差,也难免郁郁不平吧。在此期间,他分别与前朝旧臣陈叔达、当朝名将李靖、太子李承乾以及诸多贞观后起之秀发生或大或小的矛盾冲突,但从未徇私废法。当然,最严重的也是最本质的,还是他与唐太宗李世民权威上的冲突。他毕竟不是李世民亲自选的镜子。

萧瑀与魏征,一个是帝胄,一个是寒门,行事为人反倒像是镜里镜外,是同类人。

而李世民能容得下魏征对自己指指点点,是因为魏征的一切是他赐予的,他可以从内心去俯视这位诤臣,并安慰自己:“得了,国有诤臣国不亡。”但对于成名得势太久,又提出过拥立自己即位的萧瑀,他无法体验作为皇帝俯视对方的优越感,所以从感情上,他更讨厌萧瑀这个老家伙。

当国家还太不稳定时,萧瑀的刚直刻板还有些价值;而当国家各项职能步入正轨后,自恃帝胄的萧瑀也就很难再遇到对他买账的人了。所以,人的出身资历固然能成为他的优势,但有时也难免会成为他的绊索,局限了他的格局。

但不管怎么说,这位历经沧桑的老臣活过了古稀之年,始终还是保持着帝胄名门的风骨,正应了那句话,“是真名士自风流”吧。萧瑀去世后,谥号“贞褊”。贞,使其起;褊,主其落。很贴切地概括了他的性格。

有趣的是,《西游记》中曾有一片段,说的是观世音菩萨到大唐寻访取经人,化身成一疥癞老僧,在“推销”他的宝物:锦镧袈裟和宝锡禅杖,直接标价七千两银子。过路僧俗都不识货,更有讥嘲者。萧瑀碰到了老僧却不以貌取人,很耐心地询问了宝物的来源,并备言主上唐太宗李世民敬因畏果,请玄奘法师宏讲佛法,这才引出了观音菩萨点化金蝉子转世的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想必作者应是知晓萧瑀祖上尊崇佛教的来历吧,也是对这位名臣的一种肯定,才特意为他安排了和观音菩萨的巧遇。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唐太宗毕竟一代明君,以诗赞扬萧瑀的风骨,最终还是将他的牌位供在凌烟阁,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作者:行云织梦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萧瑀

更多文章

  • 武惠妃VS杨贵妃,这一对婆媳,唐玄宗最爱哪一个?结果非你所愿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武惠妃

    在多情皇帝李隆基的眼里,有两位妃子在他的生命中至关重要,一个是开元年间宠幸的武惠妃,一个是在天宝之后达到专宠的杨贵妃。很多人都会有八卦之心,常常会想到底他最爱哪一个呢?一个是前期的宠妃,另外一个是后期的宠妃,她们两个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不同阶段,至于到底是哪一位,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评判吧!武惠妃是女皇武曌

  • 50万请盗墓专家炸出盗洞,发现27吨国宝,武惠妃墓被洗劫一空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武惠妃

    陕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王公贵族的墓地。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有很多人依靠挖掘古墓发家致富,不过这种行为并不值得提倡,国家很早以前就做出相关规定,任何私自挖掘古墓的人,都要遭到相应的惩罚,没有任何侥幸可言。即便如此,盗墓的事情还是频频发生,曾经有人花50万请盗墓专家炸出盗洞,一共挖出

  • 盗墓团伙将武惠妃26吨重的石椁卖往海外,主犯如何走上盗墓不归路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武惠妃

    武惠妃(699年-737年),字落衡, 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武则天的侄孙女,恒安王武攸止之女,母为郑国夫人杨氏。武惠妃为玄宗生育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武惠妃死后,唐玄宗非常伤心,追封她为皇后,谥号贞顺,史称贞顺皇后,安葬在敬陵,并立庙祭祀。武惠妃是大唐王朝的一个关键节点人

  • 武惠妃有何魅力成为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她为何要陷害唐玄宗三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川妹美食标签:武惠妃

    提起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一般人都会想到杨贵妃,其实,在杨贵妃入宫之前,还有一位妃子在唐玄宗的后宫独领风骚二十年,她差一点被李隆基册封为皇后。后来的杨贵妃得宠归得宠,可李隆基却从未动过立她为后的念头,甚至有人猜,李隆基后来宠幸杨贵妃,只不过把杨贵妃当成这个妃子的的化身。她是谁呢?她就是为李隆基生

  • 唐玄宗有三大宠妃,除了杨贵妃和武惠妃,还有一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武惠妃

    现在一提起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大家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人便是杨贵妃。除了因为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还在于她与李隆基的特殊关系。也正因为如此,二人的风流韵事才能代代流传。而在杨贵妃之前,唐玄宗其实还有两大宠妃。一个是寿王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另一个便是擅长诗词歌舞的梅妃。武惠妃在杨贵妃入宫之前已逝,

  • 西安出土武惠妃之墓,稀世国宝被卖到了国外,如今终于归还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武惠妃

    我国壁画艺术历史悠久,在著名的四大名窟内可以欣赏到古人的艺术作品,其技艺之高令人羡慕。我国壁画艺术最为鼎盛的时期当属唐代,当时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壁画的创作已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不过因时代的变迁和战争的破坏,大量珍贵的壁画艺术荡然无存,这些壁画一旦被发现,将成为我国珍贵的一级文物。前段时间,警方破获一

  • 武惠妃告诉太子宫里进贼,太子入宫救父亲,唐玄宗:废为庶人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武惠妃

    《新唐书》记载了一则唐玄宗时期,因他宠爱后妃,发生的后妃专权阴谋害死太子李瑛的事情:惠妃使人诡召太子、二王,曰:“宫中有贼,请介以入。”太子从之。妃白帝曰:“太子、二王谋反,甲而来。”帝使中人视之,如言,遽召宰相林甫议,答曰:“陛下家事,非臣所宜豫。”帝意决,乃诏:“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同恶均罪,

  • 皇帝宠妃谋害太子成功后,却被太子的幽魂吓死,她就是武惠妃

    历史人物编辑:辰辰历史标签:武惠妃

    说起唐玄宗的武惠妃,倒是一位非常出名的人物,她还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杨贵妃的婆婆,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 武惠妃跟她的儿媳杨贵妃一样有倾城美色,也象她的姑祖母武则天一样工于心计、狡猾狠毒,可是她却没有武则天的超人情商。武惠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当太子,害死太子李瑛及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可后来她也不

  • 转世奇闻:皇后被武则天害死,投胎到她的侄女武惠妃家

    历史人物编辑:程洁旅游攻略标签:武惠妃

    转世,相信很多人对这个词汇都不陌生,甚至翻阅资料就能发现很多关于现代转世的传闻,可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对此不太相信,但是呢,这里还是要说一则关于古代转世的故事,这件事还是发生在宫廷之内。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唐高宗的原配王皇后,此女温柔贤惠,加上她背后的关陇集团支持,本可以稳居后位,可偏偏她遇上了武则天,

  • 宫斗高手武惠妃,“一日害三王”,她最终的结局怎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武惠妃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太子李瑛和皇子李瑶、李琚入宫,身披铠甲,手拿利器,骑着战马匆匆往皇宫赶去。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正跌进一个阴谋的漩涡,死神在向他们一步步逼近。而为他们设这个死局的正是后宫中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他们的庶母——武惠妃。这天他们突然接到惠妃一道密令:皇宫内有大批贼人闯入,速来救驾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