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惠妃并非惊吓而死,死因或许与争夺太子位有关

武惠妃并非惊吓而死,死因或许与争夺太子位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上的拐点 访问量:4632 更新时间:2023/12/22 14:39:44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宠爱过不少女人,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杨贵妃。很少有人知道,在杨贵妃之前李隆基最宠爱的女人是武惠妃。史料文献记载,他对武惠妃的宠爱程度完全不在之后出现的杨贵妃之下,可谓是言听计从。因此武惠妃在后宫享受着超规格的待遇,名义上虽为妃嫔,却享受着皇后规制和待遇。李隆基甚至听信武惠妃的谗言,废除了结发妻子王皇后,还处死了太子李瑛。然而武惠妃用尽手段却没有得到好的下场,既没有登上皇后之位,也没能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当上太子,落得个惊吓而死的结局。

关于武惠妃之死,史书上写得很神奇,就像是小说中的情节。按照史料记载,武惠妃是遇到鬼魂索命,惊吓而死的。而这索命的鬼魂便是被她构陷而死的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据说这三兄弟被武惠妃构陷而死后,武惠妃便整日做噩梦,梦见这三兄弟的鬼魂索命。她找了巫师做法,将这三兄弟改葬。可这么做不但没有效果,最后竟然将自己吓死,享年只有三十八岁。中国古代史中常常有这样奇葩的内容,很多人都认为是作者牵强附会所做,并没有太在意。但从武惠妃死后唐玄宗的反应看,却又让人觉得疑点丛丛。

武惠妃是女皇帝武则天的侄孙女,恒定王武攸止的女儿。由于武攸止早逝,所以她很早就送入宫中养育。武惠妃长大后受到李隆基的宠爱,因为她是武三思的侄女,所以在开元初年朝廷反对武氏弊政的风气下只能被封为婕妤。他为唐玄宗生了四子三女,在宫中地位极高,后来被晋升为惠妃,享受皇后的待遇。武惠妃是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利用李隆基对他的宠爱大肆的诽谤王皇后和太子李瑛,目的就是夺取后宫的大权。她索要的不仅仅是皇后的地位,也想扶持儿子李瑁接替太子之位。为此她还暗中与李林甫来往,帮助其当上朝廷的宰相。

关于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之死,是武惠妃一手构陷的大冤案。当时武惠妃要扶持自己的儿子李瑁当太子,于是就向李隆基进谗言,诽谤李瑛兄弟结党营私,以达到废太子的目的。好在朝中以宰相张九龄为首的大臣出面阻止,武惠妃废太子的阴谋才没能实现。张九龄被罢相后,李林甫在武惠妃的帮助下当了宰相,两人配合起来构陷李瑛兄弟。武惠妃设计派人去召李瑛兄弟三人入宫,说是宫中有贼,想请他们帮忙,而他们也答应了。然后她又向李隆基告状,生成太子谋反,穿铁甲进宫了。

李隆基派人追查此事,发现事情如武惠妃所说,便找李林甫商议。在李林甫的怂恿下,李隆基将李瑛兄弟三人贬为庶人,赐死了李瑛的大舅哥薛锈。事后不久,李瑛兄弟三人遇害身死,朝廷内外感到非常震惊。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瑛兄弟三人死了没多久,武惠妃就开始陷入了鬼魂索命的旋涡之中。很快她就在这个事情中一病不起,最后惊吓而死。虽然史书上写了鬼魂索命这个事情,但这种奇葩的记录,读史书的人一般不会当真。但正值壮年,而且平常一贯健康的武惠妃突然去世,的确让很多人感到非常意外。

关于武惠妃的死因,历代学者都有不同的猜测。从史料记载来看,她去世后李隆基的态度实在让人生疑。李隆基在武惠妃去世后表现得异常悲痛,并且追封她为贞顺皇后。按照李隆基一贯对武惠妃的宠爱,这算是比较正常的操作。但是在武惠妃葬礼的设置上,却没有按照皇后礼仪,仍旧以嫔妃的礼仪下葬。这就非常不合情理了,因为武惠妃活着时虽然不是皇后,但却是享受皇后礼仪待遇的。既然她已经被追封为皇后了,为何礼仪反而降低了呢?为此,李隆基的长子李琮专门请示用皇后礼仪,但李隆基却没有允许。

除此之外,李隆基在武惠妃去世后对寿王李瑁的宠爱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武惠妃在世时,李隆基爱屋及乌,对李瑁非常宠爱。在李瑛被废除之前,李隆基的儿子中,李瑁的地位仅次于李瑛和李琮,是太子地位有力的挑战者。而李琮又是庶长子,没有被立为太子的机会,所以李瑁子凭母贵,对李瑛的太子位有着很强的威胁。可武惠妃去世后,李瑁不但没有能顺利被立为太子,就连老婆都没能保住。他老婆杨氏被李隆基强行纳为嫔妃,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杨贵妃。从李隆基的这个操作看,他对武惠妃的宠爱显然虚情假意的。

有了上述的两个疑点,那就必要对武惠妃之死产生怀疑。毕竟鬼魂索命的说法太过离奇,李隆基对武惠妃态度的大转变,也许包含着不可明说的原因。从太子继承者的变迁来看,李隆基拒绝了李林甫推荐的李瑁,改立第三子李亨为皇太子,显然是已经抛弃了与武惠妃的山盟海誓。

从武惠妃去世前的手段来看,她对皇后和太子之位是野心勃勃的。其背后不仅有武氏外戚的势力支持,而且还能得到了宰相李林甫的投靠。即便武惠妃去世后,李林甫仍旧按照盟约推举李瑁为太子,这说明当时太子之争是非常激烈的。以武惠妃强势的性格,在这方面得罪李隆基也不是不可能。

西汉时候就有栗姬为了皇后和太子之位与汉景帝刘争吵,最终不但即将到手的皇后之位丢了,还连累了自己的儿子。武惠妃的情况与栗姬非常相似,对皇后和太子之位也都是十拿九稳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她难免得意忘形,再加上武氏外戚的背后怂恿,一时出错得罪李隆基的可能性不小。而这种后宫之中的争吵向来对外是秘而不宣的,而且李隆基在废王皇后时便有过泄密的问题,所以这种事情肯定会被压下来。事后李隆基也有很多手段处理武惠妃,使其用合适的方式死去,这在古代历史中也是很常见的。

从当时朝廷围绕着李瑛去世后留下的太子位斗争的形势看,这种可能性是非常高的。从侧面来分析,李隆基的目的很可能是利用武惠妃身后的武氏外戚对付朝中张九龄等大臣,扩大皇权对朝政的掌控力度。但他可能并没有立武惠妃为皇后,然后立李瑁为太子的想法。否则在王皇后被废的十余年中,为何一直不立武惠妃为皇后?虽然史书上认为他是因为太子李瑛和朝中大臣的反对,可从他没有主动进行操作来看,显然是缺少意愿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李隆基对武惠妃多是利用的想法,而没有真正立后的意图。

站在武惠妃的角度,对于李隆基这种模棱两可的操作可能会有怨言,甚至依仗武氏外戚的势力施压,两人也会因此而产生矛盾。这种矛盾的爆发,加上驱逐张九龄等老臣的目的已经达到,李隆基很可能选择过河拆桥的抛弃武惠妃。毕竟当初王皇后也是帮他登上皇帝位的重要帮手之一,他说废后也就废后了,丝毫没有顾忌多年的夫妻感情和共患难的恩情。相对于王皇后,李隆基和武惠妃的感情更淡漠,两人几乎就是情爱和利用的关系。李隆基能抛弃王皇后,再抛弃武惠妃也是很有可能的。他还给武惠妃留着皇后名号,算是对武氏外戚的安抚了。

综上所述,武惠妃之死很可能是唐玄宗李隆基暗中安排赐死的,被鬼魂索命惊吓而死的说法只是搪塞外界的话术。李隆基和武惠妃之间更多的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政治上出现矛盾而产生冲突的可能性极大。这种冲突让李隆基过河拆桥,然后杀人灭口的可能性也很大。毕竟李隆基的私德在历史上向来不好,废后、杀子、娶媳等事情都干得出来,弄死武惠妃也是很正常的。只是武惠妃没想到李隆基如此心狠手辣,也高估了自己身后武氏外戚的影响力,最终没得到好的下场。这也说明了伴君如伴虎的古训,是多么的正确,古人诚不我欺。

标签: 武惠妃

更多文章

  • 萧淑妃临死前说了这样一句话,令武则天怕了一辈子,为此常留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萧淑妃

    导读:萧淑妃(?-655年11月27日),唐高宗李治的妃嫔,南朝士族兰陵萧氏望族,齐梁皇室后裔,生许王李素节、义阳公主、高安公主。高宗李治为太子时,萧氏为良娣。唐高宗登基之后,晋为淑妃,宠冠后宫。后在与武则天的宫廷斗争中失败,被废为庶人,关押在暗室,被武则天砍去手足,浸泡在酒缸中,最终被折磨而死。萧

  • 一身媚骨变醉骨,占尽先机的萧淑妃为何会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萧淑妃

    中国封建王朝大都是男人的天下,唯一涌现的一代女皇就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媚娘,可是在武媚娘受宠之前,李治曾专宠过一位女子萧淑妃,她为李治生下过一子两女,可以说是占尽了先机,但是最终却败给了武媚娘,还被残忍的做成了“骨醉”。她临死前的一句话困扰了武媚娘一生,还吓得她不敢居住长安,迁都洛阳,可见她们两人之

  • 萧淑妃争宠失败后,被武则天做成人彘,那她的一子两女怎么样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萧淑妃

    后宫争宠几乎是每个朝代都有的事情,有时候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男人的战场,因此才会有那么多宫斗剧。其中争宠情况最惨烈的大概就是李治的后宫了。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李治爱上了他的庶母武则天。武则天先后打败了萧淑妃和王皇后,并且将她们做成了人彘,不久之后就死了。那么武则天是怎么对待萧淑妃的一子两女的呢?这里

  • 萧淑妃死前大骂30个字,让武则天惶恐不安,一辈子害怕一种小动物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萧淑妃

    导读:萧淑妃死前大骂30个字,让武则天惶恐不安,一辈子害怕一种小动物文/以史论今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做事手辣,对人冷血无情。大多和她作对的人都无力抵抗,下场凄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权在握的人物,却十分害怕一种小动物,和萧淑妃死前大骂30个字有关。这件事要追溯到武则天还是才人的时候

  • 聪明反被聪明误,为灭萧淑妃的威风却又迎来武媚娘,王后结局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矛舍品史标签:萧淑妃

    文 底层史观 创作于4月21日要是说起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是哪一个?相信可能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的说出李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就将他的幼子幼女直接接到了自己身边抚养,这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毕竟任何一个皇帝他所要处理的事务非常多,也就无暇顾及儿女的教育,基本上都会让皇后来处

  • 武则天下令不准养猫,不是她不喜欢,而是因为萧淑妃死前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萧淑妃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武则天,王皇后是唐高宗李治的正官皇后,乃是高宗即位后所立。高宗立王氏为皇后的同时,又封其父王仁祐为魏国公,封其母柳氏为魏国夫人。因高宗即位三年,王皇后也没有给他生儿子,于是高宗转而去宠爱萧良娣,封她为淑妃。萧淑妃美丽出众,又为高宗生下一子,因此便得专房之宠。高宗封其子为雍王。王皇后受

  • 武则天真的把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嫁给目不识丁的侍卫了么?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萧淑妃

    在唐高宗李治即位初期,后宫中最受宠的是萧淑妃,就连王皇后都无法和她争锋,可惜后来出了个武则天,直接将李治的宠爱全都抢了过去。图|萧淑妃(影视剧照)萧淑妃不甘失宠,于是联合王皇后向武则天发动了“争宠大战”,可惜最终还是败在了武则天手中,不仅自己香消玉殒,还连累两个女儿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被囚禁在了掖廷。

  • 萧淑妃之女高安公主虽没荣华富贵,但在李治女儿中命运相当幸运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萧淑妃

    李治即唐高宗,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高宗还在废立皇后问题上坚持自己的主张,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扰。显庆五年(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状况不佳,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想必大家都知道

  • 萧淑妃死前说了一句话,武则天到死都不能释怀,越想越气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萧淑妃

    宫斗这个词说起来就代表着腥风血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电视中演出的都是被美化过的,真实的宫斗都是胜者王,败者亡。有的时候,还会死的特别惨,比如戚夫人,就是败给了吕后,最后她的下场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皇帝总是薄情的,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所以后宫里的女人只能靠自己,要是想给儿子博个好前程,就更要与

  • 萧淑妃已成阶下囚,武则天为何还要把她做成人彘细思极恐

    历史人物编辑:李璐璐说历史标签:萧淑妃

    萧淑妃已成阶下囚,武则天为何还要把她做成人彘?细思极恐萧淑妃有张狂的资本。她有良好的家世,漂亮的容貌,聪慧的头脑。凭着这些,她得宠多年,并生了一子二女。但她的得宠终结在了武媚娘再次进宫后。皇后与萧淑妃多年的争斗,没占过上风。当她知道皇帝丈夫喜欢的是先皇的昭仪武媚娘后,竟鬼使神差的替皇帝把她迎进了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