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唐朝著名的历算家,出生在一个小县吏的家庭,由于父亲是道士,还写了一部天文学的著作,他自幼便对天文学非常感兴趣,经常观测天象。
公元627年,25岁的李淳风上疏唐太宗李世民(626年继位),针对当时正在使用的历法《戊寅元历》提出了18条修改意见。李淳风的意见在朝堂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官员、学者都纷纷议论,《戊寅元历》的编制者傅仁均不可避免地被牵扯进来。
傅仁均是当时非常有名望的天文学家、也是历算领域的权威,《戊寅元历》是受先帝李渊之托编制并全国颁行。现在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竟然出来“挑衅”,那傅仁均为什么不做掉李淳风以维护自己的权威呢?
根据当时的情形,结合傅仁均编制《戊寅元历》的过程以及《戊寅元历》的推行情况来看,有四个原因:
一、李世民重视建言,还采纳了七条
李淳风针对《戊寅元历》的18条意见,李世民收到后非常重视,虽然朝堂上议论纷纷,还有不少人同意李淳风的意见,但李世民并没有随意拒绝或采纳,而是指派大理寺崔善为考察研究。皇上都已经知晓了李淳风的意见,傅仁均若做掉李淳风,显然太明显。另外,李淳风的意见还被采纳了7条,说明李世民是认可的,这时收拾李淳风,就是在针对皇上。
二、李淳风是李世民的人,17岁开始就相随
李淳风在17岁时,经人推荐就到李世民身边做事,后随李世民参加反隋兴唐起义,一直在李世民身边做谋士,到公元626年李世民继位,跟随有9年时间,且李淳风和李世民是同龄人,李世民对李淳风算是知根知底。
傅仁均现若对李淳风动手,也就是在动太岁头上的土,纵然这时的李淳风什么官职也没有,毕竟是李世民身边的人,另外这时李世民刚登上皇位,动他的人,就是在谋反。
三、辩驳《戊寅元历》人很多
《戊寅元历》是傅仁均在总结前人历法的基础上编制的,在全国正式采用后的第二年,多次对日月食的测报就不准。李渊时,中书令就上书奏表了《戊寅元历》的差错、太史丞也驳斥了《戊寅元历》。李世民时,在李淳风之前就已有人驳斥《戊寅元历》。这时李淳风给《戊寅元历》提了意见,对于傅仁均来说已经见怪不怪,该辩驳就辩驳,没有必要杀人灭口。
四、傅仁均没有杀人的能力
傅仁均之前是做道士的,李渊时被推荐来编制《戊寅元历》,公元619年历法推行,他被授官员外散骑常侍,编外顾问之类的人员。在李淳风第一次提意见后,他才逐步做到太史令。况且皇帝都变了,朝堂的人员结构也调动了,对于一个文官、从道士转来人的人、编外顾问、前朝老臣来说,要做掉一个人还是不容易。
综合当时的情况来看,傅仁均是没有能力除掉25岁的李淳风,更重要应该是没有必要除掉。都是历算家,历法是总结、观测、推算、修订而来,傅仁均对此一定很清楚。别人的意见,他当然需要重视并反驳,以显示自己的权威,但完全没有必要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