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人不是牲畜,不需要名种名血,隋朝名将罗艺的这番话还适用吗?

人不是牲畜,不需要名种名血,隋朝名将罗艺的这番话还适用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十一史话 访问量:496 更新时间:2023/12/8 0:13:20

隋书之中曾经说了这样一段故事,故事之中还是隋文帝年间的时候,汉人皇帝杨坚第一次的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乱世局面,似乎要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到了开皇二年的时候,北方的突厥人看到隋朝刚刚立国不久,就带着大军来犯,而隋初名将也是在这个时候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

隋朝立国之战

说到唐朝立国之战的时候,很多人都清楚是李世民带着十万人马立于渭水之畔直接与突厥可汗进行战略对峙,最后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拖延时间的合约,为以后唐朝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实力积累了三年的时间,这也才有了后面唐灭突厥之战。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之上最为辉煌鼎盛的一个朝代,说到他们的历史经典故事,大家都是信手拈来,但说到隋朝立国之战的时候,很多人应该就不是很清楚了,因为传统历史观念的局限性使得我们任何人对于这样一个短命王朝都是提不起多大兴趣的。

隋朝立国之战发生在开皇二年,那个时候的隋朝刚刚立国不久,国内之中很多战乱都还没有平定,但这个时候的突厥人却直接就带着40万兵马扣关,企图直接将隋朝掐灭在萌芽之中,那个时候的突厥人将北方西北的武威、金城、天水等地方都抢夺成了一片白地。

到第二年开春的时候,隋朝大将军杨爽带着皇命北上,12万大军分为七路兵马,在今天呼和浩特一带赌住了突厥人,突厥可汗沙钵略40万兵马就直接对上了,那个时候杨爽大将军12万人马因为分兵的原因都不在这附近,手中真正的人数只有区区的2万人而已。

不要说2万人对战40万突厥骑兵了,就算是12万人都来齐了对战,中国历史之中的名将也没有几个人敢说可以打赢这一场战争。这个时候隋朝军队之中比较稳重的老将都建议先撤退,等到大军回合之后才有一战之力,但这个时候的杨爽就偏偏不愿意堕了大隋的威风,以2万人硬刚突厥40万骑兵。

这个时候的罗艺还只是一个百夫长的角色,在两万人之中一点都不起眼,但他一直都是冲在最前面,突厥人40万万箭齐发,光是前军就直接被射杀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罗艺靠着骑术高超,连续更换了两匹战马,这才冲击到了突厥核心战斗层之中。也就是这个时候,一个寒门子弟的崛起故事开始了。

人才不需要名种名血

罗艺跟随隋军之中最为精锐的5000铁骑精锐直接就冲杀到了突厥可汗的面前,将突厥人都给吓到了,见过勇猛无敌的人,但没有见过这样不要命的人,那个时候的隋朝军队就是以这5000铁骑为刀锋,杀的突厥人40万大军溃不成军。突厥人连续败退,尸体横陈三十多里。

从这一战之后,突厥人上万人的进攻从来都不敢直接和隋朝军队正面作战了,而主帅卫王杨爽也一下子成为了大隋年轻男儿的偶像,就算是许多一辈子以读书考取功名为志向的寒门子弟也知道了那句话:“功名但在马上取”,如果你以为战斗精彩之处到这里就结束了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卫王杨爽是隋文帝杨坚的儿子,和隋炀帝杨广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从14岁的时候就开始独自领军作战,到之后六年的时间打遍整个中原都没有遇到对手,在20岁的时候北上讨伐突厥,以弱势兵力12万人之中的2万人对战突厥40万取得胜利,24岁的时候征服突厥各部,从此不敢闻其名。

卫王杨爽人生之中最为精彩的时候莫过于对战突厥40万人这一次,而这一次遇到的罗艺也恰好是人生的巅峰时刻。哪一年的杨爽只有20岁,而罗艺的年纪更小,只有17岁。当时罗艺得胜归来,全身都插满了箭头,根本没有办法脱下盔甲。

这个时候是大将军杨爽亲自为罗艺倒酒喝,一边喝酒一边让人取下箭头,每取下来一根箭头,就赏赐一杯酒,等到身上的箭头都取下来了,罗艺喝酒也直接醉倒在地,整个过程没有喊过一声痛,从这一战结束之后,罗艺直接晋升为了正四品的虎噴中郎将。

正四品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大概相当于今天某个军区的第二把手的样子,整个隋朝有这等官职的武将不超过30人。其中绝大部分又都是被世家大族的子弟把持着,罗艺这样一个出身寒门的子弟能够获得这等升迁,实在是让人惊讶,有人问到他寒门与世家的区别的时候,罗艺不屑的回答说:“人不是牲畜,不需要名种名血”。

结语

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国家政治大部分都是被世家大族把持着的,寒门子弟根本就没有出头之人,即使能够做官也都是五品以下的样子工程,你看那满朝的公卿将相,哪一个人的祖上不是世代豪门?哪一个的祖上不是皇亲国戚呢?

世代虽然过去了一千多年,但罗艺说过的这句话放到今天依旧是很实用的,因为到今天我们很多人寒窗苦读十几年难道就真的抵得过别人家几代人的经营吗?即使我知道不一定抵得过,但我依旧要说一句:“人才不是牲畜,不需要名种名血”。

标签: 罗艺

更多文章

  • 真实的罗艺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李世民称帝后,他要举兵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罗艺

    罗艺死得多少有点冤。他本来是位选边站的高手,所以不论是隋炀帝杨广在位还是唐高祖李渊称王,他都能混得如鱼得水。不过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他对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人的判断,却出现了致命的失误。真实的罗艺并没有秦琼这门亲戚,也没有“天下第七条好汉”罗成这个儿子,但他的确出身于官宦家庭,老爸是隋朝的监门将军,职

  • 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后,幽州总管、燕王罗艺为何却要举兵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历知久事标签:罗艺

    罗艺骁勇善战,凭借自己的才能,做到了“幽州总管”。在归顺唐朝之后,更是被赐李姓,获封燕王,位极人臣。原本雄踞一方、位高权重的罗艺,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却举兵造反,完全是自己把自己给逼上了绝路。罗艺,在《隋唐演义》等小说中可是大名鼎鼎。他还有一个儿子罗成,长相帅气,武艺高强,只可惜是虚构的。而且,历史上

  • 「棒球人生」罗艺:与棒球一同成长,把这份热爱传递给更多人

    历史人物编辑:阿丽耶玉素甫标签:罗艺

    不久前结束的上海曦照女子棒球赛中,上海橘子女子棒球队三战全胜,超出了业余棒球圈不少人的预计。在这三场比赛中,橘子的三棒中心击球员都是10号罗艺,她同时还扮演了所有比赛关门投手的角色,三次拿下漂亮的再见三振。如此精彩的表现和罗艺的资历分不开,虽然大学才毕业,罗艺的球龄比起不少打球很久的人都要长。出身上

  • 罗艺手下一大将,归顺唐朝后差点杀掉李世民全家,却反而当了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罗艺

    一、罗艺手下大将隋唐年间的罗艺是一牛人,统领幽州时揍惨过突厥,打败过窦建德。尤其是传说中,他手下有一支让人闻风丧胆的特种部队,叫燕云十八骑,横扫四方无败绩,所过之处“寸草不留”,但,这却是假的。不过,在罗艺手下却有一对兄弟大将,其恐怖战力丝毫不亚于“燕云十八骑”,这是真的!这对兄弟,哥哥叫薛万钧,弟

  •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要举兵造反?两人到底有何渊源?

    历史人物编辑:元尔说美食标签:罗艺

    罗艺是罗成的爹,家族传下来的兵器是一杆所向披靡的滚银枪,而且罗家枪法因为非常特别而且经典也被流传了下来。当时的罗艺因为家世显赫就被隋炀帝任命为了定北侯,镇守燕山,虽然那里贫瘠,但是罗艺也是燕山最大的官,后来,大隋被李世民带领的军队所灭,大隋改为大唐,李渊做了君主,罗艺因为功勋卓越也被归顺于大唐,但是

  • 诛罗艺、杀罗成,战罗通?苏定方:抓国王才是哥的菜,没空过家家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罗艺

    《说唐全传》里有这么一个人物:暗箭射杀罗艺;紫金关下引诱罗成入淤泥河中,致使他万箭穿心而死;之后陷害罗通,为罗通掏心而死。说起苏定方,多少人嗤之以鼻,这个与罗家三代有深仇大恨的人,已经承受了千年冤屈了。小说与戏剧完全毁掉了他,其实,苏定方不是大反派,而是唐王朝的灭国之剑。终其一生,苏定方覆灭三国,生

  • 比秦琼还猛的瓦岗好汉:横扫李绩罗艺,手下小弟后成“大唐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沈金林标签:罗艺

    一、比秦琼还猛的“汉东王”瓦岗好汉中谁最猛?不谈《隋唐演义》只说正史,无外乎这六个人。其一是秦琼,其二是单雄信,其三是徐世绩(李绩),其四是程咬金,其五是裴行俨,其六是罗士信。论知名度,秦琼排第一。论影响力,单雄信当仁不让。论成就,徐世绩只需甩出“大唐战神”这四个字,别人再不服气,也只能表示:没办法

  • 一代名将罗艺战功赫赫,他为什么会选择反叛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罗艺

    有些符号大家一提起就会想起中国,“唐人街”就是其他的一个代表。叫唐人街的因为是因为唐朝在海外影响很大,说起唐朝则不多说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引起万国来朝,被称为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发起“玄武门兵变”,直接改变了唐朝的历史,那么李建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一个说法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武略”上比

  • 李世民称帝后,“位比三公”的罗艺为何举兵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一画书画标签:罗艺

    贞观元年(627年)正月十七日,刚被李世民封为开府仪同三司、食实封一千二百户的名将罗艺造反了。他假称奉密敕,带着大队兵马朝长安城疾驰而去,途中还顺便占据了豳州。唐太宗李世民听到消息,立刻令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带兵讨伐。还没等朝廷大军赶到,罗艺就被自己手下的将领杨岌打得落荒而逃。他抛妻弃娃,带领数百名骑

  • 同样是“十八骑”,哪个最厉害?不是张飞,不是罗艺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罗艺

    中国古代有许多作战能力超强的部队,他们个个都以一当百,所向无敌,给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唐代玄甲军,岳飞的背嵬军,诸葛亮的无当飞军;戚继光的戚家军等。这种军队不会很多,但是也不会只有几十人。许多小说甚至史书上出现过一种“特种部队”,仅由十八人组成,这些十八人组成的特种部队,有多厉害呢?张飞的十八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