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淳风:唐朝天文学家、易学家,与袁天罡齐名

李淳风:唐朝天文学家、易学家,与袁天罡齐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蒋雅各 访问量:1479 更新时间:2024/1/9 14:33:33

唐王朝的时候,除了袁天罡的相术特别有名以外,还有一个人也是十分有名,那就是李淳风,两个人实力也是不相上下。

一、李淳风幼年就喜爱道家学说

602年,李淳风出生在岐州雍。他在小的时候,就特别的聪明好学,而且读书众多,因此对于天文学、历学以及数学方面的知识,也是有所研究。

李淳风的父亲叫李播,在隋朝的时候曾经担任过一个县衙的小官,后来选择了弃官当道士。

李播也是很有成就,像方志图十卷、《天文大象赋》都是其撰写的。

那么,作为李播的儿子,李淳风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是更加博览群书,在天文、地理和道家学说上面颇有研究。

611年,年仅九岁的李淳风就去南坨山的静云观元道长的门下学习。

二、李淳风崭露头角,被唐太宗李世民赏识

618年,唐太祖李渊建立起来唐王朝,而李世民也被也被封为秦王。

619年,17岁的李淳风学成归来回到了家乡,在李世民的好朋友刘文静的推荐下,李淳风开始担任秦王府而记室参军。

627年,25岁的李淳风对之前傅仁均所写的《戊寅元历》提出来有18条的意见,一下子引起来很多人的重视。

当时已经是唐太宗的李世民,采纳了其中的七条建议,于是任命李淳风为侍郎,到太史局担任官职。

李淳风在太史局可谓是一方面显示了才能,一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认真工作了40年。

三、李淳风一路上平步青云

李淳风在太史局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天文学和历法,十分有心得。

没过多久时间,就向唐太宗李世民表示,建议其应该改造新的浑天仪,唐太宗李世民大为支持。

633年,新的浑天仪终于造成了,那就是著名的铜铸浑天黄道仪。

这个新的浑天仪仍然是一个赤道式的装置,不过它除了可以测量那些赤经之间的差距以外,还可以对于黄经差和月球的经度差,虽然说测出来的黄道度并不是那么的准确,但是还是可以解决一部分的问题。

对于李淳风这个成就,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李淳风担任承务郎这个职位,并且还把浑天仪放在凝晖阁。

不仅如此,李淳风还又写了《法象志》,在里面详细地描写了古代浑天仪的发展和特点,还有自己这个新的浑天仪和之前浑天仪的差别。

641年,李淳风的官位也是达到了太常博士的职位,而且他还写了《天文》、《律历》、《五行》这三本书,同时还总结了那些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的详细。

648年,李淳风又被任命为了太史令一职。

有一次,李淳风在编写新历的时候,发现了初一的时候,将要出现日蚀,认为这个特别不吉利。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后,表示,如果不出现日蚀问他怎么处置自己。

李淳风说,如果没有出现日蚀,那么就甘愿受死。

结果,到了那一天,按照李淳风所说的时间,居然真的出现了日蚀,分毫不差,这让唐太宗李世民更加信服李淳风的研究了。

四、李淳风勇于追求真理

玄奘去取经归来以后,还引进了因明逻辑的新学说,而且这个时候,在佛门的那些著作当中,又写了玄奘在取经的路上,斩妖除魔,为此宗教的地位,在唐王朝越来越高,受到大家的重视。

655年,玄奘法师门下的栖玄法师把《因明入正理论》抄送给幼年的好朋友,并且还讥讽吕才。

吕才知道了以后,立马阅读了玄奘法师门下弟子对于因明的理解,并且还特意写了一本《因明注解立破》并且附上图解,没想到这个举动却被那些僧人们引起了攻击。

后来,柳宣和李淳风都同时拥护吕才,并且说明了双方的对立面区别,各有意见。

最终,唐高宗李治带着大家一起去慈恩寺,然后让僧人和吕才进行对峙,虽然最后以吕才失败而告终了,但是却反应了李淳风等人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

五、成就不断增加

656年,李淳风又获封了昌乐县,最为著名的是他还注释了《十部算经》,这个可谓是世界上最早的算学教材了,在中国、日本以及朝鲜都用了很多年,也成为了考核技术的一个重要的著作。

不仅如此,像著名的计算球体体积那个定律,就是依靠李淳风所注释的《九章算术》。

665年,李淳风又根据自己的观察,认为《戊寅元历》里面的很多知识都不太严谨,要求废除,然后重新编写一套新的律历,得到了唐高宗李治的大力支持。

李淳风根据《皇极历》,借鉴先进的方法去完成了新历,并且还进行了很快的应用起来,所以又被称作为《麟德历》,还传入了其他的国家。

不仅如此,李淳风还根据树木被风吹的状态,也是成功给风划分出来了8个等级,写了《乙巳占》,这本书可谓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一本专著了。

六、李淳风最终无疾而终

670年,李淳风去世,唐高宗李治被追复李淳风担任“太史令”一职。

标签: 李淳风

更多文章

  • 李淳风告诉唐太宗:今后将有女皇乱政。李世民为何不采取行动?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李淳风

    据《资治通鉴》记录,唐太宗李世民在去世前,当时的天象、民间传说均预测到将有女皇乱政,而且太史令李淳风更是精确算出时间与人员范围等细节,但李世民最终却未采取任何行动,这是为何?《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一、天象与流言,令李君羡丢命公元前648年,即李世民去世的前一年,太白星(金星)多次在白天出现,朝

  • 张子凡学李淳风走天道之路,却学了一个四不像,还害惨了林轩

    历史人物编辑:烽火动漫标签:李淳风

    画江湖之不良人第六季第三集已经播出了,而这一集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知道不妙,而这一集看完之后去评论区看了看,不出意外的里面的人气角色张子凡被群嘲了。那么张子凡为什么被群嘲呢?主要就是因为张子凡促成漠北和岐国谈判,很多人以为张子凡是站在岐国一边的,但没想到他却是站在漠北一边要女帝投降,投靠漠北投靠异族,

  • 李淳风墓真如《龙岭迷窟》那样机关重重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李淳风

    随着《龙岭迷窟》的热播,人们见识到了李淳风墓机关重重的一面,但真实的李淳风墓却并非如此。虽然李淳风的墓穴没有做到机关重重,但依然很防盗。为何编者要如此说呢?这是因为李淳风利用人们的逆向思维,为自己做了一座假墓,也就是所谓的衣冠冢。公元619年,李唐灭大隋建国,适时17岁的李淳风下山闯荡江湖。李淳风与

  • 袁天罡精通相术,李淳风天文历法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李淳风

    #袁天罡和李淳风是怎么死的#【作者】神木市特殊教育学校 杨宇2022年7月12日一、袁天纲工于相术,曾给武则天看相袁天纲(生卒年不详),益州成都人,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袁天纲少孤贫,在隋朝曾为资官令,入唐任火井令。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听闻其名声,征召入朝,并将他与西汉学者严君平相提并论

  • 不良人第六季完结,天罡传公布,时间线锁定,李淳风之死成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神猪说动漫标签:李淳风

    画江湖之不良人第六季第12集已经播出,这一集就是第六季的大结局了。对于第六季的完结,很多人都感到不舍,都希望官方能继续出,但是可惜第七季剧本都没写完,正片更没有开始正式制作,所以第七季大家只能多等一段时间了。不过也不必急着催更,因为现在画江湖之不良人第六季刚完结,官方就公布了他们精心制作的一部动漫电

  • 此生不悔入不良人李淳风

    历史人物编辑:木提搞笑标签:李淳风

    此生不悔入不良人李淳风此生不悔入不良人李淳风果然呐,本帅要死,得是自己求死才行啊!李淳风,你我都算错了,霸道如何,天道又如何,人算,终究不如天算。高祖,太宗,高宗,玄宗,代,德,顺,武,宣,懿,僖,昭,诸君。臣,尽力了!都说李星云是烂泥扶不上墙,但这血脉让他从小颠沛流离,吃过生肉受过屈辱,食不果腹的

  • 不良人:李淳风和袁天罡将限时返场,奥姑真实容貌曝光,漠北退兵

    历史人物编辑:小科记标签:李淳风

    本周更新的最新一话可谓是信息量颇多,结合第八话的剧情发展,小编估计下周更新的第九话,应该将围绕天道和霸道的争辩再次展开,不仅会让袁天罡和李淳风再次返场,而且打戏的精彩程度,我预测也将会像第四季拳拳到肉一般精彩高燃。首先这张子凡貌似深受轻伤,用手捂着右胸,想必是李大帅在入魔的情况下出手教训了子凡一顿,

  • 南渝先生:唐代风水宗师杨救贫 占星家李淳风 密宗传人僧一行

    历史人物编辑:南渝先生标签:李淳风

    杨筠松,唐代窦州人,著名风水宗师。他平时生活清俭,又怜贫扶弱,周济穷人,不遗余力,广受民间百姓的崇敬,称之为“救贫仙人”。杨筠松曾在朝为官,掌管灵台地理工作,官至金紫光禄大夫。黄巢攻入京城时,杨筠松与友人一起隐居昆仑山。之后云游山水,精研山川气势、形理,立论著说,授徒传艺,把风水术传至民间。关于杨筠

  • 历年李淳风林德卦成功诀窍

    历史人物编辑:高脚美酒标签:李淳风

    李淳风和袁天罡写了一本奇书《推背图》,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让后人继续研究。但由于流通顺序《推背图》的错误,导致很多人对本书的排序规则了解不多。根据此图及文字记载,我们发现李淳风是以后天八卦图中排列的64卦为一个循环,即按干、坎、艮、震、荀、离、坤、与兑组成一个六十四卦的循环。回归图,一年一卦,推理

  • 李淳风对袁天罡说:咱们墓地相邻,将来我的保不住,你的无人敢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李淳风

    俗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各位,坟墓这东西,整天待在那儿,那封土下的宝贝,其初衷是为了让逝者过上更好的日子。但是却总是诱惑着一批又一批的人,中国历史上盗墓从未停止,墓葬越久,被盗的概率越大。不过总有一些墓穴能够长眠千年,纹丝不动,神算子袁天罡之墓就是其中之一。据说当年李淳风和袁天罡二人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