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孩儿授业恩师竟然是弥勒佛?难怪他敢两次枪刺观音

红孩儿授业恩师竟然是弥勒佛?难怪他敢两次枪刺观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飞卿 访问量:1094 更新时间:2024/4/29 19:32:06

要说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最难对付的妖怪,小编看也就除了红孩儿莫属了。孙悟空被红孩儿三昧真火烧的差点一命归西,没办法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菩萨可谓做足了准备。她首先为了对付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装了满满一瓶子水,接着带了木叉前往。木叉乃菩萨亲传徒弟,称为护法惠岸行者,其实就是保镖。黑熊精没被收服之前珞珈山战斗力排第一。接着让木叉上天问李靖借了三十六把天罡刀。木叉走前问,师父用着几何?菩萨道,全副都要。李靖是十万天兵天将的首领,专职降妖伏魔,保卫天庭安全,所以这些天罡刀肯定威力不小。菩萨将天罡刀接在手中,抛将去念个咒语化作一座千叶莲台纵身上去,端坐中间。行者在旁暗笑道,这菩萨省使俭用。那莲花池里有五色宝莲台舍不得坐,却又问别人去借。

观音到了红孩儿的六百里钻头号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场,先将三百里远近地方,不许一个生灵在地。接着把净瓶水倒了出来,只见:漫过山头如海势,冲开石壁似汪洋。黑雾涨天全水气,沧波影日幌寒光。遍崖冲玉浪,满海长金莲。菩萨大展降魔法,袖中取出定身禅。化做落伽仙景界,真如南海一般般。秀蒲挺出昙花嫩,香草舒开贝叶鲜。紫竹几竿鹦鹉歇,青松数簇鹧鸪喧。万迭波涛连四野,只闻风吼水漫天。降服红孩儿是观音唯一一次在孙悟空面前完全展现实力的战斗,可谓不遗余力。观音把三百里号山用净瓶水洗成了自己的珞珈山。这都是为了下一步迷住红孩儿布置场景。

一切就绪,菩萨拔杨柳枝蘸甘露在孙悟空手心里写了一个迷字让他前去叫阵,并且专门叮嘱许败不许胜。孙悟空顺利完成诱敌深入的任务,红孩儿着了迷乱只情追赶,前走的如流星过度,后走的如弩箭离弦,结果进了观音精心布置的包围圈。红孩儿见了观音,说了一句名言,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然后刺了她一枪。观音扔下莲台就走,红孩儿意乱神迷,坐在莲台上玩耍,于是被观音用定身禅定住,木叉按下云头将降魔杵如筑墙一般筑了千百余下,那妖精穿通两腿刀尖出,血流成汪皮肉开,咬牙忍痛用手将刀乱拔。几经周折,红孩儿答应皈依观音。没想到刚脱身又刺了观音一枪。观音没办法使出杀手锏,用如来亲赐的金箍才把红孩儿收服了。

那么红孩儿的授业恩师是谁,怎么敢如此肆无忌惮的跟观音叫板呢。此人来头不小,正是如来佛的继承人东来佛祖弥勒佛。《华严经》记载,红孩儿出生后遍访名师,一共拜了五十三位师父,叫做五十三参,其中就有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四大菩萨。弥勒菩萨成佛之后,地藏王菩萨代替了他的位置成为四大菩萨之一,红孩儿则成为弥勒佛身边二童子之一,另一位童子就是黄眉童子,也叫黄眉老佛,专门负责司磬的。为什么说红孩儿最后跟了弥勒佛而不是其他菩萨呢,书中也有交代。西游记是一本逻辑严谨前后呼应一丝不乱的千古名著,其立意行文远超红楼水浒三国,应排四大名著之首。

红孩儿出场时驾着一朵红云,弥勒佛出场时驾着一朵彩云。西游记中的妖怪神仙一般来说交通工具都是云,妖怪一般是黑云,神仙一般是祥云,驾彩云红云的只有红孩儿和弥勒佛,可见二人颇有渊源。观音收服红孩儿时是在孙悟空手里写了个迷字,弥勒佛收服黄眉童子时是在孙悟空手中写了个禁字,可见红孩儿和黄眉童子颇有渊源。而且弥勒佛收服黄眉童子和观音菩萨收服红孩儿手法同出一辙,就是先制造场景,然后请君入瓮。观音制造了珞珈山,弥勒佛制造了一片西瓜地。弥勒佛是收服皈依已久的黄眉童子,所以过程简单,轻而易举。而观音是收服弥勒佛的弟子红孩儿,所以过程复杂,废了老鼻子劲。

那么红孩儿既然是弥勒佛的弟子,观音为啥敢收呢。原因有三。第一,红孩儿阻挠了如来西天取经大业,想吃唐僧,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观音是取经计划首席执行人,她可以从权处置。第二,红孩儿变成她的模样擒获猪八戒,这让她抓住了弥勒佛的把柄,使她下了收服红孩儿的决心。其实一开始她是不想去的,毕竟投鼠忌器。但是弥勒佛迟迟不去收服红孩儿,红孩儿又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主,一不小心真把唐僧吃了可就麻烦了。所以观音硬着头皮只好去收。第三,她收服红孩儿用的是如来佛的金箍,这是如来亲赐降魔法器。据观音说,金箍一旦戴上就脱不下来,除非如来亲自摘。而弥勒佛是不好意思也不敢去找如来给红孩儿摘箍儿的。这就叫借钟馗打鬼。

那么弥勒佛为啥要派红孩儿阻挠取经团西行甚至要吃唐僧肉呢,就是想东传自己的弥勒经。后来他还派黄眉童子带了自己全部家当下界拦住取经团,想要代替孙悟空前去西天取经。就在孙悟空同样被整的哭爹喊娘时候,他出来把黄眉童子收走了。许多人都纳闷为啥黄眉童子胜券在握弥勒佛要出手降妖,一般都是妖怪被猴哥收拾的性命攸关之际或者猴哥找到妖怪的正主之后才会有大拿出来把自己的宠物带回去。那是因为弥勒佛吸取了红孩儿的教训,如果再不出手把黄眉童子带回去,那就玩大了,很可能如来会亲自出手收拾黄眉童子。那样黄眉童子也会被如来收走,弥勒佛跟前就连个司磬的人都没有了。

参考书目:《西游记》

标签: 弥勒佛

更多文章

  • 男子因长相神似弥勒佛,走红后被富婆“供养”,网友争论不休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弥勒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红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职业,他们或许不如明星来的光鲜靓丽,或许不如明星被人熟知,但是一夜成名衣锦还乡,却是所有普通人心中永远的美梦,而我们今天说的这位主人公,就因长相神似《西游记》里的弥勒佛,在网上突然蹿红,自从有人将他的视频传到网上后,有不少网友都纷纷表示,这是“佛祖”显灵了。因为

  • 他长得像弥勒佛,走红后收入颇丰,如今过得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弥勒佛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依靠于网络,基本上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网络来解决。而伴随着网络世界的日益发达,又催生了许多新生的事物,像"网红",网络直播带货等等都是近几年新兴起的。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多的放在了上网上面,许多人也是在不经意之间就走红了网络,成为了网络红人,也有许多的公司在培养"网红"并凭借他们

  • 小伙因外貌神似弥勒佛,被富婆“供养”成为网红,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弥勒佛

    《注维摩诘经》:“弥勒菩萨。什曰。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波罗门之子。”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朵一模一样的雪花,这是我们对于遗传的一个叙述,同样的,对于我们人类而言,也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但是却有着极度相似的脸。比如一些影视明星的替身就有着与明星极度相似的脸,代替明星做一些危险的动

  • 弥勒佛交给黄眉的神秘任务是什么?笑里藏刀,一心弄死孙悟空!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弥勒佛

    在西游记第120章,孙悟空在小雷音寺遇到了黄眉老怪,初见悟空,黄眉就施杀手,心狠手辣。其实在西游世界中,但凡仙佛派出弟子、坐骑下界,无一不是带着特殊任务下界。老君派金角、银角下界,表面上是应观音邀请,实际上是展现他三界道祖的实力,以震慑敌对派。因金角、银角实力有限,老君同时安排青牛带着重宝金刚琢下界

  • 那位外貌神似弥勒佛的小伙,被富婆看中带回家“供养”,后来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弥勒佛

    引子《宋高僧传》:“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在中国大乘佛教当中共有八大菩萨,在不同的佛教书籍当中有细小的差别,但现在主流的看法是依据《药师经》来确定他们的具体人选,其中就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袒胸露腹时时刻刻都开怀大笑的弥勒菩萨。他的具体形象是依照一位宋朝时期的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其

  • 重庆北碚歇马街道深山里发现弥勒佛雕像,没有向导还真难找到

    历史人物编辑:思凡说爱情标签:弥勒佛

    缙云山,山高林密、风景秀丽,主城区的天然氧吧,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前来游玩,或许人们对缙云山的认知,也仅限于风景区内。但缙云山地广人稀、森林茂盛,还有很多地方仍不为人所知,而这些地方也是最神秘,很多神奇故事不为人所知。本文就是游玩缙云山的老林里发现的一处国宝级文物,此地是野景点,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地

  • 男子因酷似“弥勒佛”走红,被富婆看中带回家“供养”,如今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文子聊车标签:弥勒佛

    在佛法中,人都有转世轮回一说。有很多的佛教信徒也将他们的信仰寄托在一尊尊的佛像中。一旦人们的真实生活中真的出现了形似“佛”的人又会出现怎样的疯狂局面呢?在佛教中,弥勒佛是世尊释迦牟尼的弟子,居住在六欲天的兜率天宫中。在弥勒佛快要圆寂时,释迦牟尼命他下界修行,成为其他佛的替补,换句话说便是下界修行的弥

  • 小伙体态宽胖似弥勒佛,靠被富婆热捧红遍网络,而今为啥不火了?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弥勒佛

    引言马君武曾在《游雁荡》中说过:“象形皆妙肖,造化亦神奇”。表明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如今,在这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下,很多传统行业几乎都被颠覆了,但也不乏一些新兴职业的兴起,而网红则是其中最为火爆的一个。0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如今这个看重长相环境下,若一个人想成为网红,拥有漂亮亦或帅气的容貌便是加分

  • 当年那个因长得神似弥勒佛,被富婆找上门供养的男子,现状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弥勒佛

    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普通人想要一夜成名的梦想早就已经变得轻而易举了。他们借助抖音,快手等大众视频媒体,与观众分享自己的才艺的同时,抓住观众们的消谴心理,化身为各大专属领域的网红,带货博主等。虽然这些网络平台给网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吸粉条件和挣钱平台。但是,网红这个名词也只是当今社会中的一个新型的职

  • 真人版“弥勒佛”成网红后,被富婆花高价请回家,如今现状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弥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佛教中弥勒佛所代表的涵义,佛教中的菩萨大多都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唯独弥勒佛让人看了之后感觉“喜庆”,他向人们传达的是包容与宽广的胸襟,在面对压力时看到弥勒佛,所有的事情不是事情,该来的自然来,该走的留不住,这也是佛教的奥义所在。弥勒佛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