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贯穿明初历史的风云人物:郧国公张信的一生是怎样的?

贯穿明初历史的风云人物:郧国公张信的一生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71 更新时间:2023/12/12 16:27:06

贯穿明初历史的风云人物:郧国公张信的一生是怎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郧国公张信是贯穿明初历史的一个特殊历史人物。他从洪武后期继承官职开始,一直到正统七年才去世,切实见证了明朝历史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而他一开始任职即得到宠信,不管是靖难之役,还是高煦之变,不管是哪朝天子,他的宠信始终不减,一直是明朝皇帝最亲信的大臣之一。他的爵位一直有增无减,是明初政坛的真正常青树。

虽然没有明确史料说朱元璋很宠信张信,但是《明史》中曾讲,建文帝初继位,大臣们皆上疏推荐张信智勇双全。可见张信在洪武朝应该也是风生水起的那种武将,很得文臣的好感和佩服。更有可能是朱元璋曾经特别夸赞过,甚至有可能是朱元璋为朱允炆事先挑选出的辅政武臣之一。

张信在犹豫不决时,被他母亲看出了不对。他母亲便揪着不放,追问其缘由。张信很孝顺,他不想忤逆自己的母亲,于是将自己所受的密诏及针对燕王朱棣的阴谋告诉了母亲。他母亲听后大惊失色:“千万不可如此做。你父亲曾多次跟我说过,燕王身有王气,将来必有大成就。你不要任意妄为,连累家族被诛灭。”母亲的一番话让张信终于下定决心站在朱棣这边。

当时朱棣为了防备朱允炆,假装卧床生病。张信连续三次来到燕王府邸,想要告诉他朱允炆的密谋。可是燕王府却不知道真情,他毕竟是朝廷的都司,燕王以为他是来刺探自己虚实的,所以每次来都被以各种理由拒之门外。张信犹不死心,终于找到了一次机会见到了燕王朱棣本人。

可以说如果没有张信的提前告密,朱允炆的计划很可能就成功了,也就没有了后来的靖难之役。张信对于朱棣的恩情之大可想一般。朱棣非常感激张信,常以“恩张”称之。

等朱棣占领南京,登基称帝后,张信比照其他将领,被升任为都督佥事,封为隆平侯,禄千石,颁发世伯券。其实他在靖难之役中也没有太多的表现,这封爵主要便是因他提前报信。也就是从朱棣开始,张信对朱棣一脉的恩情一直被后世皇帝继承了下来,他在后世皇朝的所有待遇都是源于他当时的一时转念。从这个角度来看,老朱家还是很重视感情的。皇室也并非完全薄情寡义。

朱棣登基后,想要更加重他的威权,加深与张信的关系,便想将他的女儿纳入宫中为妃,让张信成为外戚。不过张信坚决推辞,不敢承受皇帝如此大的天恩。朱棣见他言辞真切,也就打消了这个想法。不过自此之后,朱棣对张信更加宠信。

不过这类事情,很多大臣并不知情。就连当初张信北平告密之事可能也属于保密状态。《明史》记载:永乐朝的都御史陈瑛曾上疏指责他“无汗马劳,忝冒侯爵”。没有任何功劳,却被封为侯爵。这句话足可说明一切问题。

当然,张信行事也并非完全小心谨慎,有时候也会怙宠而骄。永乐八年,都御史陈瑛上疏弹劾张信,说他强占丹阳练湖八十余里,江阴官田七十余顷,请求交由地方官员惩处。朱棣看完奏疏后,也不生气,不过做做样子还是要有的。他对大臣们道:“陈瑛所言甚是。当年中山王有一片沙洲,乃是周围村庄灌溉水道必经之处。他的仆人擅自将水道截留以取利。徐达听闻后,即将此地归官。连中山王都如此,张信怎么可以这么做呢?”他下令将此事交给地方官员处置。不过后来因为他是勋戚,很快便被朱棣压了下去,也没有真正作出惩罚。

朱棣话中有话,表面上是以中山王为例,谴责张信行事过分,实际上是将此事归结到张信的奴仆背着主人胡作非为上,一句话就将张信的罪名给摘清楚了。后来不了了之也就理所应当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帝王逻辑。

张信虽然没有张玉、朱能等轰轰烈烈的武功战绩,但是他却很少遭到皇帝的怀疑。他很明智地选择了尽忠职守、不过分牵涉到朝廷政争之中。他可以说是朱棣的影子。他的经历证明忠于皇帝比选择任何朝中势力都要重要、靠谱。到永乐末,张信基本开始走到明面上。虽然在以后几任皇帝时他也没有处理过什么大的事务,但是宠信仍然不减。他的遭遇彻底打破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魔咒。他的后代一直安享富贵至明末,这也是明朝勋臣中的一个异数。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林则徐死后,咸丰是怎么敬挽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林则徐,清朝,风云人物

    南宋诗人文天祥被俘入狱时,曾写下一首《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我国古时朝代更替,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无论哪个朝代,都有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清正良臣。南宋以前的爱国忠臣,都被文天祥一一写入了《正气歌》中。在后来的明朝,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 樊哙为什么会被赐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樊哙,汉朝,风云人物

    几乎人人都说帝王是最冷酷无情的,因为这些能当上皇帝的人,无论是对待那些常年待深宫之中的妃嫔们,还是对待那些为自己的成就立下过功劳的大臣们,往往都说是说翻脸就翻脸,丝毫不讲究往日的情面。后宫中有多少女人因为惹怒了君王被毫不留情的打入冷宫,朝堂上又有多少臣子因为得罪了皇帝被毫不留情的抄家问斩。毫无疑问,

  • 历史上里克为何要自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思是如果一心一意想要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陷害人。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手下的大将里克不得不说是一个狠人。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极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但是里克居然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在众目睽睽之下弑了两位

  • 如果蓝玉尚在,朱棣还会造反吗?他会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蓝玉,与胡惟庸同乡,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将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最开始,蓝玉跟随常遇春征战,作战勇猛,表现非常出色,蓝玉是一个好苗子,打仗从没败过。这一点,常遇春看在眼里,多次向朱元璋举荐蓝玉。明史记载,蓝玉所向皆捷,也就是说,所向无敌的意思。见《明史 蓝玉传》记载:初隶遇春帐下,

  • 窝阔台是如何治理中原的?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孛儿只斤·窝阔台,即窝阔台汗,蒙古帝国大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225年受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忽里台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

  • 历史上的曹操刘备孙权有见过面吗?他们是怎么评价对方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权,三国,风云人物

    曹操、刘备、孙权,都是前三国时代的一代枭雄。他们一会儿是盟友,一会儿是敌人,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故事。那么,曹操、刘备、孙权,他们三人见过面吗?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在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中,毫无疑问,曹操和刘备最熟络。从年龄上看,曹操比刘备大6岁,他们算是同龄人。根据王粲所著《汉末英雄记》记载

  • 历史上李渊退位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真的逍遥自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中国唐朝开国皇帝。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说起唐朝,后世的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而对于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却鲜少有人提及。因为相比较而言,他的作为实在不足为道,唯一值得讨论的一件事,就是他生的孩子比较多。李渊有22个儿子,19个女儿,由此可见他的生育能力确实不错。正

  • 历史上真实的朱瞻基是什么人?身上有何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母为诚孝昭皇后张氏。 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明王朝的江山基业可以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凭借着武力打下来的,而后又经过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不断的出兵征战将江山稳固,这父子二人可谓是明朝的战神皇帝。而除了这二人,还有一位明朝的皇帝也同样有

  • 韩信在军事方面有哪些成就?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韩信,泗水郡淮阴县人,西汉开国功臣、著名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他是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奉为“兵仙”“神帅”。“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时人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

  • 李治真的昏庸无能吗?一个被忽略误会的政治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李治,风云人物

    唐高宗李治到底是不是昏庸无能?先来看下李治即位后有哪些作为?李治即位后开创了有贞观遗风之称的永徽之治,在位34年间,百姓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人口持续增长;大唐版图也一度拓展到最大,不仅对西北和海东的用兵很有成果,而且基本平定了突厥叛乱,就算是对吐蕃的作战有所失败,但在晚期也已基本稳定了对吐蕃的态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