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唐》系列话本里,程咬金虽然性格直爽,但绝不是个憨货,反而是个粗中带细的人,只是在后来的许多戏曲改变中,这个善使一柄八卦宣花斧的壮汉,被改编成一个可爱类型的福将。头一次当山贼,程咬金做的就是大买卖,劫了靠山王杨林的皇纲,所以在话本里,人们佩服其胆量,刚出道又混不知其中的厉害,所以叫他混世魔王也是应景的。
自从劫了皇纲,程咬金等人惹出许多是非,于是才有了贾家楼三十六人结义,反出山东。当时众人各不相服,谁都想当老大,但谁又都不敢当龙头,或许是害怕当出头鸟,谁也不知道这瓦岗寨将来能不能成事,就算成事了以后夺权,一个外表憨厚的程咬金也好多付。但当时情况紧急,迫切需要推选出一位领导,于是就有“一声巨响现天坑,天书出世,混世魔王当立”这一出戏。心细的程咬金其实也明白其中道理,于是在话本后面,他已做首领不痛快,顺其自然就让位给了一直伺机已久的李密。
可是在《隋唐演义》中,程咬金就变得更憨了。他夜里梦见神仙受机,居然只学会三招,号称三板斧,第一招:劈脑袋、第二斧:鬼剔牙、第三斧:掏耳朵,仅凭三板斧就打得杨林的两个义子大太保罗芳和二太保薛亮,落荒而逃。后来在堂兄秦琼的帮助下,自创半招。而且在这本书里,说程咬金的记性不好,出招往往要先报招数名字,才能相招数。
这些话本、戏曲和演义小说,都将程咬金给“可爱化”了。实际上在历史上,他确实个不折不扣的老狐狸。隋末群盗蜂起,他就懂得以保卫乡里为理由,组织其数百民兵,在乱世中求生存,有什么是比自己掌握兵权更靠谱的么?之后他效力于李密,结果当了李密内军的四大骠骑之一,这没有一点心机城府的人,能当老大的心腹?后来投靠王世充之后,因为他嫌弃王世充就以“不过是老巫婆”作风,简简单单的就拐带了秦琼,一起投靠了亲王李世民。这不就是给自己增加分量嘛?毕竟秦琼何许人也,隋末名将,在李世民眼里,秦琼可比程咬金有价值多了。
再看看效力李唐之后,程咬金不但自己当了右武卫将军,封宿国公,入凌烟阁。而且他的三嫡个儿子也被他培养成为大将军、驸马、国公,三个庶子也各自为官,子孙后代更是繁盛四五代人。没有一帆刻苦经营,一个庶民出身的程咬金能开创一个上升官僚家族么?
后来程咬金为李唐主管数个地方的军事,镇压辽东,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李世民就曾评价过“尽忠职守,牧守一方政务和军事等各方面,都处理有条有理,奖惩皆有制度”等云云。可见程咬金并不是文学形象里的那样憨厚老实,反而犹如狐狸一样,在政坛、军界混得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