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乘风欲去东南,回头此意谁参。——《题老融画弥勒》
如今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快速发展,让信息的传播变得非常方便。正因如此,很多的普通人也能迅速在网络上爆红,拥有数千万的粉丝,这些人也被我们称为“网红”,他们自带热度,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能够博人一笑,让人们感受到放松和愉快。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讨论的,同样是一位网红,他没有创造所谓的噱头,更没有什么厉害的才艺,他甚至不需要说一句话,不需要做任何的动作,只要简单地坐在那里,展露微笑,就能够吸引一大波的粉丝,这是为什么呢?他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够吸引这么多人?其实大家只要在网上见过他,就能够明白,因为他的长相酷似弥勒佛,他在一夜之间便爆火了起来。
一夜暴富的弥勒佛
这名男子体型很胖,有着非常圆润的脸庞,满脸红光,微笑的时候眼睛会眯成一条缝,如果再穿上一件大褂,挂上一串佛珠,那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当时他录制了一条视频发到了网上,这条视频也迅速爆火,很多网友都直呼太像了,就这样,一位长相酷似弥勒佛的网红从此诞生了。
佛教讲究的是因果轮回,劝人们在此生多多行善,在下一生便可以得到好的报应。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宗教教义晦涩难懂,而且显得有些无聊,但是像弥勒佛这样的形象,看上去就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拥有十分富态的尊容,圆滚滚的形象给人一种非常亲近的感觉,在俗世之中,比起释迦牟尼,弥勒佛这样的形象似乎更能够让人们接受,更容易被世人熟知。
当年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其中就有如来佛祖这一形象,非常深入人心。而扮演他的演员朱广龙在外出行的时候,就被人误以为是如来佛祖下凡,还有人叩拜行礼,这确实让他吓了一跳。同样还有观音菩萨的扮演者,也遭受过同样的经历,从这两件事情中也可以看出,佛教在我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网红弥勒佛被富婆包养
网红弥勒佛的出现,无疑让很多的网友都感到非常的惊喜,毕竟他长得实在是太像了,能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后来有一位富婆无意间看到了这个视频,认定他就是弥勒佛转世,决定高价把他请回家,要把他供养起来。只是因为长相很像弥勒佛,就能够从此不劳而获,难道说真的是天上掉馅饼了吗?
其实不然,这位富婆根本就不信教,更不在意他的长相,她看到的,只是这个网红身上拥有巨大的流量,以及它可以带来的价值。她把“弥勒佛”请回家之后,就马上雇了一个团队,迅速开始打造这一形象,自此之后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活动中,各种酒席上。他什么都不用干,只需要坐在台上,露出他的微笑就够了。人们就会给他演出的费用,甚至会给他一些“小费”。
随着名声的扩展,他在网络上的人气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活动请他出席,他也赚到了更多的钱。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也在努力保持自己胖胖的形象,但实际的情况是,过于肥胖早已影响到了他的健康,再加上长期的久坐,他的四肢甚至已经开始退化,连正常的行走也出现了问题。而且互联网的热度是短暂的,在他后面,有一波又一波的新网红出现,他的存在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很快就被新的热度所替代。
他自身带有热度,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本事,像这样的人可以在网上火一阵子,但是却不能一直活下去,人们不可能永远只看着他在那里展露微笑,总有一天人们会觉得索然无味,甚至会认为他只是一个想要挣钱,但又没有什么本事的网红。很快,他的热度就过去了,粉丝也变得越来越少,而当年包养他的富婆也发现他没有利用价值了,就直接和他解约,直接一脚踢开。
“弥勒佛”的现状
其实这位“弥勒佛”,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在他成名的这段时间里,他没有展现出自己任何的才艺,也不像其他的网红那样能说会道,抛开他的这副皮囊,他的生活中估计就只有日常琐事。在被富婆抛弃之后,他很快便离开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很快就淡忘了他,他也无法再通过自己的形象来赚钱了。
如今他又过回了普通人的生活。当然,在成名的那段时间里,他确实挣了不少钱,这些钱已经够他后半生使用了,只是因为长时间的久坐和体重超重,他的身体情况变得非常糟糕,想要恢复健康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精力。当初所谓的包养,也只是其他人对他的利用而已,人们看中的完全就是它的价值,希望能够通过他来赚钱。
那些所谓的粉丝们,只是因为好奇才去看他,并不是题老融画弥勒真的把他当成弥勒佛,换句话说,他可能更像是一个被人玩弄的小丑。“突出当阳,孰辨真假”,网络上的东西虚虚实实,或真或假。网红,其实就是网络时代所产生的一批特殊人群,他们的存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有一部分的网红能够得到人们的赞赏,是通过他们自身的魅力和本领,而有些人只是靠着宣传和噱头。现在有不少的年轻人都觉得,当网红能够挣钱,根本就不需要努力。我们千万不能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必须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作为一名网民,我们可能也是众多网红的粉丝之一,在上网的时候我们能够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各种各样的舆论,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要独立思考,千万不能被蒙蔽了双眼。
参考文献:
《偈颂》《题老融画弥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