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写道:“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鋋罗双凤凰。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
可见,二郎神在这场“武王伐纣”的战争中颇为出彩,当然,这只是神话演义的说法,历史上的“二郎神”其实在商周之际还远未出现。
二郎神的原型,是战国时期秦国水利专家李冰的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兴修水利,派李冰父子去四川盆地主持“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冰的次子“二郎”功勋卓著,受到当地人的崇拜。于是,在都江堰工程完工后,当地人就为“二郎”塑像造庙,称为“二郎庙”,“二郎”也逐渐被称为“二郎神”!而二郎神的道场“灌江口”其实就是都江堰。
至于二郎神为什么会名为“杨戬”,则与北宋末年大太监“杨戬”有关,而他的第三只眼也是在清代小说中逐渐演义出现的。
倒是“二郎腿”与“二郎神”颇有渊源,传说这“二郎”颇喜翘腿而坐,“二郎神”的造像也是这个造型,长此以往这种翘腿姿势就被称作“二郎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