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唐朝的开国猛将,那是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勇猛善战如罗士信,李孝恭;进退有据如李世勣,侯君集;更有尉迟恭,程咬金等一班人马,所以后来的凌烟阁上,多是猛将,而作为山东良家子弟从军,后先后依附张须陀,李密,王世充最后才归降李世民的秦琼,在其中可以说是声明不显,毕竟没什么靠山,又是投降的将领,要多多注意。这位猛将虽然不如演义传说里那样天下无双,却也曾在山东闯下赫赫声名,日抢三关,夜夺八寨,座下黄骠马,日行八百,跟随张须陀安定山东而时人称赞“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贞观年间多因旧疾而卧病在家,也和尉迟恭并列门神“双锏打成唐世界,单鞭撑定李乾坤”。却又为何死后子孙不显,籍籍无名呢?
秦琼,字叔宝,历城人。早年在大将来护儿麾下任职,而得来护儿看重,认为他彪悍骁勇,又有大志向,日后必定有一番成就,因此秦琼母亲去世的时候,来护儿还派人前去吊唁。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调任到了张须陀名下,和罗士信一同被称为双雄。二人跟随张须陀平定各地叛乱,立功无数而扬名山东,甚至杨广也听说二人悍勇而命人画像于宫中。可惜后来李密上了瓦岗,张须陀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被李密设下埋伏得打溃不成军,战败的秦琼依附了守卫虎牢关的裴仁基,后来裴仁基杀了监军御史萧怀静转而接受了李密的招揽,秦琼也就跟随裴仁基一同上了瓦岗。李密得到秦琼很开心,将自己的内营蒲山公营分四部分,由王伯当,程咬金,刘黑闼和秦琼分别率领,可见对秦琼的信任,秦琼跟随张须陀多年,习得八风阵固而命名八风营。618年,江都兵变的宇文士及带领十几万精锐撤回北方,李密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同时也是争取大义名分,同意了皇泰主杨侗的要求,出兵和宇文士及大战,期间李密曾被飞来的箭矢射中而落马,幸亏秦琼拼死力战而退敌。随后李密调兵反攻,大破宇文士及,因此变得骄纵起来,开始享乐而不再体恤士卒,结果被手下败将王世充大败于邙山之下,又害怕被徐世勣等瓦岗旧部报复,因此只能前往关中投奔李渊,而秦琼等人都被王世充招降,遂效命洛阳。619年,秦琼,程咬金等人认为王世充这人不能成就大事,磨磨唧唧而轻言少诺,因此乘双方对阵之际带领亲军投奔了李唐,李渊将秦琼派到了秦王府效命,李世民非常开心,给予他马军总管的职位,跟随镇守长春宫。随后和宋金刚大战,唐军过龙门,踏黄河到达柏璧和宋金刚对峙,十二月,李孝基于夏县战败,唐俭等人被俘虏,随后李世民率兵赶到,派出秦琼和尉迟恭大战,斩首两千余,至此,骁勇的尉迟恭被秦琼击败,唐军扼制住了败退的步伐。620年4月,宋金刚败退,李世民一路追击到介休,宋金刚拼死力战,结果被李世民设下伏击,先诱敌深入,随后精锐骑兵绕后突袭而打的溃不成军。宋金刚大败而逃,而无奈的尉迟恭献城投降。可以说这场战争秦琼大放异彩,击败了尉迟恭,因此得李渊看重,获封上柱国,金银若干。
随后李世民调转矛头南下洛阳,多以秦琼为先锋而百战百胜,后来又挑选一千精锐骑兵,身穿黑衣玄甲,以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翟长孙四人为统领,每次作战时冲锋在前而屡屡建功,令敌人为之畏惧。621年,窦建德驰援王世充,十几万夏军和唐军对峙于虎牢关,因为腹背受敌的缘故唐军兵力有所不足,加上补给被断,不得已决战于虎牢关之下,能依靠的只有那一千玄甲军。李世民开战之初,派出战马在河边放牧,引诱窦建德出兵,之后暗中收回战马,等待战机,中午的时候窦建德军容不整,士气下降,恰好这个时候窦建德召集将领开会,只能说天命在于李世民,混战中李世民带领秦琼,史大奈,程咬金等人带玄甲军突袭敌军营地,本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玄甲军本就骁勇,再加上窦军失去了指挥,混战中李世民带领精锐绕道窦建德营地后方,插上了李唐的旗帜,混乱的窦建德部下以为营地被攻陷,于是纷纷溃逃,最终被俘虏,这战李世民一战封神,以几千破几万。而秦琼因为冲锋在前,被封为翼国公。随后王世充归降,而窦建德被杀后他的旧部拥立刘黑闼起兵造反,半年之内烽火连城,接连收复失地,幽州李艺被打得溃不成军,无奈之下(因为继承人问题,李渊开始敲打李世民)秦王再次被委以重任,洺水之战打的莫名其妙,善战的刘黑闼犯兵家大忌,派兵渡河时被里李世民以逸待劳击败,随后就逃了,这场叛乱以李世民到来而迅速告终,秦琼再次立下战功,成为秦王府重要心腹。随后的岁月里,因为政治斗争的原因,秦琼等人被各种打击,针对,直到626年,决心不再忍耐的李世民召集部下于玄武门,收买玄武门守将常何,随后带领秦王府精锐埋伏其中,而秦琼可能是带兵守护秦王府,总之这场事变中立功最大的是尉迟恭,再一次救了李世民,诛杀李元吉。之后秦琼就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卧病在床而不在出征,常和人说到如今大大小小作战二百余场,屡受重伤,流的血能有很多,怎么能不生病呢?
故而在贞观初年的大舞台中,秦琼很少出现,甚至于尉迟恭这样的猛将也很少出征,故而有自身的因素,更多应该是他们自身明白应该明哲保身了,转而大放异彩的是李靖,苏定方,李世勣,侯君集,李大亮,薛仁贵等人,这些人或是久被雪藏,或是新秀,一代新人换旧人,而秦琼也没有被李世民忘记,常有封赏。638年,秦琼病故,陪葬昭陵,李世民命人在墓前造石人马以祭奠。639年又改封胡国公,643年,凌烟阁中也没有忘记秦琼,一个死去多年的人,在名将辈出的盛唐能被君王记住,必然是个英雄人物。后来秦琼的故事流传了下来,在山东人民之间传颂,有了秦琼卖马,传枪递锏,大闹洛阳等典故,更是因为门神的原因被人们口口相传,建功立业,大丈夫莫过于此。而他的后辈,也因为唐朝复杂的政治环境(李治和长孙无忌对立,武则天掌权,中宗,睿宗等)而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