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统帅十万唐军的薛仁贵为何与吐蕃的战争中会一败涂地、全军覆没?

统帅十万唐军的薛仁贵为何与吐蕃的战争中会一败涂地、全军覆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半月历史阁 访问量:1953 更新时间:2024/1/10 10:13:33

公元670年,吐蕃寇边、进犯大唐,意图染指西域,唐高宗李治知道消息后龙颜大怒——西域乃是大唐无数将士血染征袍换回来的,寸土不可与人,一旦对吐蕃实行退让,丢失的不仅仅是西域的土地,还有民族的尊严和大唐的荣耀。

这是以万邦之主自称的高宗李治所不能容忍、更不想、不愿容忍的事情,想至此,李治任命悍将薛仁贵为主帅,名将郭孝恪之后郭待封为副帅,统兵十万前往征讨吐蕃,准备给吐蕃以迎头痛击,叫他们明明白白的知道,大唐天威不是你等莝尔小邦能够冒犯起的。

自从唐朝大军出征的那一刻,唐高宗李治就开始牵肠挂肚、左期右盼,希望王师能够早日凯旋,得胜还朝,但是等来的结果却是十万大唐健儿命丧疆场、一败涂地,所逃回来的仅有薛仁贵、郭待封等几十人而已,这种结果是李治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李世民时期对大唐俯首帖耳、称臣纳贡的吐蕃,或者威震四方的勇将薛仁贵在面对吐蕃这种蛮夷小邦为何却一败涂地、全军覆没?

士兵战斗力下降

唐朝自从建立以来实行的一直是从西晋永嘉之乱到隋朝统一时传承过来的府兵制,但是到了高宗李治时期,府兵制已经不再适用。所谓府兵制就是将国家的土地分配给百姓,让他们自行耕种并为国家提供赋役。

这种制度的先决条件是国家必需有大量的无主荒地可用于分配,从西晋的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到衣冠南渡到南北分立再到隋朝统一,战乱纷飞三百余年,焦土遍地、荒草漫野,国家有的是土地,实行府兵制可以大大增强天下百姓的积极性。

但是经过唐太宗贞观之治的恢复发展,直至高宗乾丰年间,人口越来越多,国家手中的无主之地越来越少,而府兵上战场也不是白干,用于封赏的土地已经快没有了,尤其是关陇地区,天下军府六百三十多,关陇独占两百多,哪有这么多地给有功将士分。

但是朝廷法度又不得不遵从,然后地方州县就开始克扣,想尽本法予以否认,拒不授田,在籍士兵浴血沙场,用命换来的功劳,被地方州县几句话就否定了,拼了性命却一点儿好处得不到,还落了满身的伤痛,长期下去谁还愿意上战场?碍于国家强制命令不得不上,但是这样组织起来的军队又怎么可能奋勇拼杀?打赢打输与我士兵何干?

军纪败坏

因为府兵制的无法胜任,国家就不得不募集一部分士兵,但是从高宗显庆年间以来,征伐高丽、屯驻百济、灭亡吐谷浑,连年征战,派外驻扎,所需士兵数量实在太过庞大,数量多了,待遇自然就下降了,待遇下降了,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了,士兵当然就要闹情绪了。

既然参军打仗立下功劳得不到好处,逃逸又有罪,那怎么办?很简单,既然国家不给,那就自己想辙,自个儿抢呗!自显庆年间以来,对外征战的将士与其说是保家卫国的将士,倒不如说是一群烧杀劫掠的土匪、强盗,真真是唐军所过,寸草不生。

统兵的苏定方契苾何力、薛仁贵、李勣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们也没办法,你要用人家,总不能一点好处都不给,朝廷满足不了,只能人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大非川之战,吐蕃之所以能组织起那么多的兵力,便是因为那些军士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吐古浑旧部。

虽然你大唐是打着为人家吐古浑报仇复国的旗号来的,但谁不知道你们唐朝军队是走到哪抢到哪,与其被你们抢土地、抢女人、抢金钱,那人家吐古浑还不如在吐蕃军队的保护下安家乐业、四海升平呢!最起码人家吐蕃能让我们过上稳定的生活。

薛仁贵的个人统帅能力

自从李勣、苏定方去世后,唐朝已经很少有智勇双全的三军统帅了,即使万人敌薛仁贵,一生也是在李勣、苏定方、刘仁轨等将领对全局观运筹帷幄的前提下才建立的那些不世之功,而这一次对吐蕃的作战,是他生平以来第一次真正作为一号人物独当一面披挂上阵的。

仅仅是这一次,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败局,作为万人敌,薛仁贵当之无愧,但是作为手提十万雄狮的元帅,他的韬略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作为掌控全局的统帅,薛仁贵却逞一匹夫之勇,自领兵马而走,忽视整体战略,此薛仁贵无能之一也。

放着吐古浑可汗在自己手中的优势和号召力不用,却要故技重施攻打扶余城的奇袭计划,在多算多胜上,比起李勣、苏定方等将领就差的太远,此薛仁贵无能之二也。

对于副帅郭待封对他的轻视,却不能做到上下同欲,三军用命,对于郭待封的不听号令、急功近利不能做到杀一儆百、令行禁止。驭下无力,对下无恩,此薛仁贵无能之三也。

士兵战斗力下降、唐军军纪败坏、统帅缺乏妙算之才,驭下之能,有此三者,纵使唐军百万千万又有何益?又怎能不取败亡?

标签: 薛仁贵

更多文章

  • 薛仁贵:悍勇无比的白衣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薛仁贵

    在古代,从平民阶层跳跃至精英阶层需要大量战功来铺垫,建立不少战功需要高超的技术,不畏死的精神,豁得出的勇气,和极佳的运气,才能从尸山血海中闯出一片天。薛仁贵就是这样的人。614年,薛礼诞生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他祖上曾经阔过,是南北朝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后代们不一定像薛安都一样牛叉,但起码在北魏、北周、隋

  • 薛仁贵和薛平贵,傻傻分不清楚?谁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薛仁贵

    小的时候,一直都喜欢听父辈人讲薛仁贵的英雄传奇故事。长大后,通过阅读历史资料,就更加崇拜这个英雄人物。不过后来出来一部《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电视剧,看过之后就有点困惑了,历史上不是只有薛仁贵这个人物吗?这薛平贵是怎么回事?他们是同一个人吗?他们有没有必然联系呢?谁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呢?薛仁贵又名

  • 对比隋唐十八条好汉,薛仁贵的武功大概相当于谁的水平?

    历史人物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薛仁贵

    隋唐时期,是继三国时期之后的又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一时期,将最厉害的十八人称之为“隋唐十八好汉”。这十八条好汉分别是西府赵王李元霸、天宝大将宇文成都、银锤太保裴元庆、紫面天王雄阔海、南阳侯伍云召、双镗无敌伍天锡、神枪少保罗成、靠山王杨林、花刀大帅魏文通、四宝大将尚师徒、八马将军新文礼、银面韦陀秦用

  • 王宝钏苦等18年的薛王爷是何人?薛仁贵?薛平贵?

    历史人物编辑:YES星球标签:薛仁贵

    一位是历史上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一位是声名显赫的大人物;薛仁贵、薛平贵两人只差一个字,真实身份却天差地别!而他们的关系也总让人分不清:薛仁贵与王宝钏?薛平贵与王宝钏?很多人都被弄晕了,到底哪个是李逵,哪个是李鬼?薛仁贵确有其人,是唐朝的风云人物薛仁贵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也是唐朝著名的将领,鼎鼎大名

  • 如何评价唐朝名将薛仁贵?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薛仁贵

    形容薛仁贵只有两个字——优秀。唐朝盛产人才,而薛仁贵就是诞生于唐太宗时期的一位惊世之才。薛仁贵的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大唐,他在军事以及政治方面对大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以说,薛仁贵就是现实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代表人物。在评价这一英雄人物时,能够想到的词语几乎都是正面而富有能量的。孤军突围薛仁贵

  • 薛仁贵的老婆是谁?薛仁贵的老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薛仁贵

    据说柳氏是一个千金小姐,但是却对家境贫寒的薛仁贵一见倾心,柳氏更是不顾父亲的反对,和薛仁贵来到了寒窑过着苦日子,后柳氏为薛仁贵生了一对龙凤胎,男的叫做薛丁山,女的叫做薛金莲。在薛仁贵三十岁的时候,相关记载说的是他不得志,他的妻子就说,有本事得人,要善于抓住合适的机会,现在正好碰上皇帝御驾亲征,也是需

  • 薛仁贵及其手下八大猛将,他们最后结局如何?只有薛仁贵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半个史观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山西人,唐初名将,少时家贫,以种田为生。唐太宗远征高句丽,派将军张士贵征兵。薛仁贵在其妻柳氏的劝说下,应募从军。薛仁贵自恃骁勇,安市城外对阵高句丽来援的20万大军时,身穿白甲、白袍,手持方天画戟,腰别两弓,在万军之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薛仁贵的装束和英勇,成功引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注意,自此得

  • 武则天杀尽开国功臣,为何不敢碰程咬金?墓志铭上写的很清楚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程咬金

    大家都说唐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原因无二,只是因为在这个朝代出了两个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这第一位自然是唐朝的主要建立者唐太宗李世民了,当然了,这第二位足以被记入史册的皇帝比起李世民而言也不逞多让,这个人便是千古女帝武则天。提及武则天其实她的功绩与李世民比起来还要逊色不少,但留给后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心狠

  • 1986年陕西出土程咬金墓碑,碑文解释历史疑问

    历史人物编辑:三读说史标签:程咬金

    说起程咬金,我们立刻就会想到《隋唐演义》里那个打柴出身的混世魔王,他虽然出身低微,但是运气是着实的好,不仅过了一把做皇帝的瘾,还在新一任的皇帝手底下安然度过了一生。这样传奇的经历也让程咬金身上有了许多神奇的传闻,有说他武功盖世无人能敌的,有说他其实是腹有锦绣大智若愚的,还有人说他活了102岁,是天上

  •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王建煊将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要跟大陆说统一

    历史人物编辑:凭海观岛标签:程咬金

    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话题在岛内正热,目前被看好的是蓝绿白“三角督”的对决。但半路杀出个程咬金,84岁的王建煊日前宣布将参选2024,此消息一出瞬间引发热议。岛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这个王建煊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何选在这个时间点宣布参选2024?他参选的目的和动机又是什么?(王建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