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郭子仪和歌姬玩乐。正玩得尽兴,突然下人来报:“老爷,门外有一书生拜访。”郭子仪附耳一听,立即下令:“原来是他!快,让家中女眷歌姬躲起来,一律不准露面。”
这位登门拜访郭子仪的书生是谁呢?
他就是卢杞。此时的卢杞还是一位不知名的书生。
女眷和歌姬躲到了屏风后面。随后,郭子仪和卢杞单独谈了很久。
卢杞走后,女眷问道:“平日里,你招待客人,绝不让我们回避。你今天为什么这么小心地去见一位书生?”
郭子仪说:“你不知道,卢杞这个人,虽说很有才华,但他心胸狭窄至极。并且长得很丑,半张脸是绿的。你们女孩子平日里就爱笑,你们不回避的话,如果你看到卢杞的脸,你们中只要有人笑,他一定会认为是在嘲笑他相貌丑陋,会记恨于心。如果他将来当了大官,你和我的子孙后代都活不下去了。”
不久,卢杞就任朝中宰相。他便大开杀戒,任何之前冒犯和嘲笑他的人都会被他杀死。
但郭子仪的家人却逃过此劫,即使有一些违法的事情,卢杞也会网开一面。他认为郭子仪曾经很尊重他,心存感激。
迎宾待客之道,虽然是日常琐事,但若是遇到卢杞这样的恶棍,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给自己带来死亡之灾,那真是太可怕了。
其实,这和当今职场处事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职场上遇见一个小人,一定要远离,不要和他产生瓜葛,要懂得与职场小人避嫌。
在职场和现实生活中,避嫌不一定非像古人所倡导的那样刻板、绝对。但是,古人的避嫌意识确实值得称道。清白守正,小心谨慎,总比贸然涉嫌,遭受牵连好。
与其逞口舌之快,说出别人的避忌,不如收声敛气,这样才能远离祸害。
关于“与小人避嫌之道”《素书》记载,【避嫌远疑,所以不误。】。
《素书》教导我们,为人处世要“识人所恶,避人所讳”,就是说,看清一个人,必须要了解他憎恶什么,不要说别人忌讳的事情。若是嫌而不避,疑而不远,必招祸患,为人要懂得避嫌之道。
《素书》是什么?这是汉代军事家、思想家黄石公所著的克敌制胜的智慧宝典奇书。
黄石公曾将《素书》赠与谋略家张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不过是运用了《素书》中的几条原则就能够灭掉秦国和项羽,从而辅佐刘邦成就帝业。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