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唐朝诗人吕温的这首《上官昭容书楼歌》,说的正是上官婉儿。
可见历史上对上官婉儿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虽然这些诗词中不乏吹捧之意,但是却不能掩盖她在历史中的地位。
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边行走了三十年,对于武则天来说,她不亚于左膀右臂。
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甚至是韦后,这些女人都与权利如此接近,一个与权利如此近距离接触的人,必然也和权利有着交集。
但是封建社会,始终是男权天下,即使是武则天登基,那也是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所以武则天死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这些人就要和这些权利开始一场博弈。
虽然后来李隆基杀掉了姑姑太平公主,那也是因为太平公主和他一“杠”到底,不得已杀掉的,她到死也没有放下作为公主的骄傲。
而上官婉儿却是打算另投新主李隆基,却被看透一切的李隆基给杀掉了。一场政治博弈,没有对错,也没有赢家。
上官婉儿的进阶之路
众所周知,上官婉儿是因为武则天才接近了权利的中心,同时也可以说是权利的漩涡。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坚持废后,最后被武则天杀掉,家族也因此树倒猢狲散,上官婉儿的母亲虽然被罚作苦役,但是见识超群,对她的培养依然不遗余力。
上官婉儿也没有辜负上天给予的聪明才智,以及如花美貌,她不但才学过人,还善于谋算。就这样她的名气打动了武则天,而武则天是一个什么人呢?她也是惜才之人。
这里不得不说,上官家的智慧确实是有遗传,即使门第没落为奴,也能杀出一条血路,上官婉儿深谙政治斗争的风向。
唐高宗仪凤二年(677),武则天下令召见婉儿,武则天对婉儿的才华赞叹不已,当即下令免其奴籍身分,将她留在自己的身边,做自己的随身女官。
《旧唐书》记载了一件事:“则天时,婉儿许旨当诛,则天惜其才不杀,但黔其面而已。”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上官婉儿进入权利中心后,并没有安分守己,本来是要杀她的,可是她太有才华,武则天不忍心杀她,最后在她脸上刺字了结。
武则天死后,她迅速投靠新主
上官婉儿的人生其实算起来是一场悲剧,一生未嫁不说,还在武则天身边如履薄冰的生活。自古有一句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她常在武则天身边行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中宗神龙元年(705)正月十日,武则天病重,宰臣张柬之、崔玄纬等五大臣率兵进人宫廷,杀武后宠臣张昌宗、张易之等,逼迫武则天把帝位传给太子李显。
武则天死后,上官婉儿立刻笼络李显,奉迎韦氏。每一次政治风向来临的时候,她都以敏锐的触觉去逢迎。
甚至到最后韦氏野心膨胀,毒杀了李显。李隆基趁机起兵时,又除掉了韦氏一族,而此刻上官婉儿就开始表起了忠心,说自己并非韦氏一族,此时如此,任谁会相信,于是李隆基坚持要杀掉上官婉儿。
韦氏非李氏一族都有篡位打算,想做下一个武则天,李氏子孙肯定不干,所以在清理了韦氏之后,怎么能放过上官婉儿呢?
政治从来都是风云变幻的,上官婉儿是聪明的,能以最敏锐的触觉去感受政治的风向,可是她最终还是死在了权利的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