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宣宗李忱生平是怎样的,他有什么故事?唐宣宗李忱是怎样的人?

唐宣宗李忱生平是怎样的,他有什么故事?唐宣宗李忱是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品文史汇 访问量:4981 更新时间:2023/12/22 12:04:00

宣宗李忱(公元810~公元859年)在位时间:公元846~公元859年曾用年号:大中谥号:无庙号:宣宗安葬地:贞陵公元810年,唐宪宗李纯之子李忱出生,原名李忱。公元846年,宦官马元贽等人矫诏拥立李怡即位,是为唐宣宗。公元848年,李党领袖李德裕被罢黜后,流放至崖州而死。公元859年,唐宣宗李忱因服用丹药过量而死,享年50岁。 唐宣宗李忱是个比较有心计的人,在唐朝后半期持续不断的宫廷斗争、朝臣党争和宦官专权中,李忱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不得不装成严重口吃的痴儿,没想到此举既保住了他的性命,还让一群想专权的宦官把他扶上了帝位。唐宣宗李忱也是唐朝后期唯一有作为的皇帝,上台后整顿吏治、崇尚节俭、重视科举,具有唐太宗的遗风,但李忱也有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缺点,到后期又迷信长生不老之术,最后因服食丹药过量而死。

装痴得皇位整肃成明君唐武宗共有5个儿子,但这5个儿子年龄尚幼,因此一直没有册立太子,等到公元846年,唐武宗病危,谁是皇位继承人,成为朝中各种势力最为担心和忙于筹划的问题。宦官马元贽等人见武宗病重,便利用没有册立太子的机会,积极准备择立嗣统,以便将来能够控制皇帝,专权朝政。 经过一番密谋和策划,待唐武宗一死,马元贽等人立即矫传诏命,将李怡扶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名为李忱,是为唐宣宗。李忱自幼严重口吃,平时很难见到他开口说话,看东西也和平常人不同,宫中都叫他痴儿。正是因为他有这种痴呆性格,马元贽等人认为将来容易控制。哪知他即位以后,接待群臣,处理政务,一反过去那种痴呆性格。马元贽等人这才后悔万分,无奈皇帝已立,要想造反也不可能,于是只有躲到一边,老老实实地当自己的宦官。

唐宣宗李忱果然与唐王朝后期的皇帝不同,刚即位,便指责哥哥穆宗是大逆不道,连他的三个儿子敬宗、文宗和武宗也都是逆子。因此,他即位后立即否定了唐武宗时期的一切施政方针,斥逐了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及其同党,将李德裕、李让夷的宰相职务罢免,改任和李党集团相对立的牛党成员,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为宰相。 属于牛党一派的白敏中此次大权在握,对李党集团的成员大加贬斥,即便是曾推荐他进入中央政权的恩人李德裕也不放过,白敏中将被罢相的李德裕再贬为东都留守,继而又贬为潮州司马,直到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的李德裕死于崖州方才罢休。在贬斥李党集团的同时,白敏中又对武宗时期被李党集团贬斥的牛党成员大加提拔重用或恢复官职。

使得李党集团在朝廷中基本消失,牛党集团大获全胜。持续多年的牛李党争到此时方才结束。牛党集团能在朝廷翻身斗李党,完全是得到李忱的支持,因此,他们在当政期间,也协助李忱施行了一些有利于国家安定和人民生活的措施。李忱非常重视科举,也非常重视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人,他认为只有这些人才有真才实学。在位期间,他每次召见新上任的官员,都要先问这个官员有没有功名,是否中过单人进士。 如果被召见的官员回答有功名,李忱便会喜形于色,把其他事情搁在一边,和被召见的官员谈考试时所做的诗赋和主考官员的名字,有时甚至会把这些官员的名字和他们的诗赋文章记在宫殿的柱子上。如果听说某人才学俱佳却没有能够中选时,李忱则叹息良久,闷闷不乐地回宫。

李忱对科举的关心和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甚至经常微服私访,以听取人们对科举取士的议论。为了扩大科举取士的规模,选拔更多的有才之士,李忱还对科举制度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规定只要有真才实学就可以中选。同时,他对违犯科举制度,弄虚作假的人也毫不留情地严厉惩罚。 公元855年,礼部在考宏词举人时,出现了泄露试题的事件,李忱对此事非常重视,当即下诏将主管考试的官员分别处以降职、免职和罚俸禄等处分,全部取消已经被录取的10名单人的资格,并将伪造印件和贪污受贿的官员黄续之等人依法处死。对这一事件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科举考试中的营私舞弊现象。除了重视科举,李忱还非常重视官吏制度,在他即位后不久,就开始着手改革和完善选官制度。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唐宣宗

更多文章

  • 唐宣宗李忱为什么要装疯卖傻?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的儿子,唐武宗的叔叔。他原名李怡,做皇帝后才改名为李忱。唐宣宗在位期间勤俭治国,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体贴百姓,人民生活日渐富裕,使腐败的唐朝基理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唐宣宗在位期间曾经烧过三把火,一把火使“权豪敛迹”,二把火使“奸臣畏法”,三把火使“寺蒈气”,遂被称为“小太宗

  • 郭太后以死来威胁唐宣宗,结果正中唐宣宗下怀,丢了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工人小光哥标签:唐宣宗

    848年6月,太监火急火燎地报告唐宣宗,说:“大事不好了,太后要跳楼!”唐宣宗气得怒吼:“让她跳!她欺负我们母子多年,如今竟然还想以死胁迫,给我扣上不孝的帽子!”那天,郭太后在宫女的陪同下登上勤政楼,忽然她间神情悲伤不已,抬腿就要跳楼。宫女和侍卫都被吓住了,连忙拦在太后身前,并让人去报告唐宣宗。然而

  • 唐宣宗:“小太宗”为何难挽大唐没落?

    历史人物编辑:花开半夏春已逝标签:唐宣宗

    公元859年,被历史学家称为小太宗的大唐宣宗皇帝,在长安城大明宫龙驭宾天。在他去世之后,大唐王朝的国运,突然之间急转直下,仿佛前一秒还是烈火烹油的繁华盛世,下一秒就是狼烟四起的风云乱世。唐宣宗是在公元859年八月份去世的,但是,十二月份,江淮地区就爆发了,裘浦起义。这场起义规模虽然不大只有一百来个人

  • 黄巢兵败被杀,数十名姬妾被俘,唐僖宗处置她们的方式令人不齿

    历史人物编辑:季晋宇标签:唐僖宗

    黄巢兵败被杀,数十名姬妾被俘,唐僖宗处置她们的方式令人不齿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作为一个盐贩之家的孩子,有着一股强烈的反抗之心,发动了黄巢起义,而他也颇有才华,写

  • 黄巢兵败被杀,数十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的处决手段令人不齿

    历史人物编辑:舞者小青青标签:唐僖宗

    文|米勒尔的猫编辑|米勒尔的猫不久后,武宁节度使时溥持黄巢首级及其姬妾数十人到成都向唐僖宗复命,并亲自审问了这些姬妾。她们最终的结局会如何呢?长安称帝 危机降临公元880年12月13日,黄巢率农民起义军入主长安,唐僖宗仓逃至成都。随后黄巢即位于含元殿,建立大齐政权,宣年号为“金统”。从落魄的无名小卒

  • 黄巢兵败被杀,他的数十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的处决手段令人不齿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唐僖宗

    广明元年十二月中旬,唐末起义军将领黄巢在长安城内的含元殿正式登基称帝。可这位深受唐末腐败统治迫害的农民代表在成为皇帝以后却失去了本心,只顾自己贪图享乐的他最终还是惨死在唐军的围剿之下。黄巢死后,逃亡了八年之久的唐僖宗再度还朝,而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用残忍的手法处理掉黄巢留在宫中的所有嫔妃。那么唐僖宗

  • 王建“少无赖”,后因护送唐僖宗有功而逐步升迁,后攻打西川建立前蜀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唐僖宗

    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小字行哥,唐朝末年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王建在家里排行老八,少时家穷,好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偷牛、偷驴)因此被乡里人称“贼王八”。“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王建的父亲倒是个老实人,对他这个儿子头疼不已,但又没办法。传说王建有一次和

  • 黄巢兵败姬妾被俘,唐僖宗问为何造反,对方一句话说得他恼羞成怒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唐僖宗

    唐末的农民起义中,黄巢的名字是最响亮的。黄巢兵败身死,唐朝军队俘虏了黄巢的十几名姬妾。唐僖宗下令将这些女子带到皇宫,他要亲自审问。面对公侯世家的女子,唐僖宗厉声责问:“你们为什么反叛朝廷跟随叛贼黄巢?”原以为这些女子会痛哭流涕以示悔过,然而她们却指责唐僖宗和朝廷没有作为,如丧家之犬四处逃亡,抛弃黎民

  • 唐僖宗嫌弃他相貌丑陋,没有任用授官,日后却被此人摧毁“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唐僖宗

    历史上的人物,其实并不是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样那个样子,影视剧中的人物也许是帅气英俊,可现实中,那些英雄好汉,有可能长相丑陋不堪。钟馗,就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曾是终南山的进士,但因为唐玄宗嫌弃他的相貌丑陋,不让他授官,一气之下,他便撞墙而死,这才有了日后的捉妖捉鬼的传说。除了钟馗之外,历史上还有

  • 唐僖宗给朱温开空头支票,气得后者焚毁长安宫殿,一夜杀九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唐僖宗

    狼,又叫豺狼,属于肉食动物,凶残狡诈,狼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锲而不舍的耐心,当他对某件事物感兴趣时,这种特性使它往往能够获得成功。晚唐时皇帝内被宦官控制,外各地方藩镇不听朝廷调遣,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被各方势力当作泥菩萨供在长安。面对这种身不由己的局面,唐僖宗、唐昭宗选中了黄巢起义中反水的朱温,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