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皇后:为朱元璋怀偷烧饼,两人相濡以沫30年,贤德堪比长孙皇后

马皇后:为朱元璋怀偷烧饼,两人相濡以沫30年,贤德堪比长孙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梓浩 访问量:1656 更新时间:2023/12/8 13:51:57

在中国历史上,马皇后是平凡而伟大女性的独特存在,她与朱元璋相濡以沫三十年,她善良、聪颖、勤俭,在朱元璋创业时,马氏始终如一给予最大支持,成就大业后就顺理成章做了皇后。

当年17岁的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做了郭子兴的亲兵九夫长,也就是元帅的贴身警卫。朱元璋聪明机智、灵活处事,常常有独到见解切中要害,逐渐成为郭子兴的智囊及心腹。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为留住朱元璋,郭子兴将疼爱的养女马秀英嫁朱元璋为妻,马氏算不上很漂亮,但聪明无比,凡事一经指导立马知晓,无论什么事,她总能从容应对。

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对朱元璋很嫉妒,也有了危机感,连郭子兴都觉得朱元璋比他强。在他的默许下,两个儿子就关了朱元璋的禁闭,断水断粮,想让朱元璋从这个世界消失。

马氏知道丈夫的处境后,很是着急,时常暗中偷偷给丈夫送点吃的。一次她在厨房顺了几张刚烙好的烧饼藏怀里,刚走出厨房就与养母撞了个满怀。

马氏想尽快开溜,张氏见她神色慌张,故意找话拖延时间。马氏很是着急,一个劲地扭捏,疼得腰都直不起来了,眼泪和汗水直往外冒。

张氏以为她得了什么病痛,连忙扶她到屋里。马氏伏地痛哭,把实情都告诉了养母。张氏气急,连忙叫她解开衣服拿出烧饼,结果就出现了文章开头说的那一幕。

这下轮到张氏心疼了,命人给爱女敷药,又叫人马上给朱元璋送饭。晚上张氏把枕头风一吹,郭子兴就命人把朱元璋放了,解除了禁闭。朱元璋终有人心疼了,不然饿死都没人知道。

马氏除照料朱元璋生活起居外,还承担机要秘书工作,替他掌管文件。凡朱元璋交办之事,他都记录得清晰准确,她还时常敦促和提醒朱元璋,为他的事业提供极有力的帮助。

朱元璋渡江,马皇后负责渡江总指挥工作,让几万老弱妇孺安全渡过长江天堑,率全军将士家属顺利抵达,令人刮目相看。

随着朱元璋事业越做越大,脾气也大了,皮带好好挂着就没事,皮带往下一按就要坏事。马皇后总会想办法消除隐患,私下规劝他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要求全责备,要爱惜将士生命。

马氏被封为皇后,朱元璋高度评价:“家有良妻,如国家之有贤相!”这是朱皇帝发自内心的赞叹。

朱元璋纳妃纳嫔,马皇后不但不干预,还给予支持。郭子兴漂亮的女儿郭惠,算是马氏的妹妹,朱皇帝看她的眼神如同饿狼盯上猎物,马皇后亲自做妹妹的思想工作,亲手将她送到朱皇帝的怀里,令老朱感激不尽。

朱元璋对后宫要求是历代皇帝中最为严格的,他坚决不允许嫔妃干政,更不允许她们奢侈腐化。马皇后作为六宫之主,外处作表率,能力和气度无不令人钦佩万分。

马皇后自小父母双亡,对娘家人非常渴望,朱元璋数次为她察访亲属,以便加官进爵。是非分明的马皇后知道皇帝想法后就谢绝了,说任人唯亲隐患很大,于朝廷不利。朱元璋佩服之余,只得改变主意,收回预定爵位。

有了马皇后的率先垂范,其他嫔妃就算有此心,也没胆借恩宠为娘家人谋利益了。朱皇帝当文武百官面极力夸奖马皇后,说她是自己的贤内助和得力臂膀,堪比唐太宗的长孙皇后

尽管朱皇帝妻妾众多,但后宫在马皇后打理下,大家和睦相处,一片和谐,这都与马皇后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分不开的。

朱元璋在郭子兴麾下时她就很好地处理了养父母及丈夫的关系,后来朱元璋收了20多个义子,马皇后待如亲生,处理与丈夫、子女、养子的关系游刃有余,做了皇后更待人以宽、责己以严。

让朱元璋没有后顾之忧,一心扑在朝政上。

马皇后育有五子二女,虽对子女极其仁爱,但对他们教育很严,要求他们生活简朴,自己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但她对朱元璋却极好,每次用餐都亲手安排。一次,朱元璋下朝吃饭,把工作情绪带回了家,饥肠辘辘地拿起汤匙就喝了一口,由于推迟下朝,汤有点凉了,当场就把汤匙狠摔在汤盆里。羹汤四溅,弄了马皇后一头一脸,她伸手摸了摸汤盆,说:

“这汤确实是凉,待我再去热一热。”

等她再端汤回来时,朱元璋望着两鬓斑白、神情憔悴却还在为自己操心的皇后,这个铁石心肠的汉子竟差点泪奔,愧疚地柔声说道:

“辛苦你了,朕刚才不该发火的!”

“是妾粗心,没注意到汤凉了,惹皇上不高兴了!”马皇后平静地冲他笑了笑。

朱皇帝动情地拉过马皇后那双如同树皮般粗糙的手,用发自肺腑的声音说:“皇后,你真是朕的好皇后啊,遇上是是朕此生最大的福分啊!”

不知一旁的嫔妃、宫女等人,看到这对老夫妻傻狗娘,有何感想?洪武十五年,秋风萧索之时,马皇后水米未尽病逝,享年51岁。

史上8个大字评价马皇后:母仪天下,慈德昭彰!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位贤惠的女人。马皇后平凡而又伟大,堪比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有贤妻如此,朱元璋怎能不成就一番伟业呢?

家有贤妻,吏不遭祸。贤妻与健康是一个男人最宝贵的财富,马皇后堪称古代完美女性的典范,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标签: 长孙皇后

更多文章

  • 长孙皇后,贵为千古第一贤后,为何总会在腰间系一袋毒药?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长孙皇后

    贞观初年,上林苑,初春时节的桃花正开得艳,新帝李世民携结发妻子长孙皇后于上林苑内赏桃,春和景明,春光灿烂,桃花熙熙攘攘地在微风中舒展身姿,长孙皇后面若桃花,粲然一笑,于上林苑十里桃林中留下她仅存的一首诗作《春游曲》。本是一次寻常的帝后巡游,可诗作中的“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一句却引得不小争

  • 为什么李世民的嫡子嫡女都英年早逝?原因跟长孙皇后脱不开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长孙皇后

    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他们最重视的子女,只有自己正妻生下来的孩子,虽然有一些小妾生下来的孩子同样也能够得到重视,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当中,皇后生下来的才能够被称作是嫡子,其余的妃嫔,不管身份有多高贵,她们生下来的孩子也只不过是庶子。而一般只要有嫡子存在,那么庶子是没有办法出头的,也就是说一般继承皇位的全部

  • 比武则天有才华,深受李世民宠爱,却没能熬成长孙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长孙皇后

    徐惠徐贤妃生于公元627年,现为浙江长兴县。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现为西安市陕西省,现为山西文水县东。相比之下,武术徐惠有天小三历史。但有些电视剧武则天是徐惠姐妹。然而,电视剧也可以用《纯属虚构》来解释。徐贤妃才华横溢,据史料记载,徐惠在床上翻滚可以用语言与父母交流天才如此不同,4岁时满嘴人。在

  • 长孙皇后是贤德皇后,生的儿子一个比一个差,危害大唐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出生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13岁就嫁给了李世民。长孙皇后为人贤惠,是史上最出名的贤德皇后,可是她生的儿子却一个比一个差,危害大唐江山。自从13岁嫁给李世民,到37岁病故,长孙皇后一共生了七个孩子,三儿四女。这三个儿子就是废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还有把大

  • 为什么说长孙皇后才是玄武门之变最为关键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长孙皇后

    皇后,需要母仪天下,因此对其修养、德行、智慧、才情、气度、仪容等都应该成为普天之下所有女性的典范和表率。而历史上,长孙皇后是绝对有资格称得上母仪天下的贤后。长孙皇后13岁便嫁给李世民,与李世民相伴23年,生育了7个子女,是李世民一生中最信任和最依赖的女人。而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登基做皇帝的关键事件,这

  • 死于家暴?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小女儿,三次婚约都以悲剧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长孙皇后

    663年,缠绵病榻多日的新城长公主香消玉殒,带着些许恨意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冰冷的世界。唐高宗得知妹妹的死讯之后异常震怒,并将这种怒气全部撒在了驸马韦正矩身上,韦正矩百口莫辩,成了害死公主的元凶,然后被处斩。说什么“遇主不以礼”,不过是“娶妇得公主,平地买官府”罢了。新城长公主的死从来都不是驸马的责任。

  • 长孙皇后真名叫什么?李世民和长孙竭罗的爱情,明君贤后感情甚笃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回忆屋标签:长孙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功过是非或许备受争议,但是没有争议的是,李世民对待感情生活的态度,生活里的李世民是个深情且长情的人,尤其是他跟长孙皇后的爱情堪称传奇。不过很多人都好奇长孙皇后真名叫什么?是叫长孙竭罗吗?听闻历史上李世民很爱这位长孙皇后,两人之间伉俪情深,也是一对典型的模范夫妻。历史上长孙皇后叫什么

  • 可怜生在帝王家: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七个儿女全部结局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长孙皇后

    李世民大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的背后也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文德皇后长孙氏。文德皇后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正妻,也是太宗皇帝在位时唯一册封的皇后,夫妻二人育有三子四女,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治、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和新城公主,因为对长孙皇后的宠爱,使得这七个皇子公主自出生以来也

  • 长孙皇后临终前,嘱托李世民:别让我家人担任要职,奈何事与愿违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长孙皇后

    裴回两仪殿,怅望九成台。玉辇终辞宴,瑶筐遂不开。 野旷阴风积,川长思鸟来。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文德皇后挽歌》李百药如果说让唐太宗李世民头痛的女人是武则天,那让他伤心的便是早逝的妻子长孙皇后。如果要论历史上的贤后,那么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必然有一席之地。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除了他

  • 长孙皇后唯一的污点,和贵妃宫斗10年,李世民也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长孙皇后

    太宗皇帝的长孙氏,被誉为古代三大贤后之一。她在史书上的地位是极其的高,比如唐书当中称赞她“母仪何炜”;而他的丈夫太宗也曾表示,她比上古先秦时期的几位贤良女子都适合当作理想中的妻子。她在太宗皇帝执政期间的种种作为也是让我们非常的钦佩,她知道自己丈夫的脾气非常的不好,有时候会对衷心谏言的大臣很排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