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孙皇后《女则》到底是本什么书,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

长孙皇后《女则》到底是本什么书,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彤彤爱读书 访问量:2871 更新时间:2023/12/14 6:37:29

长孙皇后观音婢生前编写了一本《女则》,容易被人误传为《女诫》。虽然都是教女性做人的道理,但这是两本内容完全不同的书。

《女诫》是四大才女之一的班昭著作,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历史学家,班昭教导女儿嫁入夫家后,要懂得柔顺,处理好三大关系,敬顺丈夫、和顺叔妹和屈从舅姑,全书分为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篇,在古代是女子教育的楷模,但到了近代成为男尊女卑的祸首。不管《女诫》是女性的处世宝典还是女性的精神枷锁,却影响了中国近两千年的女性观。可以肯定地说,千古贤后长孙无垢必定受过《女诫》的熏陶。

长孙皇后所撰写的《女则》,是不是也和班昭《女诫》一样,被今人视为“三从四德”的糟粕?答案是否定的。由于《女则》一书内容已经失传,只能从史料里的记载中窥见一斑,《旧唐书·长孙皇后传》:后尝撰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则》,自为之序。又著论驳汉明德马皇后,以为不能抑退外戚,令其当朝贵盛,乃戒其龙马水车,此乃开其祸源而防其末事耳。且戒主守者曰:“此吾以自防闲耳。妇人著述无条贯,不欲至尊见之,慎勿言。”

意思是说,长孙皇后曾经撰写了古代妇女美好的事迹,编辑成十卷取名《女则》,亲自写了序言,书中她著文认为东汉明德马皇后,因为不能压制外戚导致外戚专权,排队送礼的人车水马龙,导致朝廷出祸端。长孙皇后还告诫主管此书的女官说,这本书是我闲笔写来用于自律的,妇人写的书论述杂乱无章没有条理,不想让陛下让看,千万不要说出去。

直到长孙皇后36岁病逝后,随从女官才把这本《女则》呈现给李世民。唐太宗睹物思人已经悲伤,读后更是放声大哭,难过地说,“这本书是由皇后写的,可以成为世代相传的榜样。并不是我不知道天堂的意愿和无聊的哀悼,而是现在当我进入宫殿时,我再也听不见她的矫正词了。我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帮助,我不能忘记她。

想起皇后平时的言论确实具备智慧和远见,一生身体力行,认为《女则》可以作为后世女性典范,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来并推广流传下去。从此《女则》作为一部后妃教科书,在后宫流传下来,直到明朝都是后宫女子必读的课程,足见影响之大。

可见《女则》只是长孙皇后的读书随笔,她阅读古代妇女尤其是历代后妃的事迹,加上自己的评注,用于时刻提醒自己如何做好皇后,吸收历代女子的贤善仪规,严于律己,更是用一生践行作为皇后应该恪守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不要做出逾越自己身份的事。从她生前连李世民都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来看,长孙皇后著《女则》绝对不是舞文弄笔来沽名钓誉,只是对自己留下一些警戒。

为什么《女则》会失传?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本来受众面小。长孙皇后担心自己身处高位又得宠容易迷失,需要写点随笔时刻鞭策自己,后来成为鞭策后妃的教科书,普通女性和无宠的后妃就没有必要自我警示了,也没有必要去阅读了。

二是到了明代就被下架了。明代是存天理、灭人欲最为盛行的时代,《女则》并没有要求妇女一定要遵守三从四德,因此明仁孝徐皇后认为,"所谓《女宪》、《女则》,皆徒有其名耳。"亲自编写了《内训》用来教育宫中妇女,《女则》不再被刊印,之后越来越稀少,乃至失传。

《女则》没有流传下来还是挺遗憾的,好在长孙皇后的一生就是对《女则》最好的注解,她敦厚纯良,知进退守礼教,脚底下得踩着个稳字,眉目下藏一颗平常心,不仅塑造了千古一帝,还被千古一帝发自内心尊崇,这在男权社会确实非常了不起。

标签: 长孙皇后

更多文章

  • 长孙皇后为啥被李世民亲口尊称为“良佐”?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长孙皇后

    在唐朝的历史上,房玄龄、魏征和长孙无忌等名相名臣,都是备受人们赞誉的英雄人物。但是,他们的荣耀往往会掩盖掉一位同样杰出的女性,她就是被李世民尊为“良佐”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她的父亲在北魏时期就是一位朝中重臣。这样的背景为她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她从小就展现出了聪慧智识、勤勉好学

  • 女中诗豪李冶:大唐第一风流女道姑的爱情史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李冶

    李季兰,幼聪慧,及长姿容美艳,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唐才子传》又有谁能够想到,自小便展露出的这一份才情和天赋,在未来成为了李冶的立身之道,亦成为埋葬她的坟墓。六岁的李冶曾对着纷繁杂乱的蔷薇爬架作《蔷薇》,全诗已无考,其中有诗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中国古代便有谶语的说法,

  • 鱼玄机的结局,李冶的结局,朱淑真的结局,自古红颜多薄命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李冶

    1、鱼玄机,晚唐诗人,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10岁就与温庭筠相识,当她慢慢长大后,对这位亦师亦友的词人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温庭筠受制于封建理念而无法接受这位小姑娘的情谊,并亲自给他牵线认识了当时的状元李亿,温庭筠的一番好意没想到成为了鱼玄机悲剧的开始,因为李亿已经有了正室,所以

  • 古代,有2个要饭的,总会将饭先供奉给土地爷,再自己吃。吕洞宾想要给他们增

    历史人物编辑:蕾蕾搭配秀标签:吕洞宾

    古代,有2个要饭的,他们会将饭先供奉给土地爷,再自己吃。一天,吕洞宾问土地爷,“为何不给他们增福?”土地爷摇了摇头,“他们是穷命,增福会死。”吕洞宾听后,偏不信。于是,背着土地爷丢了一袋钱给这2个要饭的。这2人本是亲兄弟,大哥名为成大,小弟叫成二。2人自有记忆起,就在乞讨。可无论他们怎么起早贪黑,还

  • 盗墓拜曹操,黑帮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这其中有什么说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吕洞宾

    有句名言称:"天下百工圣人作",也就是说,各行各业都有它们的主管--祖师爷。祖师爷,顾名思义,就是某个行业内技术一流,成绩斐然,有卓越功绩做出奉献的人,比如卖酸梅汤的爱拜朱元璋(没错,酸梅汤就是朱元璋发明的),屠牛宰羊的爱拜张飞等等。接下来介绍四大行业的MVP。盗墓拜曹操曹操跟盗墓有啥关系?他虽然不

  • 吕洞宾不是八仙之首吗?为何会在人间有陵墓,而且还和一女的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吕洞宾

    八仙是中国道教及中国神话中的八位神仙,分别代表男女老幼、贫贱富贵八种不同的人群。我们小时候都看过电视剧《八仙过海》,因此对这八人也不陌生,八仙原本都是地上的凡人,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八仙都是因为机缘巧合之下顿悟生死,成为了天下的神仙,比如曹国舅就是赵匡胤的小舅子,汉钟离是王侯的儿子,而吕洞宾则是一个

  •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让牡丹仙子为他动心犯错,二人如愿被贬凡间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吕洞宾

    吕洞宾跟师傅参加王母的蟠桃大会,他看到王母身边有个漂亮仙女,就问太白金星:“这个仙女是谁?”太白说:“这是牡丹仙子,可不要乱动心思。”吕洞宾笑而不语,等到牡丹仙子过来,他设计让美人入怀。吕洞宾还未修道成仙之前,比较潇洒不羁,他对牡丹仙子有好感,于是就想借机亲近她。王母娘娘让牡丹仙子给众人倒酒,来到吕

  • 吕洞宾之墓被发现,开棺后找到一物,考古人员看后:这根本不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谈史标签:吕洞宾

    引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句名言相信人们都看过。也许是在电视上,也许是从书本中,人们或多或少都了解过八仙的故事。无论是其中哪一个,都富有传奇色彩。其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当属一仙吕洞宾了。直到现在,民间依然流传“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谚语。“八仙”这个称呼在当时就有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很久以前

  • 天不生我李淳罡,剑道万古如长夜!李淳罡竟然有吕洞宾的影子?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吕洞宾

    《雪中悍刀行》中的人物刻画极为出色,想必大家都有自己十分钟爱的那个吧,那么《雪中悍刀行》中的人物是否有着历史人物原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天不生我李淳罡,剑道万古如长夜——李淳罡五十年鸿业,说与山鬼听——徐晓人屠徐晓,白起在经过艺术美化之后感觉也就是徐晓这样的了,甚至绰号都是一样的,徐晓灭六国

  • 吕洞宾的墓终于被打开,专家在墓中发现一枚铜钱,直呼这不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美言不文娱乐社标签:吕洞宾

    吕洞宾,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名岩,字洞宾,道号为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吕洞宾是蒲州河中府人(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奇人,出生于公元798年,吕洞宾有着英俊潇洒的外表,而且运势很好,最终得到成仙,成为了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尽管说吕洞宾成仙,但是其肉体还是敌不过生老病死的规律,根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