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民间故事:藏王想娶文成公主,使者巧破皇帝难题,乌鸦:藏王死了

民间故事:藏王想娶文成公主,使者巧破皇帝难题,乌鸦:藏王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极简世界史 访问量:3023 更新时间:2023/12/30 11:30:49

每日更新,敬请关注!

很早很早以前,西藏有个藏松赞干布

藏王松赞干布那时候,西藏还没有自家种的五谷,大家吃的是一种野生的燕麦,所以老百姓的生活非常的苦。

藏王松赞干布听人说,内地汉区老百姓的生活非常好,吃的、穿的啥也不用愁;还听说内地有个成公主,人年轻,又长得漂亮。

于是他心里就想:内地的汉人真能干呀!要是能把这个文成公主娶来,内地一定会派很多人来帮助西藏。这样,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

因此,藏王松赞干布就准备派人到内地去求婚。

他手下有个大臣叫嘎瓦,聪明能干办法多,又到内地去学过木匠和铁匠,藏王决定就把他派去了。

大臣嘎瓦动身的时候,藏王叫他带了许许多多的物,又是金银,又是珠宝,又是大象,又是骏马,尽是些贵重的东西。

当时,不光是西藏派人去了,就在大臣嘎瓦达到内地之前,印度、波斯等很多国家也派了使臣到内地去求婚。

使臣们到内地以后,先是朝见了皇帝。

皇帝对他们说:“你们这些国家都要求娶公主,可我就只有这一个姑娘,我不能让她远远离开爹娘,嫁到你们那儿去啊!”

后来,皇帝决定让求婚的使臣们比赛智慧,说:“哪个最聪明,就把公主许配到他们那里去。”

第一次,皇帝派人牵来一百匹马驹,一百匹母马,叫使臣们找出马驹的妈妈,看哪匹马是哪匹马生的。

别的使臣都抢先跑去,他们把色相同的分在一块,只当自己黄色的马驹就是黄色的母马生的,黑色的马驹就是黑色的母马生的,白色的马驹就白色的母马生的,结果都分错了。

西藏使臣嘎瓦是最后去分的。

他先是把马驹同母马分开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匹地放到马驹当中去,马驹一看自己的妈妈来了忙去吃奶。

就这么一匹匹地放,一匹匹地找,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

嘎瓦虽是成功了,可皇帝说,光是这一次不行。

又派人找来一百只小鸡,一百只母鸡,叫使臣们把哪只小鸡是哪只母鸡孵的,都给认出来。

别个使臣都觉得很头疼,有的说:“这件事儿很难办,小鸡又不是我孵的,我怎么认得出来啊!”

另一些使臣也是直叹气,他们硬着头皮到鸡群里面胡乱认了一阵,可是没有一个认对头的。

嘎瓦喂过鸡,他晓得吃食物时,小鸡老爱跟母鸡在一块儿。

于是先把小鸡、母鸡分开,到喂鸡食的时候,把母鸡一只只叫到鸡群中,小鸡一见母鸡,就跟着啄食物去了。

不到半天工夫,全认出来了。

皇帝又出了一个难题,要各个使臣在一天内把一只羊的肉全吃光,皮子鞣出来,还要喝一坛酒,然后自个儿走回住处去。

到时候,别的使臣连半只羊也没吃完,连半坛酒也没喝光,就胀的胀倒,醉的醉倒,一个个都不行了。

嘎瓦去的时候拿一团线,把一头拴在住处的门门上,边走边褪着线团到宫里去。

他边喝酒吃肉,边鞣羊皮,不知不觉地就把羊肉吃完了,羊皮鞣出来了,酒也喝光了。

他也有些醉了,可是他边走边缠着线团,还是走回去了。

这还不算什么,嘎瓦回去以后,又故意打了一壶酒来慢慢喝。

皇帝派的人来看嘎瓦,瞧见他还在喝酒,十分惊讶,赶忙跑去对帝讲:“了不得,了不得!别人都醉得不省人事,我去看那个西藏的使臣呀,走回去了还在喝呢!”

皇帝一听,也非常诧异。

第二天,皇帝把各个使臣叫去,给了一块很大的玉石,要他们把上边的一个洞眼用线穿起来。

这个洞眼呀,很小很小,从这面到那面,要经过一条曲曲弯弯的孔道,很长很长。

那些使臣以为好穿,都争着去要,可是任他们怎么穿也穿不好,时间长了,有的把老闭着的一只眼睛都眯得睁不开了,有的把脖子也给弄歪了。

嘎瓦可有些为难了,他没同他们抢,只是悄悄坐在一棵大树底下想办法。

他忽然看见一只蚂蚁从小洞里爬出来,灵机一动,就想出一个好办法。

于是轮到西藏使臣穿玉石时,嘎瓦把丝线拴在一只蚂蚁的腰上,然后把它放到洞眼上去慢慢吹气。

蚂蚁一步步地往里爬,整整四天工夫才从另一个洞眼爬出来。

现在,蚂蚁的腰为啥很细呀,就是那个时候穿洞眼给勒细了的。

蚂蚁替嘎瓦把玉石穿通了,功劳很大,后来嘎瓦回西藏的时候就从内地带了好些蚂蚁回来。从那时起,西藏就有蚂蚁了。

嘎瓦把穿好的玉石送去交给皇帝看了,皇帝说,还不行。

没有等几天,皇帝又把各个使臣叫在一起,对大家说:“过两天,我叫五百个姑娘来,文成公主也在里面,大家都去挑选好了;哪个认得出来,就一定把公主嫁到哪一国去。”

嘎瓦回去以后,心里很着急,觉得这件事真是难办。

你想吧,他从前虽说到过内地,可从来也没有见到过文成公主,怎么有把握认得出来呢!

后来,他找到一个邻居的汉族老妈妈。

嘎瓦对老妈妈说:“过两天,皇帝爷就要叫我们去认文成公主了!那里共有五百个穿戴一样的姑娘在一起,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公主,怎么认得出来呢!阿妈,请你帮帮忙吧。”

老妈妈很乐意帮助嘎瓦。

因为她的女儿在宫里当侍女,她也知道这件事情,就悄悄告诉嘎瓦:“一半姑娘在前边,一半姑娘在后边,文成公主在中间。公主的脸蛋不太白,牙齿非常整齐,公主的头上有两只蜜蜂在绕圈,一只是金蜂,一只是玉蜂。”

临走的头一天晚上,别的使臣到处打听文成公主是什么样儿,忙得连觉也没有睡,结果半点风声也没打听到。

第二天,挑选的时候到了。

宫殿上站着五百个姑娘,五百个姑娘的穿戴都一模一样。

每个使臣的手里都拿了一杆小旗,要选中哪一个姑娘,就把小旗插在她的背上(藏族定亲习惯)。

别的使臣抢先挑选,每个人都找了一个姑娘,后来一看都不是文成公主。

嘎瓦拿着小旗在姑娘们的身边走来走去,装着决定不了的样子,可是他早看见有两只蜜蜂在一个姑娘的头上绕着,他认出是文成公主,就走到公主身边把小旗插上。

所有的难题都一个个被西藏的使臣解开了,皇帝暗暗称赞嘎瓦。

他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不用说,藏王就更聪明能干了。想来想去都觉得很不错,就答应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去。

文成公主快要动身了,有一个大臣对皇帝说:“让公主先走吧,最好把西藏的使臣留下来,他很聪明能干,办法多,有什么事办不了就可以找他。”

皇帝觉得很有道理,就把嘎瓦留下了。

文成公主先出发到西藏来了。

她从内地带了青稞、豌豆、油菜籽、小麦、荞麦五样粮食种子,带了耕牛和奶牛,带了白的、黑的、蓝的、黄的、绿的五种颜色的羊。

还有许多内地的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来了。

就从这个时候起,西藏才有了五谷,老百姓才学会了耕种和工艺。

半路上,文成公主过一条大河时,正好碰上涨大水,把羊给冲跑了。

公主很着急,直叫“白羊、黑羊快回来!”把其他三种羊给忘了。

结果那三种羊被冲走了,一直没有回来。

所以现在西藏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的羊。

进西藏境内以后,文成公主到了工布。

在工布一个叫“鲁朗”的地方,遇见一条小河,过不去。

然后公主找了一根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过去了。

后来,我们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纳桑巴”,意思是中原桥。

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说:“公主,公主,这儿过不去!”

文成公主听了,马上拔一把羊毛撒在大地上,就走过去了。

大家说因为文成公主撤了这把羊毛呀,所以鲁朗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

文成公主又过了一座大山。

后来,我们老百姓就把这座大山叫做“甲惹”,就是“公主山”的意思。

文成公主到了“达尤龙真”地方的时候,可恶的乌鸦飞来说了坏话,它问:“公主、公主,你要到哪儿去呀?”

文成公主说:“我要去找藏王松赞干布。”

乌鸦说:“哎呀,藏王都已经死了,你还去干什么?”

公主听说藏王已经死了,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于是就在达尤龙真这儿修了一座石屋子住下来,还咬破了指头,在石壁上写了血书来纪念藏王。

文成公主心里难过极了,没有心思梳妆,于是右边的头发散了也没管它。

因此,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树木稀,南岸的树木密,两边长得不一个样。

过了好些日子,文成公主心里想:“就是藏王真死了,我也应该去看看呀!”

碰巧这个时候,神鸟天鹅从远方飞来说:“公主,公主,不要难过,快到拉萨去吧,藏王的身体很健康!公主,公主,不要住在这儿,请到拉萨去吧,一切都会吉祥如意!”

文成公主听了,十分感激神鸟天鹅,马上就动身往拉萨赶去。

走着走着,乃巴山把路给挡住了,大伙走起来很不方便。

文成公主就动手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了。

背山的那个时候,一只狗向文成公主咬来,直到现在,乃巴山下边还留有文成公主的脚印和狗爪印。

最后想说:这是流传于林芝地区的关于文成公主的故事,也许很多人会说:这是假的,和真实的历史事件不一样。

其实大家不必认真,这只是一种百姓之间的流传故事,正是文成公主的到来,才使那里的住民得到了很多进步,也能看出人们对文成公主的尊敬。

民间故事传说是民众的精神文本,也是民众教育、娱乐的重要形式。

一地一历史,一地一人文。

民间故事传说是了解和融入一地的最快和最直接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些故事!

标签: 文成公主

更多文章

  • 文成公主:除了入藏和亲,可知她还助攻“一人灭一国”的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文成公主

    一她是大唐宗室女,在那个女孩不留名的时代,她在娘家汉姓为李氏,本来籍籍无名,可是因为要和亲被册封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松赞干布的王后,被尊称为甲木萨,大致意思是汉女神仙,从此在拉萨远望长安,至今被供奉为绿度母菩萨。他是吐蕃赞普,为求娶大唐公主不惜用了阳谋,奈何大唐天子李世民虽有21个亲生女儿,却一个

  • 为何文成公主在吐蕃国如此受人民的爱戴?文成公主做了什么举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之所以在吐蕃国如此受人民的爱戴与敬仰,是因为文成公主在和亲时带了大量的种子,布匹等物品。说明文成公主是把吐蕃国放在心上的,还为吐蕃国引进了新的耕种技术,教妇女纺织,刺绣与其他手工艺。文成公主又没有私欲与权欲,这让松赞干布与满朝的文武大臣,吐蕃国百姓对她爱戴与诚服。文成公主陪嫁物,对吐蕃国的好

  • 宫心计2:何离以死堵住太平公主的嘴,任三恕为了何离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似旅行标签:太平公主

    如果说现在让你立马回忆起一部特别深刻印象的宫斗剧,你是否也会像我一样立马想起当年叱咤风云的宫心计,这个当年引领宫斗之首的经典之作,屡创收视奇迹,成为无数观众心目中的宫斗代表作。如今时隔久年,宫心计2深宫计再次强势来袭,这回,是否依旧直达内心,让你拍案叫好。这部剧主要讲述了唐朝时期在后宫内发生的一系列

  • 太平公主真的造反了吗?唐玄宗为啥要杀死自己的亲姑姑

    历史人物编辑:史密记标签:太平公主

    公元710年6月唐睿宗第三子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和他的儿子薛从简发动了唐隆政变,杀死了韦后、安乐公主以及其党羽,逼迫当时的皇帝李重茂退位,李重茂是韦后立的,也是韦后和中宗的儿子,年号是唐隆,不过一个月。太平公主在相王也就是唐睿宗李旦登基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李旦退位后,李隆基就以谋反的名义将

  • 唐代“太平公主”并不像史官记录的这样,给您展示真正的她

    历史人物编辑:忘了遇见你标签:太平公主

    查阅史料,以正史记载的唐朝太平公主,记录了她嫁给两位驸马、拥立唐睿宗复位,其后被唐玄宗李隆基干掉的事。但是这些大事之下的很多细节,史官并没有提及。所以研究历史,若是以学术的角度,必须遍观史料、逐一求证,然后反复揣摩,力求寻找真相,才是严谨的学术态度。我们仅以几个细节来判断一个真正的太平公主,是如何造

  • 为什么李隆基当上皇帝第一件事,就是要除掉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太平公主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安睡,除非旁边睡的是个美女,但是太平公主虽美却是自己的亲姑姑,还是一个想要致自己死地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存在一天,李隆基都会寝食不安,所以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干掉亲姑姑太平公主!李隆基场景一,唐睿宗李旦VS李隆基那是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唐睿宗李旦秘密召见李隆基,屏退左右之后,李旦拉着李隆

  • 为什么唐玄宗李隆基当上皇帝后第一件事,就是干掉姑姑太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喃成不亦标签:太平公主

    古代皇家那点事,无非就是权力之争,皇位、后位、太子位,个个都是烫手的香饽饽。而周围聚集的一群饿狼,也个个都是双眼冒着绿光,紧盯不放。李隆基继位后就干掉了姑姑太平公主,可以说是继承了李唐皇室的优良传统。从唐朝建立,皇位的更迭就不是那么平静,我们从头说起。大唐建立之后,高祖李渊还未死,李世民就在玄武门之

  • 太平公主多嚣张?把李隆基臭骂一顿后,扬长而去,李隆基不敢还口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太平公主

    711年,太平公主(武则天的小女儿)乘车直奔太子府。太子李隆基见姑母来临,赶紧出门迎接,不料太平公主二话不说,劈头盖脸地把李隆基一顿臭骂,骂完像没事人一样,扬长而去。李隆基一脸惊愕,战战兢兢,杵在原地过了很久,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还不能和太平公主彻底撕破脸,因为太平公主在父皇李旦心里的分量太重,自

  • 为什么武则天偏偏宠爱太平公主?原来这种情趣与武则天是一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太平公主

    对于武则天来说,政治利益第一,亲情第二。武则天和自己的儿子天生就注定在政治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武则天和儿子的矛盾,决定了他们要么是权力明争关系,要么是潜在的最大权力争夺者关系。而且对方一旦夺权成功后,基于法统需要,必然要对武则天的地位不予承认,对她的政策(尤其涉及娘家的政策)要大幅改变。这些都是作

  • 强势之如太平公主,为何不能够像母亲武则天那般当上女皇?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太平公主

    喜欢研究唐朝历史的朋友们对于太平公主这个人物一定是十分好奇的,而且当年一部大火的电视剧大明宫词更是让她的故事为天下人所知道。人们在一边惊异于她的美貌和智慧的同时,又一边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她与她的母亲则天真的是太像了,一样的天姿聪颖,又都有很强的政治野心,那她为什么没有当上女皇呢?在很多人的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