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天下名叛将:安禄山为什么胆敢反唐!

天下名叛将:安禄山为什么胆敢反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虫侃历史 访问量:4391 更新时间:2024/1/31 9:22:01

看过各种影视作品中的安禄山,一直以来都感觉安禄山只是一个凶悍贪婪,虽然狡猾却不精明的野蛮胡人,后来读过了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当中的叙述,依旧没有对这个人为什么敢在大唐极盛之时,冒天下之大不韪,挥兵长安,谋逆造反有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

虽然教科书上一般都解释说唐玄宗改元天宝之后,好逸怠政,任用奸臣当朝,以致吏治腐败透顶,又重用非汉民族将领拥有精锐重兵守边,导致中原腹地长期丧失武备,从而使得安禄山野心极具膨胀,在看透洛阳长安虚实之后,发动了震惊天下的“安史之乱”。

但这个解释似有许多不通之处,当时大唐山河一统,国力之强盛可谓天下诸国莫敢撄其锋,唐玄宗李隆基在恢复李唐天下声威的功课上下了不少工夫,几十年的勤政治国和对外用兵,使他又得到了西域和漠北诸国诸非汉民部族,对他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的无上崇高尊号“天可汗”,大唐的版图在此时更是中国历代汉民族王朝所不可比拟的,天下有十道四百州十大节度使,边境更有安东、安西、安南、北庭四大都护府作为怀柔四夷,监理诸国的强大屏障(汉时只开拓了西域,设有西域都护)。

天宝末年,安禄山位居范阳节度使,后来又死皮赖脸地在唐玄宗面前讨得河东节度使和平卢节度使的名位和实权,一时间拥有了天下三分之一的兵马,可对于幅员万里的大唐来讲,河北三镇(范阳、平卢、河东)也不过是天下之一隅,如果圣天子檄文一发,东至黄河,西抵天山,南及荆楚,北到大漠,能号召和发动的兵马何止百万!想不通安禄山,怎么就敢冒这个险去放手一搏?

而且当时唐朝的名将也是难以计数,顶级的军事指挥家就有哥舒翰封常清高仙芝,这些人都还不是汉人,不过历史上极其吊诡的是,三位都足以单劈安禄山的忠义名将,几乎同一时间都被唐玄宗或坑死,或直接赐死。很多人也搞不明白,为什么一向英明睿智的唐明皇会在这个时候先后弄死这么多名将,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但仔细想一想,不难发现,这些人都不是汉人,而安禄山作为李隆基曾经最宠信的外族将领导,居然悍然发兵叛变了,让他一时间无法再信任非汉将领,安禄山的反叛使得他无法容忍这些将领任何一项在他眼中表现得不积极不主动不忠诚的军事行动,宠信安禄山导致的物极必反,使得他整个大脑都充斥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阴霾和痛心。

可安禄山一往无前的反意又到底是缘自何处呢?思来想去,应该会有以下六点。第一、兵权太盛,直接支撑了他庞大的野心。第二,重兵在握的前提下,长安的无比繁华和奢靡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特别是他那极具妩媚成熟和风雅高贵的丰腴美人干娘杨贵妃)。第三、麾下诸胡人部将的无知野蛮和贪婪,所谓无知者无畏,他们每每在安禄山从长安述职归镇时,听到主子口若悬河地讲述和显摆着长安的各种享受和欢乐,就时时忍不住敲击安禄山,不如打到长安去,坐拥这大好江山才不枉此生!第四、严庄、高尚这样极具才智的谋略汉文人谋士的谋划和怂恿。第五、安禄山确实也从朝廷的状态看出大唐内在的空虚和对他的掉以轻心。第六,就是让安禄山非常忌惮的杨贵妃兄长宰相杨国忠,此人不学无术,却好排除异己,他和南宋的贾似道十分相似,杨国忠的前任李林甫,虽然也是个奸险弄权之辈,但李林甫为相,知道如何权衡上下,恩威并施,擅于挟制,左右逢源,并未像杨国忠那样,自恃贵妃得宠,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不可一世。

因此,安禄山是非常害怕杨国忠,在唐玄宗面前进谗言害他,所以举三镇之兵而反(起初也是打着诛杨国忠,清君侧的名号起兵)既是蓄意为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闲话燕云十六州之得失终极篇

标签: 安禄山

更多文章

  • 杨玉环为安禄山洗澡,唐玄宗为什么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赵明标签:安禄山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安禄山事迹》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杨玉环为安禄山洗澡,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史书记载,在唐人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有过这样一段记载:杨贵妃召安禄山进后宫,贵妃为安禄山洗三日,后又以装点轿子,安禄山坐在轿子上,后宫的太监抬着轿子,在后宫中四

  • 为何唐玄宗在知道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后不仅不生气还赏赐了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小島知風标签:安禄山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二十六日,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杨贵妃在这一天给大将安禄山洗澡,出人意外的是唐玄宗在得知爱妃给安禄山洗澡之后不仅不生气,还高兴地赏赐了安禄山不少钱,这种情况别说是皇帝,就是一般人的妻子给别的男人洗澡那恐怕都得酿成风流惨案,为何唐玄宗不仅没有生气还赏赐安禄山呢?其实安禄山本来

  • 安禄山为什么有六万士兵就敢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时刻标签:安禄山

    唐朝在前期发展的是非常不错的,从李渊建立唐朝后,唐朝的国力就蒸蒸日上,一直到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迎来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历史上人们对这个盛世的评价是非常高的,紧接着李治和武则天时期,同样创造了盛世的局面。李治开创了永徽之治,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唐朝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到了唐玄宗时

  • 安禄山本来已经攻占长安,形势一片大好,为何却被亲儿子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安禄山

    利益是人类行动的一切动力,为了利益而奋斗,古往今来从未改变。它既给我们带来前行的动力,同时又给我们带来祸端。安禄山算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因为他成功使唐朝走上了下坡路,之后他还建立了大燕政权,他的造反无不是为了一个利字,但是同样的他也因为利而亡,这样有野心有头脑的安禄山最后却死在了自己儿子手中,

  • 史书中作恶多端的安禄山,其实在河北百姓中口碑并不差,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夏目历史君标签:安禄山

    序言 天宝14年,唐玄宗召安禄山进京,这位一向奉唐玄宗为“天”的大唐名将,却意外的表现出抗拒。但唐玄宗并没有怪罪,还亲自赐婚给安禄山的大儿子,要求安禄山出席观礼。但安禄山居然再次推辞......君王之赐,臣子再三推辞,这无疑已经犯了封建时代的忌讳,尤其是这个他们眼中平日里一向为唐玄宗马首是瞻的人。这

  • 32岁杨贵妃为48岁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在一旁不仅不生气,还重奖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安禄山

    公元751年,这一年的唐朝,有一幕奇特的场景正在上演。那是32岁的杨贵妃,正在为她的干儿子,一个48岁的壮汉安禄山进行洗三仪式。这个仪式,本是为新生儿举行,以祈求吉祥,消灾解厄。然而,这一次的主角,却是一个已经步入中年的男子。安禄山,原名轧荦山,出生于西域的康国。他的人生充满了曲折,父亲早逝,母亲改

  • 安禄山赐此人一件名贵紫袍,他却给了安禄山沉重一击,名载唐史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安禄山

    唐玄宗在位期间,安禄山起兵造反路过常山时,太守颜杲卿(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哥哥)和长史袁履谦夹道迎接。安禄山见了他们很高兴,赐给颜杲卿一领名贵的紫袍,赐给袁履谦一领精致的红袍,并让义子李钦凑率兵五千屯驻在常山。颜杲卿回到寓所后,指着安禄山赐给他的袍子对袁履谦说:“安禄山为什么要把这么好的衣服赐给我们呢

  • 安禄山的造反苗头,唐玄宗真的一无所知?

    历史人物编辑:品历读史标签:安禄山

    安禄山惧怕李林甫,本来朝堂之上有李林甫制衡安禄山,只是没想到李林甫死的太突然,以至于在朝野之上再也没有能够镇服安禄山的人了!李林甫死去后,年老昏庸的唐玄宗甚至为了求稳,顺应安禄山的心意,在李林甫刚死还未下葬时,给李林甫扣了谋反罪名!只可惜,安禄山羽翼已硬,又担心新宰相杨国忠对自己不利,最终还是在李林

  • 安禄山受唐玄宗厚待,为什么还要叛变

    历史人物编辑:司明岩标签:安禄山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这期间避免不了许多奇人异事。可能很多人都知道,32岁的杨贵妃曾收了一个48岁的干儿子,这个干儿子便是安禄山。可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杨贵妃曾经亲自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不但不生气,反而还重赏了杨贵妃,这听起来让人觉得荒唐无比。要说起杨玉环,作为古时候四大美女之一那必定是倾国倾城。长

  • 安史之乱为什么会爆发?果真是安禄山的野心太大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安禄山

    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变乱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摧毁了大唐王朝几代国君辛苦建立的繁荣帝国。从此,大唐王朝走下神坛,再也没有重新辉煌过。而作为安史之乱发起者的安禄山,则被认为是罪魁祸首。后世评价安禄山说他野心太大,不满足于当臣子,眼睛里全部都是皇位,所以才决定反叛。而更糟糕的是,安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