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多尔衮坠马而亡 是八旗兵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为什么说多尔衮坠马而亡 是八旗兵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35 更新时间:2023/12/15 5:56:49

满清八旗军,从最初的雄健彪悍,打遍天下无敌手,到清末时发展成提笼架鸟,烟枪不离手,毫无战斗力可言的病夫,原因是很多的。不过,之所以发展成这样,有一个转折点至关重要。这就是多尔衮不幸坠马而亡的时候。

(满清八旗军)

为什么说多尔衮坠马而亡,是八旗军由盛到衰的重要转折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后金崛起到后来满清入关时,满清军队的情况做一个了解。

当年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义打天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所有的努尔哈赤的朋友、兄弟,以及他的儿子们都奋勇努力,个个争先。

为了壮大军队的力量,努尔哈赤也极力鼓励他的皇亲子弟们这样做。因此,这些皇亲子弟在战斗过程中,每个人都渐渐地拉起了一个队伍。而且在作战的时候,也并不是有什么完整的统一的号令,大都是这些皇亲子弟带着自己的军队,四处抄掠打拼。

后金当年崛起的这种情况,其实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普遍情况,也是女真族的老传统。当年金国南下进攻宋朝的时候,就是金太祖及金太宗的兄弟儿子们,带领队伍四处征战。其中金兀术、粘罕等的战斗能力最强。这些宗室子弟的军队在打仗的时候,常常也是各自为政,各自努力,不怎么听中央的调配。

努尔哈赤的军队在壮大过程中,由于是这样一种情况,因而才渐渐形成了八旗军队。

而且,当时不仅仅军队是八旗军队,连政治也是大家共同议事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努尔哈赤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应该交给他的儿子们共同讨论决定。当然了,在讨论的时候,那些战功显赫,以及军队实力最强的宗王,在议政的时候,声音自然是最大的。

(努尔哈赤画像)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皇太极的时候。当时,由于努尔哈赤猝死,因此,并没有完全确立继承人。于是,皇太极便联合八旗中权力最大的四个宗王,逼迫努尔哈赤年轻的皇后阿巴亥殉葬,从而打击了阿巴亥的三个孩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当然也就是打击他们所领导的八旗军。

皇太极上台以后,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一方面试图极力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改为由自己主政。所以最终他学习汉人的方式“称帝”。“称帝”的目的,就是要强化自己的权力。另一方面,在军队上,努尔哈赤把八旗分成“上三旗”和“下五旗”。他自己掌控的镶黄旗、正黄旗,自然归在“上三旗”之内了。

不过,皇太极的改革,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效果,并没有在根本上改变清初八旗军队的根本体制。毕竟当时还需要所有的八旗军大家戮力而行,共同努力,打进关去,灭掉明朝。

接着,皇太极又很快猝死,也是没有确立继承人。这也就使得最终大家通过协调,扶持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为皇帝,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执政。清朝的政体,又往后退了一步,从权力不太集中的皇权制,退回到权力相对集中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多尔衮上台后,他为了加强自己军队的权力,把他控制的镶白旗和正白旗拉到“上三旗”来。其做法,和皇太极也是一样的。而且,由于多尔衮并非皇帝,只是宗王,因此,多尔衮并没有让他的掌控的两白旗权力更大。

总之,在多尔衮之前,整个清朝在政体上,主要还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在军队上,依然是“八旗”体制。同时,满清也依靠这一套政体和军队体制,打进关来,消灭李自成政权,坐镇北京。

(多尔衮画像)

不过,很快,多尔衮就坠马而亡。

多尔衮坠马而亡后,顺治皇帝出于“国恨家仇”,在多尔衮被埋葬不到两个月,他就把多尔衮的遗体挖出来毁尸。顺治皇帝的这种做法,也是彻底否定“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改为由皇帝执政。而且,顺治皇帝逐渐让皇室子弟不再参与政治,改为由非皇室的大臣参与朝政。后来他非常依仗的索尼、遏必隆、苏尔萨哈、鳌拜四大辅臣,都没有一个是正宗的皇室成员。

与此相对的,八旗军队也不再绝对掌控在皇室子弟手里。毕竟当时已经打进关来,坐镇中原。同时,消灭南方的南明政权,除了八旗军队外,顺治皇帝也主要交给吴三桂等“三藩”来完成,以此来削夺皇室子弟在军队中的影响力。

到了康熙皇帝以后,更加在政体和军队体制上,确立了皇权制度,整个军队也受到皇帝掌控。“八旗”的体制也不再能发挥以前的作用。这样,其战斗力也就开始急转直下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标签: 多尔衮八旗兵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曹奂作为曹魏末代皇帝,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在我们的印象中,末代皇帝的下场貌似都很惨,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中国历史从夏商周建立王朝开始,就有了“国君”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随着朝代的更迭,“国君”也被不断地更换,在任何一个朝代中,开国之君与亡国之君都备受关注。“开国之君”因为功勋卓绝而被后世所敬仰,与之相反的就是“亡国之

  • 历史上被称为兵仙的韩信,军事才能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有一句话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句俗语中的韩信,善用计谋赢取战争的胜利,被人称为兵仙,那么为什么他被人们称为兵仙呢?看看他手下的那些败将,你就明白了。首先我们要讲的这个被韩信拿下的

  • 亡国主公10岁入宫,被杨坚宠幸,杨坚一死,当晚便被杨广抱上床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坚,风云人物

    公元581年,杨坚让年仅7岁的小外孙将皇位禅让给自己,代周建隋,南朝陈宣帝陈顼见杨坚立足未稳,率兵出击,结果兵败而回,陈顼怒火攻心,一命呜呼,享年53岁!陈宣帝陈顼死后,太子陈叔宝继位,自持长江天险,认为无亡国之忧,荒废朝政,整天抱着张丽华饮酒作乐,搞的陈国乌烟瘴气,公元588年,隋朝出兵攻打陈朝,

  • 高俅其实是个老好人,为什么在水浒传里却成了恶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俅,宋朝,风云人物

    历史上的高俅多才多艺,不但踢得一脚的好球,还写得一手的好字,而且也会一些花拳绣腿。其为人谦和圆滑,对上司毕恭毕敬,对部下也很随和,不管上级下级都相处的很好,从不仗势欺人。按现在的话说,可以算一个老好人,一般谁也不愿意得罪。高俅有才华,然而他的才华却不在文治武功上。那提拔他的宋徽宗赵佶也有才华,但他的

  • 卞皇后是怎么做到三国第一夫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卞皇后,三国,风云人物

    卞皇后:从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三国第一夫人,她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演义》我想我们大家都看过吧,但是出现在我们视线里的,大多数都是各路英雄,一般女子我们应该很少关注,可是身为曹操的妻子卞皇后却很少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面。她虽然是

  • 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被杀与孟达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攻樊城,战事危急之时,向驻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求援,但是,孟达力劝刘封不要出兵援助关羽,导致关羽孤军奋战,兵败被杀。事后刘备追责,孟达难辞其咎,假惺惺地给刘备留下了一封书信,带部下投降了曹魏,跑路了,而刘封

  • 在明朝历史上,贡献最大的都是哪些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都说明朝奇葩皇帝多,但其实优秀的皇帝也不少,其中最为杰出的主要有以下五位。第一、明太祖朱元璋基本上,我国每个开国皇帝的能力都是较为突出的,这一点明太祖朱元璋也不例外,他甚至可以称为明代综合能力最强的皇帝。其以一个乞丐的低微的不能再低微的身份,居

  • 秦献公为什么没有秦孝公有名?秦献公在秦国崛起中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秦献公,风云人物

    秦献公为什么没有秦孝公有名?秦献公在秦国崛起中有什么贡献?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秦献公接手的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经营,秦国国力缓慢恢复;秦孝公接手后,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好比一颗种子,从种下到生根发芽,秦献公时期相当于种下后慢慢

  • 三国时期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有过交手吗?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汉末三国时期,东吴有江表之虎臣,也即孙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江表之虎臣人数众多,但是,说到人气和知名度上,还

  • 明朝“前六君子”魏大中简介:少时家贫,却自学成为生员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