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几乎同样远近扬名的两位萧女士,一个因政治才华而远近闻名,另一个则是因美貌和“六位帝皇玩”而天下皆知,一个被习惯称为萧太后,一个习惯称谓是萧皇后,而她们的事迹总是能让人大家饶有兴趣。
先说萧皇后,她以“六位帝皇玩”的名声载入野史,为后人津津乐道,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她曾经历了六个国家的改朝换代,成为六个皇帝的女人,一个皇帝六个后妃很正常,但一个皇后伺候过六位皇帝可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民间野史不乐道才怪。
当时萧皇后小时候就被算命先生说以后必定飞黄腾达,因为萧皇后当时的美貌可以说是十里八村都比较出名的。
这不,当时还是一个晋王的杨广就打听到了这个美人,于是立马就去迎亲。
可是俩人的小日子并没有过多久。要知道杨广是什么人,无恶不赦的大坏蛋啊,残暴自大,怙恶不悛,很快就引起了民众的不满。
最终,宇文化及出面把他弄死了,而萧皇后自然而然就成了宇文化及的女人。
可是好景不长,又出事了,宇文化及刚刚建立起政权,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窦建德又打着重建皇室的旗号杀了回来。
后果可想而知,萧皇后长得那么好看,肯定又被窦建德给弄走了。
唉,真是个有故事的女人啊。
还没完呢,当时杨广有个妹妹和亲到了突厥那边,后来妹妹在那边实在无聊就想着把萧皇后接回来陪自己,好让自己不那么孤单。于是就想办法把萧太后接了过来,这下把突厥可汗给乐坏了,想一下有两个美女服侍自己,艳福齐天。
可是艳福没享多久,就得病去世了,啧啧,不是享福的命。
没办法,咱们匈奴讲究兄弟继承嫂子,哥哥死了之后他的摊子只能弟弟接手了,没办法萧皇后又跟着他弟弟呆了一段时间。
再后来就是唐太宗的出现,李世民带着唐朝的军队攻打侵犯边疆的突厥人,收复失地的同时,也收获了六十多岁的萧皇后,比我们的太宗大了整整三十岁,可是据说李世民还是将她放到了自己的后宫。
这野史编的也太戏剧性了,连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都不肯放过。
现在想想萧皇后还真是无辜啊,可是也没有办法呀,那个时代女人没有地位,她终究只能是那个时代的陪葬品,后来人们最终还是将她与杨广合葬在一起,毕竟人家俩才是老夫老妻,兜兜转转一大圈,但是最终还是走在了一起。
辽国著名的萧太后,可是一位响当当的女政治家,在她掌政时期,辽国进入了鼎盛时期,风光无限。
萧太后死后,他的儿子将她风光大葬,她的墓地在现在的龙岗子村,大家如果有兴趣想看看这位名人可以去参观一下。
但是萧太后的陵墓,绝对不会像其他景区一样繁华或者说香火很旺,为什么呢?
因为萧太后死后,她的陵墓被盗墓者光顾好多次,以至于里面只剩下一副躯壳。
要知道,萧太后的历史地位可以与慈禧太后相提并论,虽然说陪葬品没有慈禧太后的豪奢,但是数目也是惊人的。
尤其是她死后那身衣服,被专家拍估三十四亿人民币,有人会问,不就是一身死人衣服吗,那有啥值钱的。
这就是孤陋寡闻了,萧太后穿的可不一般,而是叫做金缕玉衣,听名字就感觉很值钱吧。
当然值钱了!
先说它的做工和材料,整件寿衣全部是用金丝线编制而成的,每一个空隙都非常均匀,而且看不到一根断头或者衔接的地方。
对于现代工艺来说,自是不难,但是当时没有机器加工全部是手工制作的前提下,能精细到那种程度,也可谓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了。
整件衣服采用失传已久的古刺绣方法,单单是这方法和材料就得有十几亿,加上上面的做工与图案又得好几亿,再加上历史的久远又得好几亿,而且加上名人效应,萧太后啊,光这个品牌名称就得值个好几亿吧,这么一算三十多个亿也只少不多。
但是经过很多次的盗墓者光临,为什么没人碰这件寿衣呢?
原来盗墓贼这个群体很是讲究迷信,认为寿衣是不吉利之物,自己做这行本来就够不吉利,再盗寿衣,会显得自己很没有进取心,因此盗墓贼根本不会碰!
也正因如此,这件宝物空有逆天高价,却始终乏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