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明教护教法王,跟随方腊起兵,力大枪沉,反被徐宁一招秒杀

他是明教护教法王,跟随方腊起兵,力大枪沉,反被徐宁一招秒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靠谱学 访问量:4058 更新时间:2024/2/11 14:40:05

提到明教,很多人都想到《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教主张无忌,但明教其实跟《水浒传》也有着些许的联系。明教的正式名称,称作摩尼教,也写作牟尼教。最早发源于古波斯的祆教,公元三世纪时,波斯人摩尼杂糅了祆教、基督教甚至还有佛教的思想,创建了二元论宗教,而且崇尚光明。

公元六世纪到七世纪,摩尼教传入西域地区,在经过现在的新疆北传到回纥汗国,并在那里盛行。而大唐是兼容并包的多民族国家,回纥可汗骨力裴罗也是在大唐的帮助下,一统草原,唐玄宗还封其为怀仁可汗。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上表劝皇帝向回纥借兵平叛。两个国家交往密切,有很多回纥商人或是回纥族人南下,投奔大唐,在内地定居。

甚至有很多回纥人,担任唐朝的地方官员,或是在唐军中以个人身份直接服役,唐政府为了照顾他们,又在当时很多大城市设有摩尼寺。直到回纥后来跟唐朝关系恶化,唐朝开始抄没摩尼教在中原的寺庙田产。等到唐武宗灭佛的时候,摩尼教遭到彻底打击,更名为明教,并转入了地下,改成秘密宗教,并吸收了中国本土的道教和民间当地信仰神祗。

从唐代中晚期开始,这些信徒揭竿而起,但效果不大,往往没有成事便被扑灭。直到北宋末年宋徽宗宣和年间,道君天子爱的是琴棋书画,喜的是花石竹木。他的爪牙为了满足他的去求,在江南设立苏杭应奉局,盘剥百姓。江南人民因花石纲事件而矛盾激化,纷纷吃菜事魔,信仰明教,人心思变。而浙江清溪县因为盛产竹木漆,也成为受盘剥的重灾区。

雇工出身的方腊,利用明教二宗三际之说,于1120年秋,在睦州帮源发动起义,字号“圣公”,建年号“永乐”,设置文武百官,联络各路民间反宋力量。为了扑灭这股起义,宋军征发附近州城府县的百姓,为宋军送粮。台州仙居的吕师囊,原本是当地的富户,平时乐善好施,仗义疏财,被人们比作战国时代四大公子之一“信陵君”,所以吕师囊的外号也被叫做吕信陵。

但吕师囊得罪官府,被盘剥陷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吕师囊加入摩尼教,后来成为当地摩尼教的首领。而不堪被欺压的吕师囊带领农民兄弟,杀死监押他们的官兵,响应方腊起义。当时响应方腊的江南群众,人数多达几十万。吕师囊也是教中重要的头目,好似武侠小说中的护教法王一般。他曾带领人马攻打台州城。但台州城高池深,起义的农民是揭竿而起,没有接受过攻坚战训练,也不会制造攻城器械,是役虽耗时几个月,但吕师囊义军无功而返。

方腊被擒后,吕师囊还带人坚持抗宋,宋军将领折可存追击吕师囊到黄岩县断头山,虽然吕师囊据险而守,但最终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吕师囊被生擒后,押解至台州府临海县,被乱箭攒心后,再被分。宣抚使童贯下令将吕师囊的亲族和教友斩尽杀绝,吕师囊的家乡,也因出了这位“元凶首恶”而被报复的宋军夷灭,幸存的后人们在这里重建家园,改名为吕桥头村。

吕师囊在《水浒传》中,是以方腊麾下独当一面的大将军形象出场的,他原本是歙州富户,方腊起义后,因为献钱粮有功,被封为东厅枢密使。此人熟读兵书战册,爱使丈八蛇矛,戏剧《双烈记》中,称其“文过张良,武欺项羽”。吕师囊领兵镇守润州,麾下兵马五万,战将十二员,因为来自江南各地,绰号又是以上界星宿命名,得名“江南十二神”。

这群人让梁山军损兵折将,宋江哭断肠。要不是因为吕师囊刚愎自用,好大喜功,润州也不会被攻破。镇守苏州的是方腊的亲弟,三大王方貌,听闻吕师囊丧师辱国,要将其斩首。被人劝说下,命令吕师囊带领五千军兵,迎战梁山宋江军。

吕师囊在最后时刻,披挂整齐,原文中还有赞诗为证:

头带茜红巾,身披锦战袍。内穿黄金甲,外系彩绒绦。马振铜铃响,身腾杀气高。乾坤无敌手,当阵逞英豪。

但可惜,“以为能碾压,结果被吊打”吕师囊跟金枪手徐宁交手仅二十合,便被徐宁用钩镰枪戳于马下,这位在明教历史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豪杰,在《水浒传》中的戏份正式杀青。

标签: 方腊

更多文章

  • 方腊只有八员大将,为何能让梁山损失70名好汉?实力不在一个层次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方腊

    《水浒传》塑造了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形象,这些好汉在征讨辽国的时候,一百零八人甚至都没有一个受伤的,看起来实力特别强大。但是到了征讨方腊的时候,这些人的战斗力仿佛下降了一般,而且伤亡惨重。有人就问了,梁山只是将领就有一百零八人,而方腊手下却只有八员大将,为什么能让梁山损失大半的好汉呢?有学者表示,

  • 宋江征方腊是子虚乌有的事,看看方腊起义的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开开心标签:方腊

    我们都知道大宋统治期间,外有辽金的进犯,内有数不完的农民起义。据不完全统计,三百多年内的农民起义就有百余次,由此可以看出,宋朝统治并不清明。《宣和遗事》出版于南宋时期,宋江等三十六人梁山起事被虚拟化演绎化的收录其中。明朝初年施耐庵又将宋江起义大肆改变,最终形成了《水浒传》蓝本,宋江等梁山豪杰成为了小

  • 活捉方腊后,鲁智深暗示好汉离开宋江,可惜只有6人听懂,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方腊

    《水浒传》是一部流传千年的经典小说,它讲述了北宋末年民不聊生、朝廷腐败无能的时代背景,以及一百零八位英雄的兴衰史。这些英雄来自各个阶层和地区,有官府的禁军将领,也有江湖上的豪杰好汉。他们因为不满朝廷的腐败无能,纷纷投身起义之中。但是,不幸的是,这些好汉们的行为被朝廷视为叛逆,他们被迫流亡山林,聚集在

  • 如果《水浒传》宋江不选择招安,而是和方腊联手,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感叹娱乐的伟大标签:方腊

    就算宋江不被招安,而是去和方腊联手,结局也会很惨。此时的方腊,不但兵多将广,在军事实力上并不弱于梁山。而且他已经称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而宋江领导的梁山泊不论多么厉害,他自己还只是一个强盗头子。他占领的地盘只有八百里水泊,他的财政收入就是靠抢劫和去周围的州城府县借粮。他要和方

  • 方腊只有8大天王,凭什么杀过半梁山好汉?林冲心里有数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方腊

    宋江的梁山阵容其实非常强大,马军,步军,水军,三军齐备,万夫莫敌的高手数不胜数,方腊方面实力确实不弱,相比田虎,王庆要强很多,但是相比梁山还是有差距的,如果说方腊只有八大天王,那很不客观,因为方腊并非只有八个武将,细数一下能上阵作战的也不下六七十人,梁山方面去掉部分后勤人士,和文职人员,其实并不比方

  • 宋江打过方腊?真正擒获方腊的人乃是韩世忠!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方腊

    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擒方腊这么亮瞎眼的事是鲁智深干的。但是实话实说,小说家这么写可以,千万别以为真有其事。这两天看《宋史》中有《韩世忠传》,其中说到了这位被封为太师、蕲王的宋朝名将当年是如何活捉方腊的:“世忠穷追至睦州清溪峒,贼深据岩屋为三窟,诸将继至,莫知所入。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

  • 征方腊后,唯一被朝廷处罚的好汉,只因做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方腊

    征方腊回来之后,梁山108位好汉死的死散的散。最后回到朝廷封赏的人只剩下寥寥三十多人。朝廷看到梁山的好汉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梁山的威胁已经很小了,于是开始大方的封赏了,很多人都被封了官。但惟独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阮小七。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阮小七绰号活阎罗,光听这个绰号就可以知道他是个惹不起

  • 方腊部下神箭手,以连珠箭射死欧鹏,可连珠箭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微笑向暖标签:方腊

    说多了梁山天罡星人物,继续说说梁山地煞星人物。在一百单八将中,欧鹏位居第四十八位,排名相当于中部,但在七十二位地煞星中,欧鹏排名算很靠前了,算第十二位,其职位是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这个职位共有十六人,欧鹏是第九位。欧鹏的出身,和鲁智深差不多,鲁智深是军汉军官,而欧鹏祖上是军户。军户制其实是元明

  • 梁山军有108将,为何最后多半折在方腊手上?说出来你可别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方腊

    我们都知道,古代可是冷兵器时代。当时人们的作战方式主要靠刀剑棍棒来较量,可以说谁的兵器更锋利,谁的力量更大,那么谁就更有胜算。因此,在古代战场之上,谁拥有的将帅之才、士兵更多,谁就能在战场之上获得主导权,谁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纵观历史上的战争,往往都是以将多兵广的一方战胜将少兵寡的一方为结局。不过有

  • 方腊起义,只有8位将领,为什么能杀死一半梁山好汉呢?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方腊

    方腊是北宋晚期的一个起义将领,曾在小说《水浒传》中出现过,后来被梁山好汉带兵攻打。奇怪的是方腊麾下仅有八名将领,打起来后却意外地干翻了一半梁山好汉,这当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话说梁山众好汉被宋朝招安后,以为会有好日子过,不料宋朝只想派他们到处征战,并且想以此“借刀杀人”除掉108位好汉。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