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轼进寺庙后,对着佛印大喊“秃驴何在”,和尚是如何反击的?

苏轼进寺庙后,对着佛印大喊“秃驴何在”,和尚是如何反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新语 访问量:2031 更新时间:2024/1/13 12:01:36

提起北宋文人苏轼,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不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千古名句?或者“东坡肉”的滋味?亦或者“河东狮吼”的趣事?

提及苏大才子我们总是想起他的豁达和乐观,想到他的智慧和从容,想到他与佛印和尚的故事,这样的人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丝趣味,增添一缕哲思。

今天,咱们就走进苏轼的生活,体味一下他与佛印和尚的奇妙之旅。

仕途不顺却心思豁达

苏轼年少成名、轰动京城,首次科考就得到了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更是在此之后凭借才华享誉天下,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与夸奖。

可惜的是,当苏轼服丧结束回到京城后,原来的一切都变了样子,在京城与他交好的几位朋友先后被贬谪,就连伯乐欧阳修也没能幸免,被迫离开京城政治中心。

熙宁四年苏轼不满意安石变法,政治上斗争的失败导致他被贬谪、自请离京,来到杭州出任通判一职。

熙宁七年苏轼被迁往密州出任知州,熙宁十年他又来到了徐州出任知州,元丰二年他再被调任到湖州出任知州......

可以看到,这几年里苏轼一直辗转于各方出任官职,然而都是平调而并非升职,朝廷也没有因为苏轼在这些官位上所做的不菲政绩而召其回京。

徙知徐州、徙知湖州

在湖州出任知州时,他曾向皇帝上表了一封信,就是这封信让其陷入了一场巨大的浩劫之中,这场浩劫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乌台诗案”。

京城权贵们在他的这封信中意外发现“不忠诚”的证据,极力向皇帝表明苏轼的信是在嘲讽皇帝,大怒之下皇帝派人将苏轼等一干人押送回了京城。

这一次灾难让苏轼在监狱里待了一百零三天,这一百多天是苏轼生命中最黑暗的一百天。

早前苏轼虽然也常常被贬谪,然而只有这一次他离死亡是那么的近,这堪称是仕途的最低谷。

因为苏轼在文学上的才能,当时朝中有许多人为他求情,就连一直与他政见不和的王安石,也向皇帝上书、为苏轼说话,所幸苏轼有惊无险、重见天日。

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

自此之后,他好像看破了官场名利、看淡了世俗百态,虽然依旧不停的被贬谪,偶尔还是会因此郁闷写下一些诗篇,但大多数时候他都是豁达快乐的。

这是苏轼人生的低谷,却也是他人生的巅峰,正是因为在困境中积极向上,才让后世的我们看到了东坡居士的许多文人趣事。

学富五车也独爱佛学

苏轼中后期,佛学的存在是缓解他郁闷心情的一剂良药,是禅和佛让他放下了心中芥蒂,形成了如此旷达的人生观。

苏轼的母亲信奉佛教,父亲又常与佛寺长老往来,这些熏陶是苏轼心思开阔的基础。

当禅宗思想盛行之时,恰好是苏轼在政治上失意之时,这些思想轻易地就占据了苏轼的心灵,禅宗“圆融无碍”的思想更是对这时候的苏轼产生了几大影响。

所以在地方为官的时候,他常常去周边的寺庙游玩,与寺庙中的僧人往来,还写出了富有禅意的诗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诸如此类的诗句、故事苏轼有很多,尤其是他在黄州任团练使一职时,更是发生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

苏轼在黄州任职时地位地位、政务也很少,平时也没有什么事需要处理,所以他就常常到黄州本地的金山寺参悟佛法,还结识了他这一生的挚交好友——佛印。

有一天苏轼写了一首诗,内容是这么说的: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他来到金光寺拿给寺里的僧人佛印看,佛印看完诗词在苏轼的诗后评价了两个字,随后又让书童拿给苏轼看。

苏轼看到佛印的评价很不高兴,认为佛印不过是个僧人,竟然如此批驳自己的作品,因为这两个字是:

“放屁”

于是乎苏轼就立刻来到佛印面前准备责问一番,佛印大笑:

“哈哈哈哈,您不是个文人吗?怎么‘八风吹不动’又能一‘屁’就打过了江呢?”

这话一说把苏轼里里外外都贬了个透,苏轼一愣随即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并且从此结下了友谊,也留下了诸多的趣事。

秃驴何在对东坡吃草

某次苏轼来找佛印,还没走到屋里就大喊着:

“秃驴何在!”

这是苏轼对佛印的昵称,两个人经常互损,苏轼对此不以为意。

然而,佛印的书童听了却很不乐意,他认为这是对师傅的贬低,也是对佛祖的一种不尊敬,思考了一下他便立刻接话说:

“东坡吃草!”

苏轼看着这个小和尚感觉很有意思,一语双关呐不仅骂了他,还连佛印也一起骂了。不过,苏轼并没有生气,反而还哈哈大笑并称赞小和尚真不愧是佛印教出来的。

就这样,秃驴何在与东坡吃草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传唱,这副对子也成为了千古绝对。

与佛印在一起生活过得很开心潇洒,所以苏轼经常找佛印一起玩,也一直在找机会能够“损”佛印。

曾经苏轼和佛印坐在一起,苏轼突然问道:

“佛印,你看我像什么?”

佛印回答他像一尊佛,而后佛印又反问道:

“那你看我像什么?”

苏轼毫不犹豫的回答说,我看你像一坨牛粪,说完自己便笑了起来,而且笑得前仰后合,因为他终于在佛印面前扳回一城。

可是佛印并没有气急败坏,也没有跳起来骂苏轼一顿,这让苏轼感到很奇怪。佛印看出他的疑惑,只是笑了笑说:

“佛曰:心中有佛,所见皆是佛。”

说完了这番话又看着苏轼摇了摇头,苏轼一想自己这不是又被佛印摆了一道吗?合着自己骂的是自己?

苏轼不甘心,笑着扑向佛印,二人瞬间扭作一团,隔着好远还能听到二人在嬉笑怒骂。

这句话的意思就好似我们进场所说的一句网络语,你心里装的是什么,眼里看到的就是什么。

总的来说,苏轼的一生其实很不顺利,但幸好他有着开阔的心胸,更幸好遇到了不少像佛印一样的好朋友。

如果我们遭受了苏轼所遭受的一切,恐怕是没有这么乐观的,也怪不得后人如此推崇他,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苏轼一样有胸襟、有好友,活得快意且自在。

标签: 佛印

更多文章

  • 苏轼赠诗一首,被佛印大骂“放屁”!越常怼你的朋友,越值得珍惜

    历史人物编辑:时愿历史标签:佛印

    宋代文人苏轼在中国历史上是一颗闪耀的明星,诗词文赋样样精通,书画美食件件不误。而且,苏轼性格生来旷达,永远给人一种清风明月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他一生中就结交了很多相知相惜的朋友,比如僧人佛印。《东坡志林》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苏轼平时也喜欢参参禅悟悟道,有一天觉得灵感迸发,当即写下了一首偈诗:'稽首

  • 苏轼妹妹出上联羞辱佛印,和尚对出下联,其寓意让苏小妹无地自容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佛印

    苏轼是历史上出名的大文豪,这是众所周知的。他还有一个妹妹苏小妹也是文采过人。苏轼和一个和尚佛印交好,两人经常你来我往在诗词上较量,水平也是不相上下。对于哥哥的才华,苏小妹是早已了然于胸,但是对能让哥哥如此青眼有加的佛印却很是不服气。几次三番想打击下这和尚的气焰。整好有一次佛印来苏轼家拜访,恰巧苏轼不

  • 苏轼出一上联:风送花香红满地,佛印对出下联,才子苏轼连连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佛印

    北宋的词人苏轼被贬地方之后,过上了悠闲的生活,他最喜欢做的两件事就是吃美食和对对联儿,再加上他还交到了佛印这个好朋友,两个人趣味相投,经常一同出游,举杯痛饮,生活过得十分滋润,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个有关于苏轼的对联故事。苏轼被贬瓜州之后,听说金山寺里有一个叫佛印的和尚才华出众,作为北宋第一全才的他自然

  • 天龙八部中未出场的人,您觉得谁最厉害?达摩、龙城、段思平?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段思平

    何为天龙八部?这部小说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就是暗含芸芸众生。所以说,金庸的天龙八部,里面的人物众多,人生的百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作为一本武侠小说,高手也众多。我们可能过多地关注那些出过场的人物。其实在天龙八部中,未出场的人物也很多。您觉得谁最厉害呢?是达摩祖师呢?还是慕容龙城?还是创立过六脉神剑的

  • 慕容龙城的斗转星移VS段思平的六脉神剑,谁能笑到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段思平

    天龙八部中有很多的神功,一般将大理的六脉神剑推崇备至。然而我们再往前推一推,我们会发现慕容家的斗转星移也是绝顶神功。那么我们将它们的创始人段思平和慕容龙城拎出来比一比,谁更强一些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慕容龙城的斗转星移慕容龙城的斗转星移很强,但在慕容复的手里却沦为了二流武功。慕容复和乔峰在江湖上号称南

  • 段氏皇族始终无权,大理权力被高氏掌控,段正严在位时天灾人祸不断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段正严

    大理国自段正明和段正淳兄弟二人为分割线,高升泰于绍圣元年(1094年)废大理保定帝段正明自立为大中国君,两年后高升泰临终之际叮嘱其子高泰明把皇位归还大理段氏,高升泰死后,高泰明迎立段正明之弟段正淳继位,后世称为大理文安帝。因为中间发生了高升泰篡国自立事件,所以段正明之前大理国称为前大理国,自段正淳以

  • 大理段氏竟毁在段誉的六世孙段兴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段兴智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里有个大理国,他们的皇帝姓段,是为大理段氏,段誉一家就是大理段氏的直系后裔。在《天龙八部》里,大理段氏是非常风光的,他们不仅是大理的皇族,而且还是武林高手,拥有“一阳指”和“六脉神剑”等绝学。可是在实际历史上,大理段氏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虽然表面是皇族,但大理国的实权却掌

  • 王重阳,黄药师,洪七公,欧阳锋,段智兴,周伯通,裘千仞,应如何排序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段智兴

    射雕五绝,闻名遐迩,似乎一提起射雕,就会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起“第一次华山论剑”产生的这5位天下高手,然而,射雕五绝,真就贯穿于全书都是天下武功最高的高手吗?当然不是了,后起之秀郭靖,老顽童周伯通,铁掌水上漂,都是在这部小说中成长起来的绝世高手。郭靖属于晚辈,姑且不说,但说五绝王重阳、黄药师、洪七公、欧

  • 南帝段智兴与洪七公齐名,可是却曾经惧怕裘千仞,其中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段智兴

    在金庸大师的《射雕英雄传》中有五位绝世高手: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北丐洪七公,南帝段智兴,中神通王重阳。熟悉这部作品的朋友都知道王重阳的武功最高,而其他四人的武功为一个档次,难分伯仲;而另一位高手裘千仞比五绝的功夫稍微弱那么一点点。可是在原著中有个情节,裘千仞为了想在华山论剑取得好成绩曾经想暗算南

  • 换做你是“南帝”段智兴,你会救瑛姑和周伯通的儿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段智兴

    锦帕上绣着一对鸯鸳,亲亲热热的头颈偎倚着头颈,这对鸯鸳的头是白的,这本来是白头偕老的口彩,但为什么说‘可怜未老头先白’?我一转头见到她鬓边的白发,忽然出了一身冷汗,我心中又刚硬起来,说道:‘好,你们俩要白头偕老,却把我冷冷清清的撇在宫里做皇帝!这是你俩生的孩子,我为什么要耗损精力来救活他?鸳鸯织就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