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钰说时光 访问量:1188 更新时间:2024/2/1 5:03:50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唐太宗杀白马与突厥可汗结下“渭水之盟”的故事,但究竟大唐赔了什么并没有详细说明,只知道八月三十日,世民与颉利可汗在渭水便桥上斩杀白马以此立盟,并签署了和平协议。之后,便是突厥全体骑兵退回,而九月份突厥颉利可汗又大唐进贡马三千匹、羊万口。

据野史《隋唐嘉话》中记载,当时李世民与颉利可汗谈判时,被要求赔款求和,大唐因此给突厥了一大笔金银财宝,貌似把唐朝的国库都搬空了,颉利可汗收获满满,才欣然离去。但是像《新唐书》《旧唐书》等类的正史对比却只字不提,而是说,李世民当时设疑兵之计,带领五六个随从来到渭河边,隔江与颉利可汗谈判,指责他违约在先,但同时,长安城中的守军列阵排兵,来到李世民身边严阵以待。颉利可汗被李世民久经沙场的气势镇住了,加之又看到唐军“军容大盛”,误以为长安城中将士众多,便悻悻离开。

但当时长安的实际情况是:李世民刚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同胞兄弟,逼迫父亲退位,皇位也才坐上不久,这时候不仅长安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和突厥的20万骑兵抗衡。李世民也才登基,国内政治形势才稳定下来,国力贫弱,还没有时间恢复发展生产,那时候如果贸然和突厥打仗,不仅百姓苦不堪言,它会让本来就不富强的国家更伤痕累累。突厥可汗当初也正因为知道大唐发生了变故才借此出兵,求的一些财宝,所以说,如果说颉利可汗是因为被李世民的气势震住而退兵,丝毫没有向大唐索要任东西的话,显然是说不过去。

况且,从之后李世民对突厥可汗的表现可以看出,渭水之盟给他的影响还是蛮大的。贞观三年,唐军在白道大败突厥,颉利可汗被活捉回长安。《资治通鉴 唐纪十》中有一段描述颉利可汗在长安的生活:“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让突厥可汗当众跳舞,对其本人来说就是莫大的屈辱。而如果只是战败一方的话,要么斩草除根,要么囚禁他,不见天日,可是对于颉利可汗,李世民选择的是侮辱,说到底,能够让李世民为之介怀的就只有他刚登基时发生的渭水之盟了。

所以,按照这个情况推断的话,当时李世民肯定给了突厥很大一笔钱财,要不然突厥不会白白送大唐数千匹马和羊,再领着自己的二十万大军悻悻而归。

但其实,站在李世民当时的角度来看,选择一时忍让来换来永久的和平未尝不是件好事,况且突厥当初索要大唐的钱财,三年之后都被连本带利的还了回来。李世民虽然在渭水之盟受到了突厥的牵制,但他养精蓄锐,卧薪尝胆,在东突厥发生天灾、内乱时趁机进攻,一雪前耻,而不是只知道享乐,赔了钱就以为万事大吉。

从渭水之盟的赔款来看,李世民的确受到了很大的耻辱,但是渭水之盟的签订其实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从而稳固了唐朝初立的根基。此后,唐朝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经济,积攒力量,这也是唐朝由弱变强的重要转折点。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李世民牢记当初的耻辱,激励自己的发展,才能够在三年后顺势灭了东突厥汗国,让突厥当初因挑衅大唐而获得的赔款悉数奉还。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李世民凭借实力取得最终的胜利才是最大的赢家。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如果不心狠手辣,死的就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老伴去旅游标签:李世民

    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上最鼎盛的时代。说到唐朝我们不得不提唐太宗李世民,大家对他也非常的熟悉,开创了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繁荣昌盛的基础。但是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包括帝王在内都有一些负面新闻,李世民的负面新闻就是———玄武门之变。有人对于玄武门之变说李世民心狠手辣,连小孩子都

  • 除了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否还有别的选择呢?

    历史人物编辑:时夏的光影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是自己想做皇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并且为了掌握主动权,除了发动玄武门之变,没有其他选择。如果李世民没有当皇帝的野心,那么他最初的选择应该是让功给李建成。让李世民威望达到顶峰的四大战役,李世民自己去打一两场就可以,其他的主动让给李建成去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就不用受封天策将军,设天策府自置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竟跪吮李渊的乳头,看着滑稽,暗藏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是一场决定唐朝历史走向的宫廷政变,之后李渊与李世民达成“谅解”,李渊册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且退位,颐养天年。但在玄武门之变结束后,李世民与李渊的何解举动颇为滑稽,李世民竟然跪在李渊的面前,痛苦流涕,还吮吸李渊的乳头。此时的李世民已经27岁了,他这是在干啥呢?这诡异滑稽的举动后,有着怎样的秘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其父李渊还恶心了他一把!

    历史人物编辑:雪雪细说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性格健全的皇帝,他的事情也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在位期间还是作出很多成就的。唐朝的天下是由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打下来的,李渊也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当时李渊是是册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只是李渊的二儿子,一般来说这李建成就会是下一个皇帝了,但是李世民还是通过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

  • 武则天为什么不得唐太宗李世民宠爱?原来另有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李世民

    现实中的玛丽苏是不存在的,当然也不会受到所有人的喜爱。权力的高低与皇帝的宠爱并无必然联系,吕后不受宠并不代表她无能。进化成雌性的生物得不到进化成雄性的生物的喜爱,这是人性。作为一个皇帝,身边的姑娘不管出身长相性格天赋如何,都会选择适合自己喜好的。比如被萧宝娟宠爱的盘淑妃,当了皇帝可能会觉得乏味,是个

  • 李世民钦定第一功臣,不识抬举,倚老卖老,被李世民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读史小白标签:李世民

    唐朝的建立有很多功臣,最常见的有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等等,不过这些人对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唐朝的开国功臣中,李世民功不可没,那么外姓第一功臣是谁呢?肯定有人会说秦琼。不过答案并不是秦琼,当初李渊册封唐朝第一功臣时,将功臣册封给了裴寂。在李渊的心目中,唐朝的第一功臣并不是秦琼,而

  • 李世民舅舅,镇守四川杀外甥立威,气得李渊将他关进大牢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李世民

    窦轨,字士则,隋唐两朝贵族。他的姐姐窦氏嫁给了唐国公李渊,窦氏就是李世民的生母太穆皇后。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的时候,窦轨召集了一千多人投靠李渊。李渊听说小舅子来给自己助战,非常高兴,对窦轨施以“降阶握手”之礼。窦轨追随姐夫李渊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李渊称帝之后,对窦轨委以重任。窦轨作为大唐八大行军总

  • 渭水之盟的真相是什么,李世民为何觉得耻辱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李世民

    渭水之盟是李唐和突厥的一次盟约,看到这个渭水之盟,我想起了汉初的白登之围。白登之围是汉朝和匈奴的第一次接触!两次都是中原王朝吃了大亏。那我们来看一看渭水之盟到底赔了什么?李世民为什么认为是耻辱?渭水之盟的大背景公元610年前后,正值隋末大乱!起义军烽烟四起,隋朝名存实亡。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害,

  • 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李世民

    同等装备和技能属性的情况下,李世民造李渊的反是普通模式,朱棣如果造朱元璋的反,那就是地狱模式,并且还是加强版的!朱元璋父子俩,实力差距太大大明朝最厉害的皇帝是谁?除了明太祖,那就是永乐大帝,但朱棣也是当了皇帝后才逐渐不错的,相对他老爹洪武大帝而言,其中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朱元璋何许人也?在中国的历代皇

  •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与“经济”学又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李世民

    “千古一帝”唐太宗的名字的来历,《旧唐书》记载了一则神奇的故事:高祖之临岐州,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也,且有贵子。”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因采济世安民之义以为名焉。还是在李世民的父亲李渊任岐州(今陕西凤翔)刺史期间,李世民刚刚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