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词人张先有一首描写歌妓的词,将筵席当中歌妓的美描写地恰到好处。在张先《醉垂鞭》词中,张先以写歌妓的妆束开头,但只写了一半,即她穿的裙子。但由歌妓的裙子,写出了歌妓漂亮。
全词曰“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开篇两句,张先点出了相见之地、相见之因。“朱粉”两句,接着写歌妓的面貌,进而着重于歌妓的特征---淡妆。词人张先在这里,摆脱一切正面描绘,而代之以一个确切、具体的比喻,这样,就将歌妓的神情、风度都勾画了出来。试想,浓丽的春光中,万紫千红之外,别有闲花一朵,带着淡淡的春色,在花丛中开放,悠闲淡雅,风韵天然。在一般情况下,多数女子并不浓妆,所以一个浓妆的,便显得出众。但在上层社会的行乐场所,或是贵族宫廷里,多数女子都作浓妆,一个淡妆的,就反而引人注目了。筵席之上,人人都夸奖歌妓身材好,但据词人看来,这位歌妓不仅身材好,而且许多都好,而这“诸处好”,又是“细看”后所下的评语,与上“初相见”相应。将歌妓的腰比作柳枝,同其婀娜多姿。词的后两句写歌妓穿的衣服,由其衣上的云,联想到山上的云,而未写云,先写山,不但写山,而且写乱山,不但写乱山,而且写带些昏暗的乱山,这就使人感到一朵朵的白云,从昏暗的乱山中徐徐而出,布满空间。经过这种渲染,就仿佛衣上的云变成了真正的云,而这位身着白衣的美女的出现,就像一位神女从云端飘然下降。
张先这首描写歌妓的词,将美女与云联系起来,写出了歌妓的艳丽无比,也写出了歌妓飘然若仙,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