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太后
我们来认识一下绯闻的女主角:萧太后。原名萧绰,曾用名萧燕燕。
燕燕,听起来非常温驯体贴,绰,听起来绮丽婉转,一听就是个倾城倾国的女子,李贺就有洛苑香风飞绰绰的名句。可是她的另一个名字,会让你有一种莫名的违和感:承天萧太后。
辽国太后以及最终成为太后的皇后,都姓萧,而这位萧绰的名号是承天太后。
对,就是评书杨家将里的大反派:辽国萧太后。
萧燕燕,其父为辽景宗的拥立功臣萧思温。燕燕从小就聪明伶俐,做事儿很有韧劲儿,即便是在琐碎小事上也不例外。
有一次,几姊妹一起干活,几个姐妹草草地收场,惟独她还在继续仔细地擦洗,收拾得整整齐齐,萧思温见微知著,感慨道:此女必成大事。
辽应历十九年(公元969年)二月,辽穆宗耶律璟带着萧思温和高勋等亲信前往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岗根苏木境)打猎。入夜,穆宗打到一只大黑熊,承欢至醉的辽穆宗,被随从刺杀于醉梦中。
萧思温封锁消息,拥立和自己来往甚密的耶律贤--辽世宗耶律阮的次子登上皇位,是为辽景宗。
景宗继位之后,投桃报李,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尙书令、魏王,并且征召他年方二八的女儿萧绰入宫。
萧绰刚进宫,就被封为贵妃,过了两个月,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辽景宗是辽世宗的儿子,是更正苗红的王族。父亲世宗死后,平叛有功的耶律璟即位。在穆宗时代大肆屠戮宗室的背景下,他居然能安然无恙地躲过。是因为那时他还小,而且从小不受待见,得了伤寒病,还落下了病根。
所以,辽穆宗也没有把这个病秧子,当成皇权的隐患给处理掉。
作为阿保机的嫡系子孙,能在穆宗时代的血雨腥风中活下来,对于耶律贤而言,实在太不容易了。
耶律璟死后,没有什么政治势力的耶律璟能即位,实在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继位之后,耶律贤身体不见好转,伤寒之痛经常发作。饱受病痛折磨的耶律贤,经常不上朝,国事就托付给妻子萧绰萧皇后处理。
之所以不给儿子,是因为继位之后,耶律贤和燕燕才有了自己的长子:梁王耶律隆绪,而这时,长子还是个幼儿。直到耶律贤死去,梁王也仅仅11岁。
让个小孩子裁决军国大事,显然不合适。而燕燕不一样,他有丰富的政治经验,父亲萧思温是政坛老手,燕燕从小耳濡目染,对政治斗争和平衡非常精通。在丈夫继位之后,他又从丈夫那里学到了治国理政的才能,并最终把这些理论运用到辽国军国大事的处理中。
辽国的军国大事,比如死刑复核,发动战争,都有燕燕最后拍板,完事儿后跟辽景宗打个招呼。辽景宗对这个能干的皇后非常信任,还把皇帝专用的朕、予二字赏赐给燕燕用。
实际上,虽然是皇后,但是燕燕,已经在实际上行使皇帝的权力了。
在重用皇后的同时,辽景宗把国丈从南京留守的位置上调走,封为王,萧思温郁郁不得志。萧思温看到女儿这么有本事,就自甘腐败收受贿略,契丹大臣看不下去,契丹贵族要干掉萧思温,结果被破获。后来,萧思温被处以杖刑,打了几板子,惊醒的萧思温,收敛很多。
次年,萧思温去世。这让年轻的萧绰有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他也更加竭尽全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帮助丈夫处理政务
景宗即位后,就面临着平叛的问题。
高勋因为拥立有功,官拜南院枢密使。高勋感觉自己功劳很大,草原上即位很容易,自己就在幽州大力经营,培养势力。但是他很忌惮景宗,就想先试探一下。高勋上表说:我想在幽州种水稻,发展经济。皇帝看到很高兴,打算批准。
这时,大臣进谏:高勋有不臣之心。种水稻离不开水,种了水稻,土地就是泥塘,一旦高勋造反,我们就没有办法去攻打。
景宗如梦方醒,否决了高勋的议案。高勋见阴谋败露,立即果然学习契丹王室,造反了。但是景宗很快平定叛乱。
平定高勋之乱后,在燕燕的努力下 ,景宗时代彻底向汉化。
对内,辽国重用汉臣,宽容治国。随着政治经济发逐渐复苏,景宗也开始沉迷于打猎,最后也死在打猎的路上。
对外,辽景宗和大宋修好,派涿州刺史,给大宋的刺史写信,表达契丹修好的意思。在信里,耶律贤表示:,我们契丹和大宋两国没有矛盾,不用打仗,睦邻友好。
大宋边关守将孙全兴得到书信后,送给了朝廷,当时,宋太祖高瞻远瞩,表示同意契丹请和。两国恢复友好关系。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