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回首中国历尽千年来的悠悠历史,看尽了世间的沧桑。当掀开历史的画轴,种种的悲欢离合跃然于眼前。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后主李煜,一个生错了世家的皇帝,本应该是位艺术家,无奈成了政治家。当一位浪漫主义主义的皇帝周旋于现实主义的国政之中,就奠定了他极富悲剧色彩的一生。南唐后期,国破家亡,李煜亲手断送了南唐,被赵光义下毒而亡。就这样,南唐不复存在。当明月照在大地上,本是南唐的姓李的国土如今却姓了赵,虽说李煜不善国政,但是谁也不想做这个千古留名的“亡国皇帝”。可是,他面对南唐风光的荡然无存,面对百姓的流离失所,他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除了饮酒作词排遣心中的抑郁愤懑之情,也别无他法。
李煜心中有过悔恨吗?有过。但是他无能为力,因为他天生就不适合做君主,他就适合生在富贵人家,整天以诗词歌赋为伴,饮酒跳舞,美人相伴。说起美人来,最受南唐后主李煜宠爱的就是周家的一对“姐妹花”。周宗的两个女儿,不仅长相清秀俊美,而且都晓通音律,再加上温婉娴熟,深得李煜的喜爱,都先后入宫做了李煜的皇后。周娥皇,十九岁嫁入宫中,李煜立周娥皇为南唐的国后,周娥皇的进宫,就如在黑夜中给李煜划开了一道光亮,两人有着一样的共同爱好,李煜在深宫中这么多年终于又一个知心的人懂他,这种激动欣喜又感恩之情就全都加剧在了对周娥皇的爱上。两人花费大量时间修订《霓裳羽衣曲》,本就不爱处理国事的李煜一度沉迷于此。但是好景不长,在恩爱的夫妻十年生活中,周娥皇已经为李煜带来了很多的欢乐。但是从此周娥皇一病不起,最后香消玉殒。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周娥皇去世,宫中后位空缺。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空缺国后之位太久。经与钟太后商议,预确立周娥皇的亲妹妹,周宗的次女为后。周娥皇去世后的第二年钟太后相继去世,等到李煜的丧期服满之后,就娶了周娥皇的亲妹妹为妻,史称“小周后”。
小周后与姐姐一样,才思敏捷,长相清丽可人,博学多才,深都李煜的欣赏,并对其爱护有加。此时的南唐后主李煜,更是日益沉迷在小周后的世界里,面对朝政,根本无心打理,李煜想要的就是温香软玉,诗词歌赋,饮酒品茶。小周后喜欢制香,李煜就与其比赛制香,让李煜极富兴致,每天就伴着法儿的与小周后日日商议新鲜的制香玩法儿,整日沉迷于风流韵事。并且制作出了“内香筵”,把茶做成片状,并于外夷穿产的方向产品组织在一起,对于每种肴馔都亲自提名,且命厨师用他与小周后研究出的新制产品配合齐全,召宗室大臣进宫赴宴。可是此时的赵匡胤已经是蠢蠢欲动,李煜对此一味地选择逃避。
终于在开元八年,北宋一举攻破金陵,李煜投降,南唐灭亡。随后李煜携小周后一同被押往京师,此时的李煜,应该是他人生最清醒的时刻。他亲手断送了一个朝代,虽说历史的更迭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那只是局外人看来,用一种超脱的态度审视历史得来的。对于李煜来说,这就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残酷事实,不是他逃避就能解决的了的,他只有不断的去面对。
就在此时,是他最需要小周后的时候。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国已不再,他唯一剩下的就是自己的爱人。小周后就是他唯一的精神慰藉,也是支撑他活下去的最大动力,虽然国已不在,但夫妻两人仍在相守,没有分离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其实对于李煜来说,国家的破碎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国家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在他心里过,何谈第一位之有?
到了京师后,宋太祖赵匡胤册封李煜为“违命侯”,面对如此具有侮辱性的封号,他觉得自己就是个笑话,以前风花雪月的李煜在他人生四十载的时候沧桑巨变,在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即位之后,垂涎于小周后美色,并且时常把小周后召入宫中临幸。这无疑是李煜最致命的的一击,赵光义为了得到小周后,就下毒害死了李煜,李煜死后,小周后随即陪李煜去了。
这对恩爱的人儿,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虽然是悲剧,但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