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臧洪的义薄云天,不亚于关羽,却鲜为人知

臧洪的义薄云天,不亚于关羽,却鲜为人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姜腾 访问量:2774 更新时间:2024/1/21 22:21:07

臧洪,一个在《三国演义》里没有存在感的人,却有很多人认为他是汉末三国第一义士。《三国志》中臧洪和吕布张邈合传,吕布、张邈那都是大名鼎鼎的汉末群雄之一,陈寿为何把臧洪和吕布、张邈放在一起呢?因为陈寿也很佩服臧洪!

起点很高,推动讨董联盟

臧洪,字子源,广陵郡射阳县人。臧洪的父亲臧旻历任使匈奴中郎将、中山太守、太原太守等职,在任官期间很有声誉,曾平定会稽妖贼许昭的叛乱。臧洪十五岁时,因其父的功绩被拜为童子郎,在太学里有名气。臧洪体貌魁梧,格外优秀,20多岁时被选为孝廉而为郎,与刘繇王朗等同被外选为县长。

刘繇、王朗那是天下名士,臧洪和他们一起被外选为县长,可见臧洪的家世、名望很高。黄巾起义爆发后,臧洪辞官回家,被广陵太守张超聘为功曹。这里需要着重说一下,功曹在郡里位置很高,基本上就是二把手。

张超是张邈的弟弟,世代官宦,他非常欣赏臧洪,张邈对张超道:“听说贤弟你在广陵,行政教化赏罚等什么的,自己都不管,全都交由臧洪来做。这个臧洪是个怎样的人啊?”张超回答:“臧洪才干智略全比我强,我特别喜欢他,他可谓海内奇士。”从这个角度来说,张超是臧洪的举主,对臧洪有知遇之恩。

公元189年,董卓进京祸乱朝政,擅行废立之事。臧洪志在匡扶天下,于是劝张超道:“您祖上世代受国恩,兄弟俩都掌握着一方大郡,现在王室经此劫数,乱臣贼子未被惩处,这正是天下义烈之士报恩效命之时。眼下广陵郡比较安定,郡内十分富裕,如果动员一下至少可以征得二万人,以此来诛除国贼,给天下人做个榜样,那将是最大的节义呀!”

张超听从了他的建议,率兵与臧洪一起西行到陈留去见兄长张邈,商议起兵之事。两人一拍即合,于是有了酸枣会盟。关东联军后来形成了燎原之势,如果探究其发起者,当数臧洪最早。

歃血盟誓,忠肝义胆感天动地

张邈见到臧洪之后,一番交谈下来“大异之”,发现臧洪确实是个人才,即刻向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推荐臧洪,两位刺史也喜欢的不得了。后来队伍都到齐了,酸枣盟军开了一次大会,准备讨董事宜,但是等到设坛盟誓的时候,各路诸侯都互相推让,不肯上坛领誓。

说白了,张邈、刘岱、孔伷等人不敢主盟,不过是惧怕董卓的强横、残暴。于是他们共推臧洪上坛,臧洪毫不推辞,升坛歃血盟誓,臧洪辞气慷慨激昂,当时听到这篇盟誓上至刺史将侯、下至卒伍仆隶,没有不感动振奋的(虽卒伍厮养,莫不激扬,人思致节)。

可惜酸枣联军各方势力,都踟蹰不前,只想扩大地盘,捞点好处,一事无成。但从说服张超起兵,到在酸枣会盟时慨然主盟,毫不惧怕董卓的威势,都说明臧洪是一个心怀大义之人,作为一个士人、官员,他想匡扶东汉朝廷。

坚守道义,与袁绍、曹操决裂

此后臧洪辗转来到袁绍那里,青州刺史焦和治下的青州混乱不堪,盗贼蜂起,袁绍派臧洪任青州刺史,两年时间青州一片祥和。袁绍“叹其能”,改任他为兖州刺史部的东郡太守,治所在东郡境内黄河北岸的东武阳。

公元194年曹操征徐州陶谦,张超、张邈、陈宫等人迎吕布入兖州,夺了曹操的老巢(有说法认为张超是为了救徐州)。曹操回军击败吕布、张邈,兴平二年(195年),曹操在雍丘包围张超。张超对部下说道:“这种情况下,也许就臧洪会来救我吧。”

部下都认为袁绍与曹操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臧洪又被袁绍所重用,一定不会自毁前程,而远来赴难。张超说:“子源这个人,是天下首屈一指的义士,绝不会背弃自己的原则。只可能会被袁绍约束,来不及救我。”

臧洪听说张超被围危在旦夕,光着脚大哭,立马要率领所部兵马前去救援,但自己军队太少,向袁绍请求增加军队,袁绍拒绝,最后托了三个月,雍丘被曹操攻破,张超一家被灭族。臧洪于是对袁绍充满了怨恨,他宣布与袁绍断绝关系,这就等于宣布东郡独立。

城破身死,坚守大义而不屈

袁绍亲自带兵把臧洪围在东武阳城,但是怎么攻都攻不下来,前后长达一年。建安元年(196年),袁绍命令陈琳写信给臧洪,劝他投降,臧洪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千字的回信,义正言辞的拒绝了陈琳的劝降。袁绍接到书信以后,知道臧洪誓死不降,增兵急攻。

东武阳城中粮食已尽,臧洪认为死期不远,把部下叫来对他们说:“袁绍的野心很大,对汉室江山图谋不轨,我为大义而死,死有所值,你们没必要跟着我一起死,你们在城池未破之前,带着家小逃出去吧。”城中的部将百姓都泪流满面的说:“要死一起死!”

一开始还有老鼠和武器上的皮革可以吃,后来什么都被吃光了,到最后只剩下了三升米,臧洪让人煮成稀粥让大家喝,最后又把自己的爱妾杀了分给将士充饥。将士们都失声痛哭,都没法抬头看臧洪。这时城中男女七八千人互相枕着大腿死在一起,但一个叛逃的也没有。

最后东武阳城还是被袁绍攻破,大会诸将来召见臧洪,袁绍问他:“臧洪,你为何要如此背叛于我,现在服了没有?”臧洪坐在地上瞪着眼睛对袁绍说:“你们袁家事汉已四世五公,可谓国恩浩荡。现在王室衰弱,你们没有副翼之意,反而野心勃勃,只可惜我臧洪力量不够,不能亲手杀了你们,哪来的服不服?”袁绍恼羞成怒,下令把臧洪杀了。

臧洪之义薄云天

有人曾批评臧洪,认为他称不上忠义。首先,他反叛袁绍是为了私怨,只是为了顾及自己和张超的感情;其次,臧洪自己想舍生取义也就罢了,却拉着东武阳城内士民七八千人一起死去,实在是太过残忍。

但个人以为,臧洪是真正的义士!

从国家大义角度来说,臧洪心系东汉朝廷,看到董卓祸乱朝廷,王室衰微,他说动张超,联络张邈、刘岱等人组成讨董联军,是真正的忠臣志士;酸枣歃血盟誓,各路诸侯互相推脱,臧洪慷慨陈词,一腔热血感天动地,让人动容,他是真的想匡扶汉室!

从个人情义角度来说,有人批评臧洪对张超是私人感情。其实在两汉之际,由于察举制的推行,人们对自己的举主,往往感情不亚于父母兄弟。张超对臧洪无比欣赏与信任,臧洪为了回报张超的这份信任,所作所为正是当时人们所推崇的。

换个角度来说,关羽义薄云天为后世所称颂。但关羽的忠义主要不也是表现为和刘备的恩情吗?说关羽心系东汉王朝,那是《三国演义》的说法,“过五关斩六将”、“桃园三结义”、“挂印封金”主要表现的不都是关羽和刘备之间的恩情,是关羽忠于刘备个人。

相较于关羽,我认为臧洪无论是在国家大义方面,还是个人情义方面,臧洪之忠义都不遑多让。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有多强,才会让人甘心情愿的跟着他一起去死?城破之前,臧洪劝士民百姓出去投降,却没有一人离去,相信和臧洪在一起的人,比我们后人更能感受到臧洪的忠义!

暑假已经到来,给孩子入手一套《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让孩子从少年时代就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绝对会让他以后的人生受益匪浅,这套书内容详实,物美价廉,值得入手。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三国演义》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收藏、评论+关注,这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小凡读史

标签: 臧洪

更多文章

  • 张飞关系有多硬?蜀汉灭后关羽全家被庞会报复,可张飞家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庞会

    蜀汉灭亡后,关羽留在成都的全家老小,都被庞德的儿子庞会所杀,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当年关羽镇守荆州,水淹七军,斩杀庞德活捉于禁,威震华夏,吓得曹孟德打算迁都。那个时候的庞德之所以不投降关羽,其实不存在什么忠心曹操的说法,主要是他四个儿子都在曹操手里捏着呢!背叛曹操那就跟他的前主子马超一样绝后。马超全家在

  • 三国关羽后人真的被庞会灭门了吗?那些自称关羽后人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庞会

    看过三国的人想必都被关二爷的“千里走单骑”所感动,得知大哥还存活在世上的消息,关羽放弃了对他重金赏赐的曹操,只带了嫂嫂和几个随从就出发投奔刘备去了。而关羽的巅峰时刻更是了不起,魏吴两国精英将领都联手起来才能击败他,而曹操更是被吓的想要迁都来避其锋芒,“武圣”的称号实至名归。但是关羽就在他人生的巅峰却

  • 庞会屠尽关羽满门,为何无人敢动张飞家人?魏军:看他老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庞会

    建安二十四年,是蜀汉最有希望的一年,也是蜀汉走向灭亡的一年。这一年,黄忠斩杀夏侯渊,刘备得汉中地;刘封、孟达东进,取上庸为翼;刘备自黄巾之乱,起兵35年矣,终成霸主之业。此时的蜀国,达到极盛:以川蜀为根基,汉中、上庸为前沿,北伐大业可期;以江陵三郡为侧翼,直取宛、洛,隆中对已成定局。这一年,刘备看到

  • 蜀汉覆灭,庞会将关羽一族屠尽后真绝后了?清朝一族谱揭露大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庞会

    熟读三国的人,肯定知道,在蜀汉被覆灭后,很多跟随刘备打天下的老臣,比如像关羽,诸葛亮,张飞等人,似乎他们都绝后了,而作为亡国之君的刘禅,到了魏国以后乐不思蜀,并且还保留了自己的血脉,让人颇有感慨。不过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比如像诸葛亮,他的独子诸葛瞻以及他的长孙诸葛尚战死以后,与诸葛亮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仅

  • 关羽一族被庞会“团灭”,为何关羽还有后人?真多亏赵云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庞会

    关羽一族被庞会“团灭”,为何关羽还有后人?真多亏赵云的女儿读过三国的人肯定对张飞,关羽,赵云,刘备,曹操的印象最深,曹操刘备这里就不说了,他们身为一方霸主,后人记录他们的事就比较详细了,今天说说张飞,关羽,诸葛亮。张,关和刘备桃园结义之后,从一起跟着曹操讨伐董卓,再到和刘备一起建立蜀汉,再到蜀汉强大

  • 刘禅投降后,关羽一家真的就惨遭庞德之子庞会灭门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召新标签:庞会

    在刘禅投降后,蜀汉灭亡,关羽一家惨遭灭门,甚是悲惨。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关羽一家惨遭灭亡,就是因为庞德之子庞会为了替父报仇而屠杀关羽满门。那么,这到底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究这个千年的秘密。刘禅投降后,关羽一门惨遭庞德之子灭门的说法,最早来源于王隐的《蜀记》,《蜀记》曰:“庞

  • 庞会将关羽满门屠尽,现在他的后代为何遍布全球?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庞会

    公元263年,庞会跟随魏国将领钟会举兵伐蜀,这时,和关羽有着杀父之仇的庞德之子庞会率军冲进关羽家中,见人就杀,一举诛灭关羽子孙全族,也算报了自己的家族之仇,虽然后人对他的做法颇为不齿,但是这也间接的证明了关羽的后代早已被庞会杀绝,可是如今,却有着诸多关羽后人冒了出来,有的甚至还有族谱为证,想要认祖归

  • 庞会灭了关羽满门,为什么关羽放过庞会,却向吕蒙索命?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庞会

    关羽是蜀国五虎上将之首,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二哥。赤面美髯,喜戴绿帽,身着绿袍,手中一柄青龙偃月刀,胯下一匹赤兔追风马。相传这匹马曾是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坐骑,吕布被曹操杀死后,把赤兔马赐给了关羽。吕布死后,关羽跻身三国头号猛人,环顾群雄还真没几个是他的对手。建安十九年(214),关羽奉命镇守荆州五

  • 曹操袁绍同时看上河内这块地皮了,弱肉强食,张杨该何去何从

    历史人物编辑:眼镜说数码标签:张杨

    公元199年,袁绍打败公孙瓒,坐拥冀、幽、青、并四州之地。曹操兵围下邳,吕布即将走向覆灭,拥有兖、徐二州。北方进入袁曹争雄之势。这时袁曹的目光同时聚焦在河内,都想拉拢河内军阀张杨。说拉拢不如说他们看上了河内这块地皮,两强相争,张杨该何去何从呢?河内、河南、河东属于三河地区,皆因黄河而得名,是经济比较

  • 山西历史名人 (补)八十四 张杨

    历史人物编辑:陈辉寰标签:张杨

    张杨(?-公元198年),字稚叔,并州云中(今山西忻州原平县西南)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割据河内。网络图片,侵权联删张杨早年时,因为武勇过人被任命为武猛从事(为州刺史属官,掌领兵事)。汉灵帝末年,天下大乱,当时的并州刺史张懿被胡人攻杀,丁原继任并州刺史。汉灵帝以所宠小黄门蹇硕为西园上军校尉,蹇硕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