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是曹魏的宗室,曹操对他如同亲子。曹丕篡汉后,曹休受到重用,曹叡即位后,曹休成为了大司马。
周鲂是东吴的一个将领,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但是他却用诈降骗取了曹休的信任,在石亭之战击败了曹休率领的魏军。
那么曹休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大将,为什么会相信周鲂的诈降呢?其原因有三点。
1、曹休急于立功
曹休急于立功,因此相信了周鲂的诈降。曹休受到曹丕和曹叡的信任和重用,因此曹休为了坐稳位置,就急于立功,虽然他以前立了很多功,但大多数是在曹操时期。
曹休在担任了大司马后,就急于想再立新功,这样也能堵住其他人的嘴,但这也给了周鲂诈降成功的机会。
2、过于自信
周鲂能诈降成功,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曹休过于自信。曹休战争经历多,尔虞我诈的事,看得也很多,所以曹休认为他自己是有经验辨别真伪的。
于是他决定带领一支军队,孤军去迎接周鲂的投降。这让周鲂用诈降把曹休引入了埋伏圈。
因为此时东吴并不是只有周鲂的军队,还有其他将领的军队埋伏在周围。曹休因此在石亭之战遭到惨败。
3、周鲂以假乱真
曹休之所以相信了周鲂的诈降,并不是曹休头脑简单,而是因为周鲂以假乱真,让曹休信以为真了。
孙权开始准备派山村里的人去挑拨曹休,但是周鲂认为这些人不可靠,于是周鲂提出来,由他亲自去诱骗曹休。
那么周鲂如何能让曹休相信呢?周鲂先是让东吴的官员去调查周鲂的各种事情,然后周鲂就剪发谢罪,这让曹休深信不疑了。
因为古代人不能随便剪发,如果剪发说明他的罪过很大,因此曹休认为,周鲂断发说明了周鲂在东吴待不下去了,只能投奔魏国。
曹休是一位经历很丰富的人,他应该不会辨别不出真假,但是他所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导致了他的心态变化,因此一些细节被忽略了,这才让周鲂诈降成功。
“曹休被周鲂诱骗”这段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急于求成,欲望不要太多,否则会被他人所利用。
参考文献:
《三国志·吴书十五/魏书·曹休传》
《资治通鉴·魏纪》
作者介绍:
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链接:
卫绾老成持重,汉武帝为什么要罢免他的丞相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