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华雄单挑18路诸侯时,为何张飞不吭声,反而关羽斩华雄一战成名

华雄单挑18路诸侯时,为何张飞不吭声,反而关羽斩华雄一战成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乔群能 访问量:3925 更新时间:2024/2/27 23:53:28

董卓篡权之后,天下诸侯群起反击。曹操昭告天下,18路诸侯组成联军,讨伐董卓乱政。联军浩浩荡荡,旌旗密布,向着帝都洛阳城进发。且面临两道险关阻碍,其中第一关汜水关,就有西凉大将华雄独战群雄,威风一时,无一人可挡其威势。

独有关羽,一人力战,只一回合就斩敌于马下,令诸侯震惊。与关羽实力不相上下的张飞,为何却没有自己出手,而成就关羽的威名呢?这其中也是有着诸多因素,限制张飞的发挥,这才让关羽夺得头筹。

一、刘备手足,以令而行

刘关张三兄弟,因刘备牵头而成为异姓兄弟。刘备成为带头大哥,成为三人的核心领导。从县城起兵发展,平黄巾之乱,之后陆续投奔公孙瓒,曹操以及陶谦,还有荆州刘表等人,不难看出刘备的人格魅力,和聪明的头脑。

张飞是三人中,最不善用脑力工作的人。只会唯刘备之命是从,是他忠实地跟班。处处为刘备的处境着想,属于刘备御用打手。在刘备崛起之路中,一直都是如此。是个合格的执行者,但不是能够懂得变通的人。对于刘备的大事抉择上,只会听令行事,不会擅自专权。对于华雄之威,这种影响刘备的前程的大事,自然不敢擅自作主张。

二、场合不同,不敢惹麻烦

张飞不是很聪明,不代表没脑子。以他无法无天的性格缺陷,也是看场合而定的。当时十八路诸侯齐会,开作战会议。刘备只能排位末席,地位之尴尬,没有任何话语权。连自己老大,都畏首畏尾。自己就更不敢随意发生,作出过激反应。

尤其当时的主场优势,都是以这18路诸侯联军为主,自身只是不入流势力,能见世面已经是不易。袁绍作为盟主,能臣武将众多。其他各路诸侯,也不差。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深浅,头一次参与这种场合。自然要谨小慎微,深怕自己的行为不当,把兄弟三人都搭进去。他即使再傲,也不敢拿兄弟冒险。

三、时机介入点,把握不好

最主要的就是,把握不好火候。当时诸路联军的猛将,接连被华雄所斩,一时慌了神,拿不出主意。意识到华雄生猛,有人想明哲保身,不想过多浪费自己的生力军。互相推诿,就是想保存实力。

这时曹操有能力,把控局势,就是不出力。反倒祸水东引,把刘备拉下马。让其出力,对战华雄。就能平衡诸侯内部的纷争,转移视线。又能试探刘备实力的深浅。这时张飞更不敢行动,只能看刘备如何抉择。就在这当口,关羽挺身而出,而大哥刘备解难。

当时刘备心里也没底,即想捞取名声,又怕折损兄弟战力,左右为难。关羽看出大哥的困境,也抓好自己时机空档。用自己的实力,击杀华雄。赢得口碑,为刘备打赢第一战。可见底层要想出名,必须逆势崛起。张飞这边的时机,就把握不好。

四、有武勇,却临机应变之能欠缺

时机是一方面,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他也是欠缺的。当时的形势,已经危及到三人组的自身利益。他虽然明白,却没有反击办法。只能靠大哥周旋,自己没有用脑思考问题。即使再有勇力,没有应变之能力,也是很难把握机会。

这一次关羽能够名扬天下知。就在于果敢,当断则断。赢,则名利双收。对自身团体有宣传作用。败,则没有任何损失,只能说为讨伐董卓尽力了。输赢对自身影响差别很大,但能输得起。本身就是草根阶层,必须赌一把,才有逆袭的机会。

张飞就是在这种场合,不淡定,被镇住了。限制自己的正常思维发挥,想不通利弊关系。难有独挡一面的自主能力,始终把决定权交给大哥。缺乏灵活性,错失这次出名机会。

结语:张飞与关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自主性方面。关羽能够镇住场面,有自己独立思考性,这就对事情的处理方法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面对华雄问题时,能够妥善把握时机,为刘备分担压力,打响知名度。为刘备小集团,打赢第一仗。

张飞则因为过度依赖大哥,做事习惯于以刘备之命是从。从不动用自己的智慧,久而久之,限制自己的独当一面的机会。加之场合太正式,有些怵场。对于其中的关联性问题,把握不够准确。使得自己不能抓住机会,而成就二爷威名。

标签: 华雄

更多文章

  • 河北名将颜良文丑,是否能够击败华雄?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华雄

    《三国演义》中,关二爷真正开始名扬四海,便是从温酒斩华雄开始。当时正值十八路诸侯联军起兵讨伐董卓,结果董卓先发制人,命麾下大将华雄为先锋官,带兵前来,意欲消灭掉诸侯联军。与此同时,诸侯军队的先锋官孙坚亦出动,结果华雄与孙坚不期而遇。此战,孙坚可谓是惨败,华雄一刀劈了孙坚帐下的猛将祖茂,可见华雄之勇猛

  • 关羽斩华雄为什么要温酒?

    历史人物编辑:佳佳懂时尚标签:华雄

    《三国演义》中除了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战役之外,还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酒文化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罢黜了刘辨改立刘协为帝,但是董卓生性残暴,把天下搅得民不聊生。这时袁绍、曹操等人站出来,成立了一个“关东十八路诸侯”一样的联盟,决定讨伐董卓,还大家

  • 华雄在汜水关前连斩数将,十分猖狂,曹操的猛将们为什么还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华雄

    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把持朝政,以图诛杀宦官。但可惜的是,事情败露,何进最后被宦官所杀。随后,在袁绍等人的率领下,众军士开始围杀宦官,从而导致皇城大乱。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董卓率兵入京平乱。彻底掌控朝政的董卓,开始祸乱朝纲,擅废立帝。为了除掉董卓,曹操以献刀的名义前去刺杀。但可惜的是,因为吕布的到来而使

  • 三国志11威猛先生:华雄击伤顶级名将再单挑,测试他能够赢下几人

    历史人物编辑:奕道君心标签:华雄

    一直喜欢看我文章的读者和玩家朋友们都知道本人的风格,核心还是胜在脑洞,哪怕就是原版三国志11游戏,也可以变着花样整出很多新鲜的话题。本期依旧是倒腾原版,安排猛者华雄先击伤目标名将,再跟他们进行单挑,看看到底有几只瘦死的骆驼能够做得到比马大。还是那句话,受到文章篇幅和本人比较懒的限制,一般总字数不会超

  • 关羽斩华雄时,在场至少有4大高手袖手旁观,为何他们不出手?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华雄

    汜水关外,华雄大杀四方,搞得众诸侯都不敢再战。最终,还是关羽出马,才成功的将华雄斩杀,替众诸侯挽回颜面,令人拍手称叹!然而事实上,就在关羽斩华雄的现场,至少还有四大高手围观,他们个个都能斩杀华雄!那么他们都是谁呢?为何不愿出手呢?温酒斩华雄董卓擅行废立之事,惹得天下诸侯不满,于是在曹操袁绍的鼓动下,

  • 三国的这一虎将,斩华雄,败吕布,如不是英年早逝,势必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华雄

    三国中真正能称之为虎将的人其实并不多,但是此人绝对有资格,不过在《三国演义》里虽然也描述了此人的勇猛,但是因为要烘托出别人,就把本来是他的功劳强行分给他人,甚至通过贬低此人,来衬托出其他人的英明神武,那么这位虎将是谁呢?他就是孙坚,在《三国演义》里作者为了突出关羽,将本来是孙坚斩杀的华雄,让给了关羽

  • 除关羽、张飞外,还有两人能斩杀华雄,可惜都不在汜水关

    历史人物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华雄

    汜水关前,华雄横空出世,击败孙坚,斩杀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员大将,令十八路诸侯栗然。如果不是关羽横空出世,以马弓手的身份拍马出战,在极短的时间内秒杀华雄(曹操为其所斟之酒还是温的),华雄很可能斩杀更多的十八路诸侯的大将,十八路也永远无法冲破汜水关,更不可能赶跑董卓了。当时在汜水关盟军中,虽然战将

  • 华雄威震十八路诸侯,当时曹操手下有哪些将领可以击败华雄?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华雄

    《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曹操羽翼尚未丰满,远不是诸侯联军中最强的一个。当时的曹操,起兵不久,手下的人才有限。后来为人所熟知的名人,名士如荀彧,荀攸,郭嘉等,名将如许褚,典韦,张郃,徐晃等,彼时都不在曹操手下。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曹操当时手下的武将人员构成如下:一日,有一个阳平卫国

  • 十八镇诸侯被华雄堵在汜水关,除了关羽,谁还有实力斩华雄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华雄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第一个遇到的劲敌就是华雄。华雄在汜水关下连败联军数阵,众诸侯一时束手无策。幸亏关羽请缨出马,才将他斩杀。而当时有实力杀死华雄的除了关羽,可以确认的只有张飞了。此外赵云、典韦如果在场,那么也有实力杀死华雄。在遇到关羽前,华雄已经连杀联军四员大将:第一个是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率军攻

  • 文鸯在三国前期武力是什么水准?战马超会怎么样?内行人一语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袁恩慈标签:文鸯

    文鸯是三国后期的猛将,善使枪鞭,是文钦的儿子,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只有18岁。当时,文鸯带着2500人马,冲击司马师上万人的营寨,“左冲右突,到处径过,人莫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死者无数”,可以说相当了得,并且几次杀到中军,可惜被弓弩手射回。文鸯的这次夜袭惊吓到了司马师,司马师的眼睛刚做手术,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