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期,尤其在18家诸侯讨伐董卓之际,刘关张3位主角明显还处于成长期,这3人不仅武艺还没达到巅峰状态,而且还没获得太高的名望。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关羽、张飞3人还是通过虎牢关之战小露了一把脸。当然虎牢之战的荣誉属于刘关张小集体,并非个人的功劳,但温酒秒华雄就是关羽一个人的荣誉了。
当时吕布还没出马,董卓只派出了华雄就已经揍得诸侯方寸大乱了。汜水关一战,袁绍派出了东吴猛虎孙坚去战华雄。(历史上就是孙坚斩了华雄,不过这里说演义,暂时不讨论正史。)本来孙坚有能力打败华雄,可袁术这家伙却不发粮食,结果导致孙坚军大乱,因此孙坚也吃了瘪。再后来,华雄又接连刷了一些非主流武将,直到关羽出面,华雄这只“拦路虎”才被彻底解决。因此,关云长之名瞬间名扬天下。
华雄短暂霸服的时候,马超年龄尚幼,赵云可能还没出道,黄忠大概率窝在荆州,颜良、文丑远在河北,太史慈、许褚、典韦之类的猛人都没参战。在这种情况下,汜水关前的狠人屈指可数,超一流勇将只有张飞、关羽2位,一流大将也少得可怜。那么当时18家诸侯麾下就真的没人可以对付华雄吗?其实单就曹操手下就有人可以对付华雄,而关羽恰好就是见证。
曹操发檄文讨伐董卓前夕,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6位大将都前来投奔曹操,其中夏侯兄弟、与两曹都与曹老板是亲戚。由于这些人慕名加盟了曹营,而曹操发文之目的就是为了讨伐董卓,因此他们也肯定一起参加了讨董之战。这样来看,以上6人也参加了汜水关之战。若按演义中的描写来看,夏侯惇应该是最有可能拿下华雄的武将。
夏侯惇是早期加盟曹营的武将,同时也是曹操手下的得力猛将,更曾和吕布、赵云、关羽这些超一流名将有过交手经历。
若不算诈败的战例,夏侯惇的战绩如下:
1.荥阳一战,夏侯惇几个回合就秒了董卓手下的徐荣;
2.寿春之战,夏侯惇2回合秒了袁术手下大将桥蕤;
3.徐州一战,夏侯惇50回合打败高顺;
4.濮阳之战,夏侯惇主动挑战吕布,大约撑了10来回合全身而退;
5.黄河渡口,夏侯渊大战关羽10回合。
小结:夏侯惇的武力值至少具有一流水平,能够和关羽一战,即使武力值比关羽差一些。
华雄也是个非常生猛的武将。据演义描写,华雄身高9尺,而且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华雄属于典型的猛男类型。
华雄的战绩如下:
1.汜水关前,华雄一刀砍了鲍忠;
2.关外大战,华雄打败了孙坚,劈了大将祖茂;
4.汜水关前,华雄3回合秒了俞涉;
5.华雄不多时就劈了上将潘凤。
小结:华雄秒了一些非主流,打败了孙坚,但孙坚是因为无粮而影响了战斗力。因此华雄的武力值低于一流。
夏侯惇VS华雄
其实通过关羽这个参照物就能分析出结果了。夏侯惇曾在土山诈败引诱关羽,后来又在黄河渡口对决过关羽,而他对二爷的武艺可说非常熟悉了。抛开诈败不谈,夏侯惇在黄河渡口与二爷平了10回合,同时夏侯兄还喊出了活捉对方的口号。要知道,夏侯惇不是傻子,如果他比二爷的武艺差太远了,是不可能“千里送分”的,同时也不可能接关羽10招。
华雄就不用多说了,这家伙关羽只有被虐的份儿,而且还是被秒后其酒尚温。要知道,当时正值1月冬季,气温非常低,而热酒很容易凉。从“温酒斩华雄”的时间上来推测,华雄没扛住关羽的几分钟猛攻,这也大约就是10来回合的事情。可夏侯惇能够扛住二爷10回合甚至更久,因此夏侯惇肯定强于华雄。如此来看,汜水关前,曹操手下有人打得过华雄,夏侯惇就可以,而关羽就是见证。
(资料源于《三国志》与《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