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军丛中击杀华雄,正史威名远胜关羽,演义却把他功劳记关羽头上

万军丛中击杀华雄,正史威名远胜关羽,演义却把他功劳记关羽头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曹颖 访问量:1795 更新时间:2024/1/18 14:06:55

三国演义中,18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来源于东汉末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三国演义》里也精心描绘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这场战役里,逐鹿中原的群雄军阀也纷纷亮相,同时也拉开了日后数十年的军阀混战的序幕。

我们先来看一下正史中,讨伐董卓故事的前因后果,笔者先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简要经过。

公元189年,昏庸的汉灵帝去世,汉灵帝去世不久,朝廷内部就爆发了一次政局大变革,外戚跟宦官集团(人称十常侍)争夺政权,皇太后的哥哥何进大将军被杀,宦官集团也被袁绍等人率兵全部清剿,东汉末年的朝廷,一时出现权力真空现象。

这个时候,凉州军阀董卓率兵进入洛阳,控制了京城,董卓废了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这个时候的朝廷军政大权,全部被董卓一人独揽,董卓生性残暴嗜杀。

并且纵容自己的手下,在京城,奸淫掳掠大肆抢夺钱财,就连一些贵戚大臣也无法幸免,整座洛阳城被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围绕着,人人自危,并且董卓还表露出取代刘氏的意图。

这个时候,东郡太守桥瑁,借三公名义,这里的三公是当时身份最尊贵的三位大臣,分别是司徒杨彪、太尉黄琬、司空荀爽的名义,发出了一篇董卓的罪恶公告,希望有义兵,解京城之困。这个时候,关东的十几个州郡的地方长官纷纷响应桥瑁,起兵讨伐董卓。于是就有了历史上最著名的讨伐董卓的故事。

当时被推举的联军,盟主是袁绍,但是真正举兵攻打讨伐董卓的仅仅只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曹操的部队,另外一只就是孙坚的部队。其他人每天高会喝酒,就连“壁上观”都谈不上。

董卓迫于联军的声势浩大,迁都于长安,自己留在洛阳对抗联军,关东联军第一次跟董卓交锋,是曹操的本部军队和陈留太守张邈派遣的一支军队,抵达荥阳西南的汴水,被董卓部将徐荣击败,曹操身中流矢,率军返回酸枣。

第二年,孙坚在梁县以东遭到徐荣围攻,大败,孙坚拼死搏杀率领十几骑突出重围,后收拢残余兵卒,到今河南临汝以西,遭到吕布,胡轸的围攻,孙坚利用吕布和胡轸不和,一举击败董军。

并且在万军丛中击杀都督华雄,后乘胜追击,击败吕布后进入洛阳,聊到这里,很多人会说,华雄不是关羽斩杀的吗?正史中并没有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个桥段,杀华雄的是孙坚,演义中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资治通鉴》中记载:当时讨伐董卓的只有13路大军,其中多出来的五支军队,分别是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北海太守孔融,上党太守张杨,徐州刺史陶谦

这五支在三国中也是赫赫有名的,但都未参与讨伐董卓,在这五支队伍中,加入了公孙瓒,就是为了让张飞,关羽,刘备一起参与联军,在联军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作者更倾向“拥刘备”,也是为了这个需要,作者移花接木,将劳苦功高的孙坚第一次吃败仗大做文章,仅仅只是为了增加关张刘三人的光辉,和后面演义中孙坚充当先锋吃败仗以后,被华雄偷袭杀得大败而逃,演义中如此渲染孙坚的惨败,就是为了给关羽登场做铺垫。

演义中华雄在汜水关打败孙坚以后,耀武扬威连杀联军几位大将,诸侯众皆失色,这个时候,关羽主动请缨,上去就把华雄给斩杀了,也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温酒斩华雄桥段,不仅如此,华雄死后,作者还虚构了虎牢关之战,作者大肆吹鼓了一下吕布的英勇战绩,然后就是张飞,关羽,刘备纷纷登场,营造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三英战吕布的场景。

这个功劳原本是孙坚的,当时的孙坚威名远胜关羽,孙坚的英魂估计在九泉之下也无法平复了,在讨伐董卓的大战中,真正的英雄曹操和孙坚反而成了陪衬,而未必参与讨伐董卓的张飞关羽刘备三人却占尽了风头。作者花那么多笔墨来大肆吹嘘刘备,可能是南宋以来遵崇刘氏的结果。

标签: 华雄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桃园结义是假,华雄没被关羽斩,三英战吕布当不得真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华雄

    刘关张这三个人是三国演义里面的精髓所在,所以大家对此三人也肯定是非常的熟悉,尤其是哪桃园三结义,更是一段佳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生,这句誓言更是震耳欲聋,可是最后呢,这句誓言也没有成真,既没有同年同月同日生,也没有同年同月同日死,小编说这个不是贬低桃园三结义的情谊,小编是很喜欢这种

  • 关羽华雄都曾秒杀两位猛将,华雄实力更佳,为何最后败给了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华雄

    从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纷争,到最后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短短几十年的光阴里,没想到涌现了如此多的英雄好汉,他们就好像天上的星星,在今后的时空中,时不时的绽放一下他们耀眼的光芒,是我们现代人所佩服的对象。之所以有如此多璀璨夺目的英雄人物,还是与那句老话离不开关系,那就是乱世出英雄。这不是说大

  • 关羽温酒斩华雄时,有4大高手在场围观,个个能杀华雄,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华夏历史人物标签:华雄

    我们都熟悉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其实当场还有4人可以斩杀华雄,只是都没出手,他们都是谁?这四人就是夏侯惇、夏侯渊、曹洪、孙坚。我们先来看第一位,夏侯惇。说到夏侯惇,就必须先说说曹家与夏侯家的关系。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从夏侯家收养过来的养子。有一种说法就是,曹操就是出身夏侯氏。曹操祖籍沛国谯县,

  • 此人力斩华雄、屡败吕布、打得董卓迁都,他才是三国“天下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华雄

    正所谓“天下合久必分”,汉末亦是如此,世间早已是狼烟四起;尤其是到了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因其暴虐更引得天下群雄并起。而刘、关、张也在此时初露头角,但关羽、张飞却难称“猛将”;汉末公认的“天下第一”乃是吕布,人称“飞将军”。吕奉先的名号早已是闻名遐迩,要不然“董卓”也不会费尽心思的将他拉到身

  • 倘若关羽不出手的话,谁还能解决华雄?实际上曹操手下还有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华雄

    “三国演义”是华夏四大名著质疑,而且这部名著跟真实的历史最接近,几乎书里的角色在历史上都有记载,不少有名打大赛在史书中都有说明,但是作者罗贯中做了稍微的更改,以此来衬托主要的角色,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羽。民间之所以把关羽当作所向披靡的武圣,“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有很大的功劳,在“三国演义”中有着非常

  • 三国中造势出来的英雄潘凤,碰到硬茬华雄单挑,人设轰然倒塌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华雄

    文/日尧居——三国潘凤是什么人物,为什么说他和吕布齐名?“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这是当初联军攻打董卓时期,冀州刺史韩馥的名言。潘凤不到三个回合就被华雄给斩于马下。但是我们就有很多疑问,这么个武将为什么敢说和吕布齐名?潘凤凭借什么能吕布齐名?一#三国人物知多少#我们先来说说潘凤这个人是否真的存在?首

  • 华雄曾吓得诸侯瑟瑟发抖,颜良文丑真打得过他吗?战例已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华雄

    关羽是蜀国的五虎将成员,同时也是三国时的猛将。关二爷在年轻时的表现非常惊艳,不仅能轻松刀砍颜良、文丑,而且还在没有赤兔马的情况下秒了华雄。也许关羽斩颜良与文丑可能还有“马快的嫌疑”,但他秒华雄的时候却无赤兔马优势。要知道,华雄曾吓得诸侯瑟瑟发抖,武力值不会太低,因此温酒杀华雄应该也是关羽凭实力所完成

  • 此人怒斩华雄,屡败吕布,吓得董卓迁都,他才是三国第一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华雄

    东汉末年,由于朝廷政治黑暗,宦官乱政,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并问题日益恶化,而人民饱受此现象的苦果,加上天灾与瘟疫的双重打击,他们于是纷纷起来造反,发动大规模的叛乱,最出名的是黄巾起义。尤其是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为了夺权,开始铲除反对者,手段残暴,引起了诸多不满。天下诸多州郡联合,以袁

  • 闲聊三国事:令人发笑的2位大将,一个号称斩吕布,一个号斩华雄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华雄

    闲聊三国事,三国有趣事,与君共享之!欢迎大家的观看,本篇文章为大家戏说三国中的:令人发笑的2位大将,一个号称斩吕布,一个号斩华雄!喜欢看《三国演义》的大多数人都是对其中人物的性格所喜爱,他们或是侠肝义胆,或是智谋无双,或是武功盖世等等。他们总是被许多人所崇拜,其中的经典桥段也是深深的留在我们的脑海中

  •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华雄在营外挑战,曹操为何不派夏侯惇等人出战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华雄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兵进汜水关时,董卓命手下骁骑校尉华雄出马,迎战关东联军。华雄也没让董卓失望,一到汜水关就斩杀了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接着华雄夜袭孙坚大营,将孙坚击败,还杀死了孙坚手下大将祖茂。意犹未尽的华雄又到联军营前挑战,先后杀死了袁术手下骁将俞涉和韩馥的上将潘凤。一时众诸侯都面上失色,袁绍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