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车儿能盗走典韦兵器,为何不将其斩杀,只因这三个顾虑

胡车儿能盗走典韦兵器,为何不将其斩杀,只因这三个顾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春秋以降 访问量:1499 更新时间:2024/1/15 17:37:48

典韦救助传天下,勇猛当先第一人。典韦东汉末年曹操战将,相貌魁梧,骁勇善战,臂力过人。他曾单手举起过衙门旗,原本为张邈的部下,后来转投曹操,因忠勇无双,被曹操封为校尉,负责保卫曹操。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欲娶张秀的婶婶邹氏为妻,本来已经投降的张秀,再次反叛。

典韦为了守住寨门,让曹操成功撤退,力杀数十人,身中数十枪,最终被杀。然而典韦之死和胡车儿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胡车儿偷走了典韦的双铁戟,典韦徒手征战,致使被杀。然而很多人便产生疑问,为何胡车而在偷典韦的兵器之时,不直接将熟睡中的典韦一枪刺死?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首先分析胡车而为何要盗取典韦双戟。话说曹操欲率军征讨吕布,探马报奏:张济攻南阳失败被杀,其侄子张秀统领全部人马,以贾诩为谋士,屯兵宛城,并且要兴兵解救汉献帝。张秀之举惹怒了曹操,操亲率大军征讨。贾诩认为曹操人多势众,不如投降,于是张秀向曹操投降。投降后张秀经常设宴招待曹操,一日曹操醉酒,曹操兄长的儿子曹安,便将张济之妻邹氏介绍给曹操,声称次女花容月貌。曹操一见倾心,便要娶邹氏为妻。

张秀得知后,恼羞成怒,贾诩劝说张秀秘密行事。张秀便以降兵有出逃者,请求请求移屯其军,分为四寨。但张秀十分畏惧典韦,只因其勇猛过人,于是张秀便找偏将胡车而商议。据演义交代胡车儿也是英雄俊杰,能负重五百斤,日行七百里。胡车儿声称,典韦最可怕的是他的双戟,因此建议张秀来日请胡车儿饮酒,然后胡车儿可夹在众人队里,直入典韦大寨。由此看来,胡车儿的计策十分精妙。

其次分析胡车儿盗取典韦兵器,为何不乘机将他斩杀。胡车儿既然有机会到达大寨,又能盗取兵器,为何不斩杀胡车儿?个人认为,这是由于当时的情境不允许,以下做简要分析。

其一如果胡车儿刺杀典韦,很有可能会暴露。贾诩按照布置,前去请典韦饮酒,并且殷勤款待典韦,直至傍晚才放其回去,当时典韦已经醉酒。胡车儿果然夹杂在人群中,到达典韦大寨,并且偷去典韦兵器。然而胡车儿想刺杀典韦,却不是容易的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者典韦虽然醉酒,但毕竟是久经沙场,依然有很高的警觉醒。

二者胡车儿很难一招致命,就算是一招致命,典韦最起码也会惨叫一声。典韦是曹操的保卫人员,又在大寨之中,典韦的一声惨叫必然会惊动周围的部队,甚至是曹操。这样一来,张秀的整个计划救会暴露,曹操会有所防备。张秀不但杀不了曹操,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因此在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斩杀典韦真不是明智的选择。

其二胡车儿刺杀典韦,很有可能被杀。典韦之勇,非常人能比,胡车儿虽然也很勇猛,但想杀典韦恐怕没那么容易,从后来的演义描述中便可知。话说曹操大寨着火,急忙喊典韦,韦从梦中惊醒,却找不到自己的双戟。而无数敌军手持长枪,杀奔大寨,急忙中典韦急忙拿起步卒的腰刀,砍杀二十余人。敌方马步军一起进攻,枪如苇列。典韦身中数十枪,依然苦战。刀砍坏了,典韦抄起两个敌人击敌,砸死八九人,敌人无人敢向前。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一人敢从门前而入者。

通过演义对典韦的描写,顿时感到一种震撼,典韦之勇,非胡车儿能比。如果胡车儿没能一招制敌,很有可能被典韦反杀,即使不被典韦所杀,胡车儿也很难逃出操营。因此胡车儿很明智,还是不杀典韦,安全撤离的好。

其三典韦已经失去兵器,在胡车儿看来不杀也罢。张秀召胡车商议对付典韦的计策,胡车曾这样说:典韦之可畏者,双铁戟耳。故而在胡车儿看来,典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手中的双戟,只要典韦没有了兵器,就很容易对付。因此胡车儿才让张秀,想方设法将典韦灌醉并乘机偷去兵器。胡车儿也相信,失去兵器的典韦,抵抗力会大打折扣,会死于乱军之中。这样一来,就没有必要再杀典韦,冒更大风险,毕竟张秀的主要目标是曹操,万一有闪失,整个计划都会失败。而事实上,胡车儿不杀典韦,也是正确的选择。

你是如何看待典韦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标签: 胡车儿

更多文章

  • 趁典韦熟睡,胡车儿偷其双铁戟,他为何不顺手将其斩杀呢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胡车儿

    在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力排行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其中的人物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就连他们的事迹大家也都是知道的,但是其中死的最委屈的莫过于典韦了。典韦本来是曹操的部将,当时曹操证正属于建功立业的初期,四处征战不断,典韦作为当时曹操手下的第一大将很多战争他都会上场。在讨

  • 为蜀汉立过大功,还救过甘夫人刘禅,为何刘备在世不给赵云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甘夫人

    赵云有功,既救过刘备的夫人孩子,也时刻护卫在刘备身边,任劳任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为何刘备活着的时候没给他封侯呢?原因有两个:1、刘备在世,蜀汉能封侯的不是立功甚大的,就是一国脊梁的大才,在这些人中,当然不包括赵云。2、职责所在,限定了赵云发挥的机会,作为武将没功劳,也就无法封侯了。有人说,赵云是

  • 刘备睡觉时有个恶习,让甘夫人很难接受,劝谏刘备后被写入史书

    历史人物编辑:捌斗藏书阁标签:甘夫人

    说起刘备,我们都知道是三国时期的人物。由于《三国演义》的流行,整个民间都有着拥刘反曹的呼声。可以说在这本小说里面,刘备完全被刻画成谦谦君子的形象,没有任何缺点。不过这只是小说,事实中的刘备根本不是这个样子。刘备也有很多缺点,其中一个就是睡觉时的恶习。这个恶习让他的老婆甘夫人很难接受。我们看一下具体状

  • 甘夫人:美人如玉肤似雪,多次被弃终成后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甘夫人

    01三国时期,战火弥漫,群雄争霸,美人频出。也许,你还沉浸在大乔小乔这对姐妹花,与东吴好儿郎的凄美爱情当中;也许,你仍在好奇拥有闭月之貌的貂蝉姑娘,后来去往何方;也许,你正在为洛神赋的女主角,甄宓的惨死而伤心落泪。在这众多亮相于三国舞台的美人之中,有一个女子,美艳绝伦,经历坎坷,并且为刘备生下了独子

  • 为刘备生下阿斗的甘夫人,一生经历3次被俘,堪称乱世中的悲情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听闻今史标签:甘夫人

    前言:公元194年,身为徐州牧的刘备屯兵在小沛。不久有下人来报说小沛此处有一位姓甘名梅的绝色美女,据说她姿态抚媚,容貌更是美艳得不可方物,更有相士说她有大富大贵之命,将来可以住到皇宫里面去。比起曹操还算不怎么好色的刘备,听到这样的传闻,也是眼睛一亮,连忙派人将这位女子招来,准备一睹风采。随后,刘备将

  • 刘备睡前有个特殊癖好,惹得甘夫人很难受,最后骂得他体无完肤

    历史人物编辑:汗青史文V标签:甘夫人

    (导读部分可略过)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何为英雄,那就是能够把促成天下和平为己任,时刻不忘让大众过上好生活的奇人异士。须知英雄向来都是大公无私的,他们可以为了拯救大众,牺牲自我。但是有一类英雄却很特殊,他们并非大公无私。相反,他们在拯救天下苍生的时候,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得先要牺牲一小部分的人士

  • 刘备就寝这一特殊癖好,令甘夫人羞愧地说出9字!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甘夫人

    三国刘备以仁义的“老好人”形象著称,他和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开始了艰难创业之旅。后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联合东吴取和赤壁之战的胜利后,刘备乘机夺取战利品,占领荆州要地。随后又挥师西进,拿下了川蜀之地,最终成就了霸业。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好人,在感情上却属于坎垠型的。也不知是他属于“克妻”类型的男

  • 长相绝美,深受刘备喜爱的甘夫人,为何会数次被刘备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甘夫人

    三国时期虽然是个动乱的年代,却又各路英雄辈出,男人们总是历史当中的主角。但其实,三国也是个美女辈出的年代。除了男人的战争与兄弟情谊之外,当时也有很多爱情故事。例如小乔与周瑜的爱情就被人传诵,直到现在这也是一段爱情佳话。而刘备就没这么幸运了,刘备是一个“克妻”的人,几任妻子和刘备在一起全部都被克死,因

  • 刘备就寝时有个特殊爱好,甘夫人对此颇有微词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甘夫人

    东汉末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无数英雄豪杰、奸雄枭雄应运而生。最终形成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三股势力鼎足而立的局面。因为历朝历代尊刘抑曹的风气,三人中以刘备最受人推崇,因为他是汉室宗亲,汉景帝之后裔,又有着匡扶汉室的理想。 在史书中,对于各个君主的感情生活很少有记载,刘备自然也不例外。不过是人就有

  • 刘备一生最爱的女人——温润如玉的甘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甘夫人

    不管你喜不喜欢刘备,但是恐怕你都不得不承认刘备绝对算得上是个英雄,自古美女爱英雄,英雄难过美人关。但是提起刘备,他的情感经历好像比较单薄,第一反应自然是关羽保护的两位嫂嫂,还有后来孙权的妹妹,那么刘备最爱的是谁呢?《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开篇写张飞因在醉酒鞭挞曹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