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处不学习。
今天小编决定带各位在打游戏中学习。
所以,要讲的是,三国杀。
没错,寓教于乐,美滋滋,事先说明,绝对不是要打游戏所以才高兴。
刘禅是谁自然无需多言,后汉天子嘛。黄皓是当时的宦官,天子近臣。
至于颜值爆炸的董先生,则是朝中官员,堪称是后汉朝廷的一股清流。还记得诸葛亮的出师表怎么说吗?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
嗯,没错,这位董先生不仅是一股清流,而且还是被老丞相点名吹捧的清流。
丞相说的好,亲贤臣远小人,后汉就能兴旺,董先生显然就是这个贤臣。
至于某个黄姓宦官,不言而喻的就是那个需要远离的小人了。
“三国杀”游戏中这三个人物的原画,都出现了同一个东西,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答案是鸟笼。
刘禅对着鸟笼逗鸟而旁边的老臣却在一旁无能为力的看着,面有郁色。乐不思蜀的后汉少主就算在蜀地怕也是快乐到无需思蜀的地步。这幅画很明显的将后主一心玩乐不理朝政的情况描绘了出来。不过后主虽然自己不处理朝政,但他多多少少还算是个明白人,知道叫靠谱的人来处理。
一手放权放的小日子十分滋润。
因此,刘禅的技能分别是“享乐”和“放权”。
而黄皓的原画则是小宦官提着鸟笼踩着奏折站在龙椅旁,仔细看,这个鸟笼和刘禅原画中的鸟笼是同一个鸟笼。所以,小黄同志看起来就不像和好人,实际上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收集各种玩物帮助后主沉迷享乐,得到后主的专宠,一时也算是风头无二。
他的技能比较有意思,分别是“寝情”和“贿生”。
乍一看保准是不知道这个技能是什么意思,不过你只要上手玩一局,你就能明白这个技能的意思了。
当寝情发动时,黄皓会说“陛下勿忧,大将军危言耸听。”
“五年,维率众出汉,为邓艾所破。而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皓)阴欲废维。”
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征信鬼巫,谓故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三国志·姜维传》”
上面这两段话都出自三国志,前面一段是说,大反派黄皓一直看姜维不顺眼,暗中想废掉姜维。第二段是说,姜维有次听说了魏军有动静,于是上书建议加强防守,然后大反派就跳出来弄幺蛾子了,黄皓去找了奇奇怪怪的神神鬼鬼占了一卦后居然离奇的得到了魏军最终不会到来的结论,于是告诉了后主刘禅。
寝情,正是黄皓去告诉后主时,三国志里所用的原文。而寝情的语音也很明显就是指黄皓所说的“终不自致”
设计师把这一段扒出来也是相当用心良苦,毕竟这一段在三国志里也很难找到。
黄皓最后的技能“贿生”,其实这个技能的出处反而更加明确,魏灭蜀之后,本来魏军是打算把这个一天不干正事到处扯后腿,疑似魏军内奸的货色斩首了事的。
奈何小黄同志别的不说,见风使舵这一套还是溜溜的,于是送出了大量的贿赂之后保全了性命。
“及邓艾至蜀,闻皓奸险,收闭,将杀之,而皓厚赂艾左右,得免。--《三国志·董允传》”
最后,解释颜值最为出众的董大人,话说为什么最终是董大人封了鸟笼,而不是别的什么老臣呢。
“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允常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皓畏允,不取为非。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三国志·董允传》”
嗯,上面这一大堆就是说,黄皓渐渐小人得志,于是正义使者董大人出来制裁,不仅仅是他,连后主都被一顿嘴炮所制裁。于是黄皓非常怕董大人,最后直到董允去世,黄皓依然是一个小小的黄门丞。
秉正行身,故能威慑宵小。孟子所言能支撑国家的法家拂士,恐怕就是董允这样的骨鲠之臣吧。以一人之力,使盗窃乱贼匿形埋迹,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让所有人都去追思吧。
“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蜀人无不追思允。--《三国志·董允》”
一个人的离去,竟然能使举国之人同悲,一个人的故去,竟然牵动的是上上下下几千万人的生计。只有这时,才能明白为什么现在还能在蜀地找到董先生的祠堂,大概这就是玄德吧。
作者:未定君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