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人生污点莫须有,功劳项羽很清楚”,项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人生污点莫须有,功劳项羽很清楚”,项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骏飞 访问量:3387 更新时间:2023/12/28 17:51:27

“人生污点莫须有,功劳项羽很清楚”,项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项伯这个人。

在笔者看来,项伯实在是一个愚蠢的家伙,他的种种行径为刘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他是刘邦安排在项羽军中的卧底。可实际上,他只是一个愚昧无知的蠢人罢了。

项羽有两个叔父,一个是项梁,一个是项伯,项梁带头起义,不可谓不是豪杰,强如项羽、刘邦、吕臣、黥布皆操之于其手。如果项梁没有轻敌冒进,没有被章邯所杀,那么刘邦可能也没有“楚汉相争”的机会了。

和“敢想敢为”的项梁比起来,此文的主角项伯就“弱”的可怜,他的愚蠢和自以为是很大程度上拖累了项羽,让项羽一次次地失去战胜刘邦的机会。从客观事实上来讲,项伯一共为刘邦干过四件大事,这四件事都可以说是为刘邦立下大功,也正因为如此,项伯才会落得“叛徒”之名。

“小义”当先——私通敌营

项梁、项伯、项羽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重“义”,但这里的“义”皆为“小义”。回顾楚汉之争的历史,我们会发现,项羽击败刘邦最好的时间点其实是在入关的前一夜。当时刘邦擅自封堵函谷关,拒天下诸侯于关外,成功将自己推向了被孤立面,如此行径可谓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项羽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个机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发兵攻打刘邦,那么可能刘邦真的会就此退出历史大舞台了。

事实上项羽也确实做出了攻打刘邦的决定,在范增的不断挑动之下,项羽传下命令,犒劳士卒,第二日击破刘邦。此时的刘邦完全被蒙在鼓里,还沾沾自喜地坐着据关中而王天下的美梦,殊不知大劫将至。如果没有意外,刘邦的生命将不足以支持他度过第二天的战争了,毕竟项羽的军队实力是完全碾压刘邦的。

秦王朝如日中天的时候,项伯曾经杀了人,幸好得到了张良的救济,他才可以逃过一劫。而张良如今在刘邦的军中,若是不前去通知张良,第二日兵戈一起,恐怕世间再无张子房。“小义”不断地谴责着项伯的良心,他决定要悄悄前往汉军军营,将项羽的作战计划告诉张良,把张良提前从死人堆里给捞出来。

项伯这一去,不仅把项羽的作战计划全盘泄露给了张良,还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向刘邦和盘托出。被刘邦一番忽悠之后,刘邦成功的与项伯约为了儿女亲家。项伯向刘邦保证,第二天早些拜访项羽,不会有事。刘邦的一场生死劫难就在项伯的突然来访之后被化解了,这是项伯为刘邦立下的第一件“大功”。

看到这里,其实就会发现项伯所坚守的“义”是有些问题的了,他只考虑到了张良曾经救过他的性命,而没有考虑到他在大战前夕私通敌营、泄露军情是对主帅项羽以及广大楚军的不负责任,这是弃大义而顾小义,更不客气地说,项伯这是爱惜自己的羽翼,维护自己“重义”的名声罢了,哪里谈得上是真的“义”呢?

贪图小利——舞剑救刘邦,受贿赠汉中

鸿门宴上,范增唤来了项庄,要他借舞剑之名趁机击杀刘邦,这是刘邦的又一个生死劫难。刘邦的第一次生死劫是因为封堵函谷关,导致项羽勃然大怒,要取刘邦性命的人是项羽。但在亲叔父项伯的“循循善诱”下,战争变成了酒宴,项羽已经失去了对刘邦杀心,甚至对刘邦隐隐有了一丝愧疚之意,否则也不会把曹无伤之事和盘托出。

而刘邦的第二次生死劫难来自于范增,不得不说,范增的眼光确实毒辣,他早已经预见了刘邦的野心,在发现项羽失去杀心之后,他决定自己动手干掉刘邦。而这一次劫难,刘邦也是依靠项伯的帮助才得以度过,要知道,项伯的地位是要比范增尊贵的,他是项羽实实在在的亲叔父,范增虽然被项羽尊为亚父,但没有血缘关系,终究是个外人。有了项伯起舞为刘邦挡剑,张良才能寻得机会找到樊哙破这危局。

我认为,项伯起舞的动机有两个,第一个是“义”,既然已经向刘邦担保了他的生命安全,那就不能让刘邦出事,第二则是“利”。鸿门宴之前,刘邦已经与项伯约为儿女亲家,以刘邦的功劳,如果不死则必定封王,有一个诸侯王做亲家,对于项伯本人而言自然是大有裨益。

鸿门宴的劫难安稳度过之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掌管巴蜀之地。很多人说刘邦从“关中王”变成了“汉中王”,这其实是不对的,项羽最初并没有将汉中封给刘邦,刘邦得到的实际封地只有穷苦的巴蜀之地而已。但是在张良的贿赂之下,项伯开口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说好话,自己的亲叔父开金口,项羽自然是要给上几分薄面,刘邦因此才得到了汉中这块土地。

要知道,汉中是刘邦还定三秦的起点,是他王者之路开始的地方,得到汉中意味着秦岭的阻隔能力被极限削弱。自古以来,汉中就被誉为四川的咽喉,这样的一块战略要地,就是如此戏剧性的被刘邦得到了,项伯之功劳,不可谓不大也!

妇人之仁——巧救刘太

楚汉之争开始得快,结束得也快,占据了最好基本盘的威风凛凛的西楚霸王项羽,在一场场胜利中走向了衰败。为了扭转颓势,他把刘邦的老父亲丢进了大锅,可惜换来的是刘邦冷漠的回应。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大家也都很清楚,刘邦是不会为了刘太公而向项羽服软的,煮不煮刘太公其实都不会影响战局。

当然,如果依着项羽的暴脾气来,恐怕还就真的煮了刘太公,但是在这关键的时刻,项伯又“挺身而出”了,他再次以长辈的身份劝诫项羽,使得项羽放弃了烹杀刘太公的想法。其实对刘邦而言,他对项羽烹刘太公之事是完全无能为力的,虽然最终的战争结果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如果刘太公真的身死,那么刘邦也赢得不好看,威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项伯则恰到好处地解了刘邦这进退两难之局,不可谓不是大功一件。

项羽乌江自刎之后,项伯被刘邦赐姓刘,被封为射阳侯,享尽一生富贵,至于儿女亲家一事,刘邦不想提,项伯自然也不敢多问了。摊上了项伯这么一个坑侄子的叔叔,笔者我也不禁感叹,项羽真是倒霉透顶!

所以说,项伯可不就是一个愚昧无知的蠢人。

标签: 项伯

更多文章

  • 项羽身边最大的间谍,其实并不是项伯,而是默默无闻的他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搞笑集标签:项伯

    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实力。这个回答是对的。那除了实力以外呢?我认为是孙武所说的:知彼知己。要想了解自己,这个只要主帅头脑清醒,勤于军务,一般来说,问题不是很大。但是想要了解敌人就难了,而针对这种难事,人们一般采取的解决方法,就是派间谍。楚汉相争的时候,也不例外。刘邦手下有一个叫曹无伤的人,跟

  • 鸿门宴上保护刘邦的项伯,在侄子项羽死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项伯

    楚汉之争最后以刘邦大获全胜为结局,本来凭借项羽的兵力和能力战胜刘邦是易如反掌的事,但无奈最后却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局,而这一切与项伯脱不了干系。项伯还是项羽的亲叔父,按这关系来说,项伯怎么会这么糊涂,身在楚营心却向着汉中,帮着刘邦最后害死了自己的亲侄子呢?在亲侄子项羽死后投靠刘邦,还被刘邦封为射阳侯,

  • 项羽的亲叔叔项伯,为何三番四次背叛侄子项羽?他最后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项伯

    熟悉历史的读者,都知道西楚霸王项羽有个亲叔叔叫项伯,他在整个楚汉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说是决定了最后的胜利是属于项羽还是刘邦。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作为项羽的亲叔叔,项伯为何一次又一次背叛自己的亲侄子项羽,他为何帮一个外人刘邦也不帮自己的亲侄子项羽?其实仔细看下项伯的生平大概都一清二楚了。项伯是楚国

  • 项伯是个什么鬼,是大智若愚还是大奸似忠?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项伯

    -1-项羽在正面战场上九死一生、险灭秦军主力后,就率领着众诸侯浩荡西进,直抵关中。然而,令项羽不曾想到的是,在函谷关此地竟有刘邦守兵在阻挠自己前进……阻挠自是阻挠不住的,但对此项羽如何能够不恼怒?而再在听到沛公左司马曹无伤的密告后,其更是连夜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对于这一军令,当时身为

  • 项羽要杀刘邦,叔叔项伯为什么胳膊肘向外拐?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项伯

    鸿门宴的故事,就算在今天依然很让人费解。作为当时实力最强的项羽,他想要干掉刘邦就是分分钟的事情,结果却在鸿门宴上被刘邦摆了一道,更奇怪的是,项羽的叔叔项伯竟然胳膊肘向外拐,帮助刘邦捡回了一条命。项伯究竟何许人也,他为啥要帮助刘邦,不帮项羽呢?实际上,千年以来人们对项伯的评价都不算太好。我们就来看一下

  • 项伯坑害项羽,数次救助刘邦,他的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项伯

    相叔是项燕的儿子,也是项亮的弟弟。他们两个兄弟都是项羽的叔叔。项羽从小父母就去世了,他基本上是和项亮一起长大的。至于项羽的父母呢?怎么死?基本上,没有多少相关的信息记录。然而,从项羽的成长和他的勇敢和军事能力来看,他的父亲死在战场上的可能性非常大。他们家是将军,而死战就是将军的命!同时,这也是他们的

  • 项伯至少帮过刘邦四次,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又是如何感谢他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项伯

    刘邦之所以能得天下,少不了文臣武将的汗马功劳,但是更少不了最大的神辅助——项伯。 项伯,又叫项缠,他至少改变了历史4次转机,让上天都不得不把幸运眷顾在刘邦身上。 第一次转机,鸿门宴的发起原因 鸿门宴之所以会发起,全是项伯一手操办的。 起初,刘邦刚刚打下咸阳城,他的军中有个叫曹无伤的左司马,偷偷派人跟

  • 项伯最后的结局,曾经背叛自己的侄子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项伯

    历史上的鸿门宴最有名的就是项羽给刘邦安排的鸿门宴,在鸿门宴会上,项羽的优柔寡断使得失去拿下刘邦的机会,使得刘邦最终逃脱,并且后来刘邦逐渐的取得优势把项羽给灭了。子啊鸿门宴还没有开始的时候,项伯作为项羽的叔叔是知道了整个除掉刘邦的计划,在那个紧要关头,项伯想起自己的好友张良也在刘邦的帐下,所以直接快马

  • 鸿门宴中,项伯为何要救刘邦?项羽死后,项伯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旧日历史标签:项伯

    鸿门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了,后人常将有预谋或暗藏杀机的宴会称为“鸿门宴”。这个典故出自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项羽本纪》之中。在我看来,鸿门宴应该是史记之中十分精彩的片段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歇后语,也出自这个故事之中,可以说鸿门宴彰显了司马迁高超的史学和文学功底。鸿门宴说的是

  • 项伯为啥要向刘邦告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项伯

    刘邦入了咸阳,进了秦皇宫之后,看到金碧辉煌的宫殿,还有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美人,立马就迈不动步子了,决定当当晚就要住在秦宫,体验一把当皇帝的乐趣。但是被手下的樊哙和张良劝说之后,这才头脑冷静了许多,这才还军灞上,而且还打起了帐篷,自己住在了帐篷里,让咸阳的老百姓以为刘邦是如此的节俭,进而深得老百姓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