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励精图治,一个文一个武的,魏国就此登上了霸主的宝座。等到孙膑离开魏国去了齐国,魏惠王用实际行动宣告了魏国开始走向衰落。孙膑拳的威力,那可真不是吹出来的!
实际上魏国的衰落,并不是从魏惠王才开始,但的确是从魏惠王时开始表现出来。这表现得也太明显了,比他爹魏武侯更为明显。
魏武侯只是丧失了他爹魏文侯保持的魏国全胜记录,魏惠王的脸儿却是被人打得啪啪的。魏惠王的这脸儿,还不是孙膑一个人给扇的,那简直是群殴啊!
魏惠王也没办法啊。从他爹魏武侯那会儿开始,魏国就已经从武力输出国转型成了人才输出国。战国那些出彩的人才,很多都是从魏国走出来的。
军事天才吴起,就是在魏武侯时离开魏国去了楚国。随后,这就成了魏国的传统,商鞅离开魏国去了秦国。从此魏国的南边和西边,就多了两大劲敌。
而孙膑的离开,更是加剧了魏国的衰落。练过拳的都知道一句话——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孙膑翻来覆去老是这么一招儿,愣是把个魏惠王给打得没法接招。
孙膑翻来覆去用的那一招儿,就是赫赫有名的“围魏救赵”。而且这个“围魏救赵”,对付其它国家不一定怎么管用,但对魏国就是格外有效。
自打三晋交恶之后,魏国就变成了四战之地。南边是楚国,西边是秦国,北边是赵国,东边是齐国。魏国把自己变成了四战之地的后果,就是谁儿都可以对魏国用上“围魏救赵”这一招儿。
魏国呢,外交做得不好,那就是四面树敌;外交做得好,经常也是要两面作战。总之让魏国非常头疼,处境也是越来越窘迫。
自此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南辱于楚”,一步一步地继续衰落了下去。